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光明网评论员:别把住建部的点名批评当耳边风

光明网评论员/光明网
2016-10-04 15:06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山雨欲来风满楼。2016年的中国楼市,似乎再次迎来关键性拐点:一边是二线城市肇始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价格疯涨潮,一边是三四线城市任重道远又形势紧迫的去库存重任。权衡与角力,宏调与探微……难度系数越来越大。当然,为了调控疯狂楼市,住建部等监管部门也是蛮拼的。继2日要求济南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违规销售行为后,昨天,住建部又公布了各地查处的一批违法违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名单。

纵观这些年的楼市宏调史,住建部指名道姓高调批评地方房企及中介机构,架势不寻常、形式不多见、意义莫小觑。

“荣登黑榜”的这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通过发布虚假广告、恶意编造散布谣言,制造房源紧张气氛,采取违规预售、捂盘惜售等手段,煽动消费者购房,以达到其抬高房价、牟取私利的目的。据了解,此次公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包括北京国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虹民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苏州恒力置业有限公司等45家。

公众或对这份榜单上的主角知之甚少,但,它们联手烹制的“中国楼市高烧”之大菜,可谓臭名昭著。新华社记者9月份在北京、上海、福建、山东等地采访10余家新盘售楼处,都没有找到相关价格公示,所有报价都是售楼小姐口头报价。而譬如住建部公布名单中的深圳市中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就是之前涉嫌违法改建销售深圳天价“鸽子笼”的公司。深圳官方9月26日发布公告,称所涉11套6㎡左右的房产户型与规划验收竣工图不符,实际在售面积12㎡左右(其中1套20㎡左右),超过部分占用了建筑公摊面积,涉嫌违法改建销售。经核实,11套6㎡左右户型房产截至目前共售出4套,半天售罄的传闻不实。捂盘惜售、坐地涨价、虚假宣传……各种花式套路,此起彼伏地渲染出中国楼市新一轮大火红透天的市场预期。跟涨风一呼百应,谣言更是一路撒腿,地方楼市自此再度陷入失控的险境。

面对楼市虚火,无人敢于置之不理。自9月30日至10月3日,短短四天时间,北京、天津、苏州、成都、郑州、无锡、济南、合肥、武汉共计9个城市先后发布新楼市调控政策,多地重启限购限贷。双限政策再度加码,疯癫楼市能否应声而跌?答案还须假以时日观察。眼下而言,住建部这份黑名单,起码告诫地方部门一个最基本的道理:调控楼市,别只盯着消费者。抑制投机或恐慌消费固然是宏调题内之义,但,从开发商及中介公司入手、治理楼市失范格局,亦是当务之急。

住建部点名后,地方部门起码还有两项工作须跟进:一则,越是楼市疯癫,越容易幺蛾子满天飞。如果任由业主与开发商或房产中介去博弈,散户消费者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基本会死得很惨。没人指望市场监管者直接降房价,但,能否将类似“鸽笼房”等炒作事件责罚到位并罚出威慑力呢?二则,互联网社会即是自媒体社会,楼市情绪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虚火”给点旺。谁也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售房者在谣言“加持”下,裹挟消费心理,进而坐地起价。此前上海的“离婚潮”,便是活生生的警示。因此,对于有鼻子有眼布道楼市内幕的舆论,职能部门当秉持起码的警惕之心。

今天的楼市,早不是20年前的中国楼市。市场在变,调控也得转身。对于地方部门来说,别把住建部的点名批评当耳边风,楼市暂时火爆固然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健康有序发展才是长远之“水”。当然,对于臭名昭著的黑名单,也该有份杀手锏般的罚单与之匹配才好——让顶风作案者倾家荡产、让煽风点火者终身禁入,看谁还敢在楼市里把消费者和调控政策玩得团团转。

(原题为《别把住建部的点名批评当耳边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