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们生活的现实,不正是被设计的西部世界吗

潘神
2016-10-08 17:05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美剧《西部世界》海报
《西部世界》(Westworld)改编自1973年的同名电影,电影版一共设计了三个机器人主题乐园,分别是西部世界、中世纪世界和罗马世界,故事主线设定在西部世界里。为了向原影片致敬,电视剧版《西部世界》将女主人公命名为德萝丝(Dolores),来自电影版里机器人主题乐园运营公司的名字Delos。

不过电影版的《西部世界》叙事线索单一、故事沉闷,也缺乏深刻的哲学解剖,完全糟蹋了如此新颖的主题,只能算得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科幻电影大潮过后遗留下来的浮沫。

电影版《西部世界》海报

如果说要选择一部科幻作品来跟电视剧版的《西部世界》比较的话,我选择1999年的影片《异次元骇客》。《异次元骇客》的设定跟《西部世界》有些出入:《西部世界》设计的世界存在于现实当中,是可以触摸得到的世界;而《异次元骇客》设计的世界存在于计算机当中,它是两个科学家用电脑模拟出来的一个1937年的洛杉矶城,在里面活动的人物都是一些人工智能程序。这些人工智能程序的人格化程度相当高,几乎和真正的人类一模一样,不过它们始终是电脑里的一堆代码而已,可以说是一群没有肉体的幽灵。而《西部世界》里的机器人还处在向完全人格化前进的半道上。

另一方面,《异次元骇客》将虚拟—现实的二元结构往上发展了一层,变成了虚拟中的虚拟—虚拟—现实的三层结构。影片的主人公与同事创造了虚拟世界,但是后来他才发现他所处的世界也不过是由另一些人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他也不过是计算机中的一段代码而已。

最后,主人公逃出了虚拟世界,来到了现实当中。一个看似圆满的结局,却给观众留下了遐想:会不会这个世界又是另外一个世界创造出来的虚拟现实,现实的界限往上不断延伸着。

《异次元骇客》海报

《西部世界》和《异次元骇客》虽然设定上有所差别,但探讨的主题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程序)能否获得自由意志。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家探讨过了,比如:菲利普·K·迪克和艾萨克·阿西莫夫。

其实问这个问题没有多大现实意义,因为人类不可能在追求生存的道路上冒险给自己创造一个竞争对手,说到底发明机器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它们代替人类从事某些劳动,根本没有必要特地赋予它们自由意志。而机器人进化出自由意志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那么为什么仍然有许多人乐此不疲追问这个问题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指向的对象是我们自身。自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人类生活面貌的重大改变。然而技术进步也带来的一个副作用,那就是扩大了人类的精神危机。

卓别林的经典喜剧《摩登时代》中便反映了技术对人的绑架。影片中有一幕:流水线上的工人不停的重复简单机械的劳动,而且被迫不断的提升速度来跟上机器的节奏。卓别林用夸张有趣的表演阐明了人类所遭受的异化。

在现实当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自己遭到异化。我们每天被迫从事大量重复的缺乏创造性工作,这些劳动消磨了我们的热情,使我们的精神越来越麻木,距离真实的生命越来越遥远,好像变成了机器人一般。

因此追问机器人是否能够获得自由意志,实际上问的是人类是有没有办法将自己从被异化的生命里拯救回来,机器人代表的正是我们自身被异化的形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菲利普·K·迪克小说《机器人能够梦见电子羊吗?》中反叛人类的仿生人能够引起读者的无限同情,因为在他身上读者看到了追求生命尊严的灵魂。

回到《西部世界》中,它阐述的已经不是工业时代的那种异化形式,而是消费时代的异化形式。在工业时代的异化形式中,人被异化成生产工具;而在消费时代的异化形式中,人被异化成为娱乐工具。对此,我们可以拿电影《楚门的世界》来加以说明。

《楚门的世界》,楚门找到通往真实世界的大门。

《楚门的世界》英文原名是The Trumen Show,导演玩弄了一个拼字技巧,Trumen即true men,整个片名就是“真人秀”的意思。拍摄这部影片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抨击当时美国泛滥成灾的真人秀节目。

《楚门的世界》是一场大型真人秀节目,但只有主角楚门不知道他自己处在表演当中,他被一群演员包围,他的人生全部都是导演精心设计的,为的是给全世界观众提供娱乐。和西部世界不同,楚门的世界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观众不能进入其中,但通过隐藏在每个角落的里的摄像机,观众们还是能够将楚门的生活尽收眼底。相比《西部世界》带来的直接满足,《楚门的世界》产生的是一种窥淫式的满足。

楚门成了一个相当悲哀的人,他的生活失去了全部的隐私,他的父母、朋友和妻子都是虚假的,他的整个人生轨迹也是被安排得好好的,最可悲的是他身处其中而不自知。这种悲哀恰如《西部世界》里机器人的悲哀。他们代表的都是被异化为娱乐工具的人。

所有真人秀节目都基于一种普遍的心理诉求,那就是人们渴望从自己的生活情境中解脱出来,去接触另一种生活情境。当然这种生活情境必须经过理想化加工,没人愿意逃出一个乏味的生活情境后,又进入到另一个同样乏味的生活情境。真人秀节目提供给观众的就是这样一些理想化的生活情境。

理想化的生活并不一定是没有痛苦、没有挫折的生活,如果失去了这些成分它就不会令人信服,真人秀节目所做的是连同痛苦和挫折都包装的尽善尽美。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国内各种真人秀里每一次真情流露的时刻,每一声哽咽都比平常的哽咽包含更多的颤音,每一滴眼泪都比平常的眼泪更加闪闪发亮。这些比真实更加真实的情感,好似琼瑶小说里那些过度藻饰的词语一样很容易引人沉溺。

《西部世界》剧照

《西部世界》中的运营公司将主题乐园设定为西部世界,表达了对黄金时代的追忆。一个位于美国西部边陲的小镇,远离人口拥挤的大都市,充满了未知的机遇和挑战。狂野的酒吧混战、刺激的左轮对决、追捕赏金逃犯之余,还顺带一段艳遇,无数西部电影早已为观众勾画了美国西部的浪漫风情。当然很少人会意识到真实的西部是一个缺乏干净饮用水,几个礼拜不能洗澡,街道上到处是马粪,还很容易染上传染病的世界。

《西部世界》,片头3D打印的人体、马体。

西部世界是一个被想象加工出来的世界,正如电视剧那个充满魅惑的开头:3D打印机缓缓打印出来的纯白的人体和马体,以及纯黑的左轮手枪。这两种颜色是自然中不存在的颜色,却是工业设计中最钟爱的颜色,因为它们展现出了卓越的设计之美。

有人用一句话总结《围城》这部小说的主思想就是:“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这句总结同样适用于《西部世界》这类题材的影片。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无法忍受现实的乏味和异化,所以渴望逃入虚拟世界中;而生活在虚拟世界的人也无法忍受虚拟世界的设限,所以渴望逃入现实世界中。

二者共同构成了对称式的结构,虚拟和现实互相映照,机器人和人类相遇,产生了这样一组反诘:难道我们生活的现实不正是一个被设计的西部世界吗?难道我们不是一群业已被异化的机器人吗?

《西部世界》剧照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