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海外矿产现抄底良机?投资陷阱依然不少

任明杰/中国证券报
2016-10-18 15:22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近两年来,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下跌,以洲际油气、洛阳钼业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掀起了新一轮的海外矿产资源抄底浪潮。业内人士表示,并购海外矿产资源,须防范文化、法律、金融等诸多方面的风险。

迎抄底良机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世界煤炭市场价格下跌32%,铁矿石价格下跌24%,铜价跌了25%,锌价跌了30%,钯价跌了30%。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给国内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抄底机会。

以洲际油气收购油气公司班克斯为例,公司指出,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行,由112美元/桶高位一度下跌至最低27美元/桶。原油价格的低位运行,为石油资产的并购整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公司在油价底部区域积极进行项目收购,交易完成后,公司石油勘探、开采和销售业务将进一步扩大。

此外,在今年4月底5月初,洛阳钼业先后宣布了两宗收购:以15亿美元购买英美资源集团AANB公司位于巴西的优质铌业务以及AAFB公司的硝酸盐业务;斥资26.5亿美元获得自由港麦克米伦公司位于刚果(金)的Tenke Fungurume铜钴矿56%股权。

洛阳钼业大手笔押宝,也是看中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的机会。公司表示,目前海外优质矿业资源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受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国际矿业公司的生产经营受到一定打击。为降低负债水平,专注核心业务的发展,国际矿业公司纷纷通过出售资产来改善自身财务状况。预计未来行业持续低迷将加速推进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这也为国内大型矿业集团进行战略性海外资源收购提供了有利契机。

严加防范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在收购海外矿业的过程中,要严加防控风险。“从过往10年国内公司的海外矿产投资实践看,虽然现在处于大宗商品价格周期的底部,但收购的失败率依然很高,这是由文化、法律、金融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国内企业抄底国际矿产资源,应克服冲动情绪,理性投资,才能提高成功率。”某投行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国内企业掀起海外矿产投资狂潮下,失败的例子不断出现。以铁矿投资为例,港股上市公司中信泰富投资中澳铁矿项目,至今仍让很多投资者有余悸。中澳铁矿项目开工于2006年,计划投资42亿美元,于2009年建成投产。但项目开工后,投资一路水涨船高,几度陷于停顿,直到2013年年底才首次将铁精矿粉装船出口,比原计划晚了4年,且超支了80亿美元。

同时,把握抄底时机也很重要。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思德在总结过去10年中国矿业“走出去”失败的原因时表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令全球经济遭遇“寒冬”,很多中国企业认为当时已经“触底”,但实际上却“买”在了高点。且具体矿种、所投资区域以及投资阶段千差万别。

王思德认为,海外矿产投资失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目标选择错误。比如在澳大利亚,赚钱的铁矿企业都位于该国西北部皮尔扒拉地区,如果中国矿企选择投资该国荒漠地区的铁矿企业,可能陷入投资陷阱。此外还有价值判断错误,境外投资不仅需要地质学家的参与,还需要金融、冶炼以及矿业经济、矿业贸易等各方面专家,以及财务、法律、人文的专家参与进来。

(原标题:抄底海外矿产资源需防范风险)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