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林斯基的《黑桃皇后》,百多年后依然令人神往

顾超
2016-10-19 11:17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编者按:马林斯基剧院代表了俄罗斯古典艺术的最高水准。10月上海国际艺术节,这座老牌剧院在“指挥沙皇”瓦莱里·捷杰耶夫率领下,派出歌剧团、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一行近400人,携五台七场演出,齐聚上海大剧院。

10月18日、20日,柴可夫斯基俄语歌剧《黑桃皇后》为马林斯基打响了演出头炮。

1890年,距离柴可夫斯基的去世还有三年,他的精神状态日渐消沉,也觉察出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容乐观,恐怕活不了几年了。这时候又传来他的赞助人梅克夫人因为破产的原因不得不中断和他的联络,可谓是重大打击。

《黑桃皇后》诞生在这背景下,一个因为爱情和现实的纠葛被推上赌博的绞刑架的年轻人,似乎也从侧面反映了彼时老柴窘迫的现实生活。改编自普希金的同名作品,老柴赋予了一个悲剧的结尾,原本男主角盖尔曼与女主角丽莎有着幸福的结局,而这里则是彻底的悲剧:丽莎无论如何都想原谅爱人拯救他的灵魂,但盖尔曼已经深陷赌局无法自拔,最终因为一张黑桃皇后输光了所有财产,绝望自尽。

老柴似乎更容易通过这个让人扼腕的结局找到内心深处的共鸣,在佛罗伦萨用44天时间一气呵成,虽然可以找到意大利传统歌剧对其音乐的影响,更多的还是老柴的个人风格:最明显的一点恐怕是,在情节突发转换的时候,老柴并不像威尔第那样用强烈的节奏和夸张的配器去强调,而是让角色的情绪延续下去,让观众陷入新的谜团和抑郁中。招牌式缠绵悱恻的旋律,与其同时期交响乐作品如出一辙的色彩风格,甚至可以从中找到之后创作的《“悲怆”交响曲》所使用的素材,让熟悉他器乐作品的观众们如发现新大陆一般惊喜。

《黑桃皇后》剧照

歌剧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是彻底的舶来品,俄语歌剧的起步完全靠输入国外的作曲家来提供作品,而真正本土化的发展比起意大利或是西欧强国来说是滞后的,从格林卡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才涌现,民族歌剧也有了超速的发展,柴可夫斯基无疑是重要的一环。或许比起他的交响曲,他的歌剧作品确实是比较冷门,不过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非俄语国家。拿当年同时上演的芭蕾《胡桃夹子》和歌剧《约兰塔》来说,现在前者的名气是远大于后者,然而在当年,俄罗斯观众完全沉浸在盲公主的故事中,如今很难想象。

《黑桃皇后》剧照

语言自然是歌剧传播的重要障碍,然而音乐语汇的变迁,戏剧进程的适应性都是时代变迁带来的挑战。如何能让更多观众感受到歌剧的魅力,是国内业界越来越多讨论的话题,而作为上海大剧院“马林斯基艺术节”的头阵,《黑桃皇后》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黑桃皇后》剧照

126年前,《黑桃皇后》在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首演,传统在演进变化中继承发扬,到了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个由阿里克谢·斯特潘约克执导的全新版本。这个制作的两大特点在于开场时出现的头戴拿破仑式军帽的少年,他摆弄着舞台前方的纸牌屋,就好像是西方传说中的“恶灵”一般,用最后搭建的“屋顶”引出了前奏曲中的高潮,从而开启了这个宿命一般的故事,这个安排毫无突兀之感,恶灵少年的几次出现都颇有意味:第三幕拿起了丽莎写给盖尔曼的情书,与丽莎相遇交错,暗示了这个无法挽回的结局,最后则用手宣告了盖尔曼的死亡,并且在离弃他时冷冷的回望,都让人印象深刻,也构成了这个制作版本的核心。

《黑桃皇后》剧照

《黑桃皇后》剧照

相对而言,这是一个在世界风格上偏向传统的版本,黑色、金色唱起了主角,华美的衣装和纵横交错的梁柱构建起了和老柴音乐一样唯美的画面。导演似乎特别喜欢用景深和幻觉一般的光晕来讲故事,他在节目说明中提到了鲍里斯·阿沙菲耶夫的文字:“怪异的折射着的光使人疲倦,却又牵引着你,诱惑着你,当太阳真正升起,人们已经无力欢喜,为之欣然了——为光所吸引的整个过程已经让他们筋疲力尽……”通过那些虚幻的浮华,折射出的不是盖尔曼一个人的迷失,无力回天的丽莎,仓皇去世的伯爵夫人,情路迷茫的叶列茨基公爵,正如男主角的一语成谶:“生命不过是一场游戏”。赌局或许从来没有真正的输赢,陷入泥潭的他只能越来越深,再无力回天。

《黑桃皇后》剧照

毫无疑问,这是个极其成功并且与老柴音乐极为贴合的制作,体现了导演深厚的音乐修养。而成功的演绎也离不开马林斯基剧院优秀的演员们,每个角色都可圈可点,入木三分,而作为当年的首演者,马林斯基管弦乐团用自信的演奏征服了所有观众,浓重粗粝的音色,为老柴多情唯美的音乐添上了更为浓重的色彩,而此次指挥艺术节全部演出的捷杰耶夫也显示了他老道的现场掌控力。

马林斯基剧院从1860年创立起,就开始了她无比辉煌的历史。在捷杰耶夫接任总监之后,有意把剧院提升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他们与当年的飞利浦唱片紧密合作,系统性录制了一大批俄罗斯歌剧作品,为剧院的典藏曲目留下了珍贵而高水准的影音参考,或许这也是马林斯基至今以对俄罗斯作品,特别是歌剧作品的诠释而闻名于世的原因。

厚积而薄发,捷杰耶夫似乎从来没有放弃这个理念,即便现在并不是实体唱片的黄金时期,他们依然创立了自主的品牌,不仅发行录音唱片,更是通过蓝光技术留存了大批顶尖的芭蕾舞作品录像,让世人可以轻松接触到马林斯基的魅力。如今又能在上海见识到如此阵容庞大、节目丰富的“马林斯基艺术节”,更让申城的艺术爱好者大呼过瘾,更有众多外地的乐迷、舞迷专程前来,堪称国内近期的一大艺术盛事,相信这次标杆性的事件,能带动更多人爱上歌剧、芭蕾和交响乐,拓宽国内同行的眼界,其意义则绝不仅限于几场演出而已。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