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本式复仇

戴桃疆
2016-11-01 07:20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堺雅人主演的日本大河剧《真田丸》迎来了高潮。许多人设想,如果主角真田信繁在大坂(今大阪)冬之阵中解决掉德川家康,那么日本或许会和现在很不一样吧——东京不会成为日本的中心,不会有日本美术代表风格的浮世绘,就连日本对仇恨的观念也会大不相同。

《真田丸》海报

德川家康开创的江户时代是日本复仇行为的全盛时期。德川幕府为了巩固势力,将复仇思想与武士道结合,复仇成为武士的美德。

武士道伦理观本就视死如归,复仇观念加入武士道后,复仇成了武士的义务,以生命报答君主,尽忠输诚乃是武士价值的最高体现。复仇不仅得到了武士阶级内部的认可,也为社会普遍接受并颂扬,上至领主、下至百姓,全部陷入江户复仇狂热中不能自拔。

复仇在当时是一种合法行为,无论何种身份均可以到幕府的“公仪御帐”进行登记,申请复仇。在此狂热氛围之下,复仇甚至从一种合法的权利转化为一种法律上的义务。庆应年间,法律明文规定子女必须为父母复仇,父母也有为子女复仇的义务,如果不进行复仇活动,除了被社会所不齿,还会受到政府的惩罚。

《忠臣藏之恋~四十八位忠臣》海报

武井咲主演的秋季时代剧《忠臣藏之恋~四十八位忠臣》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发生的。爱情故事背后,是将日本复仇风气推向顶峰的事件。如果不了解当时社会的风气,很难理解一部讲述多人持械聚众斗殴的电视剧看点在哪里。

《忠臣藏之恋~四十八位忠臣》剧照

元禄十三年三月,纲吉将军举办的某次宴会上,浅野内匠头与吉良上野介发生纠纷,浅野用小刀划伤了吉良的脸颊。将军认为浅野罪不可赦,下令将其逮捕并命令其就地切腹,浅野家的五万三千石地租和一处大宅院全部充公。

浅野家家臣之首大石内藏助,即“忠臣藏”,紧急召集三百余名家臣商讨对策。他们不服将军的裁判,但却没有直接对抗将军命令,而是任由幕府征收财产。

家臣成为浪人,流落各地。大石内藏助要求这些家臣们发誓为主人复仇,立约为证。精心策划两年后,元禄十五年腊月三十日凌晨,大石内藏助率四十七人突袭吉良宅邸,大开杀戒,取下吉良首级。这就是《忠臣藏之恋》开篇发生的事情。

四十七人在冲突中毫发未伤,然而这并不等于他们的命运就此顺遂。同日,这些武士奔到主公浅野下葬的泉岳寺献上首级,随后集体到幕府投案自首。幕府将军判决这四十七人集体切腹自杀——武井咲饰演的女主角的恋人就在其中。

小说《四十八位忠臣》书影

《忠臣藏之恋》改编自女作家诸田玲子的小说《四十八位忠臣》,没有被将军下令切腹的那位就是女主角喜世。福士诚治饰演的男主角,参与吉良斩首行动的礒贝正久(通称十郎左卫门)在历史上的确有一段与主公家的侍女恋爱的传闻,但史书中并没有记载这位恋人的具体情况。在小说家的演绎下,侍女与另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身份重合,即喜世,江户幕府六代将军未来的侧室,七代将军德川家继的生母月光院。

武井咲饰演女主角喜世

武井咲在剧中的造型延续了夏季档的空洞美,不是古典气质的、与江户时代和谐的美,是那种美得没什么内涵,又不因内涵的缺失而折损的美。

《忠臣藏之恋~四十八位忠臣》剧照

以“忠臣藏”的故事为内容的艺术作品,加起来或许比表现日本幕末风云、战国风云的作品还要多,光是大河剧就已经拍了四部了。当事人视角、对立面视角、第三方视角,能拍的几乎都拍过了。

这部造型唯美的《忠臣藏之恋》最大的意义,就是以弹琴鼓瑟的一对璧人恋情做引子,展示女主角的美。故事没什么新意,首集就有裸戏——刚刚确定关系的恋人就互相索要贴身衣物。放到约起来已经很随便的当下,仍然让人感到一点点羞涩。但这样的看点毕竟不多,当成日本传统服饰长篇动态广告看,反而会心平气和。

《忠臣藏之恋~四十八位忠臣》剧照

尽管《忠臣藏之恋》收视率平平,但不可否认的是,“忠臣藏”的故事是日本最受欢迎的历史故事之一,从元禄年间事发后就不断被各种解读、评说。知识精英、普通民众乃至官方罕见地对该事件持同样的态度——幕府判令四十七人切腹,原因在于这些人已经因丧失主公而从武士沦为浪人,不具备复仇的资格,他们的罪名是“结党叛乱”,但复仇的行为仍然是被肯定的。

战国制造了江户,幕末制造了近代日本,成果都是阶段性的,忠臣藏的精神却贯穿始终。

“忠臣藏”的故事发生后,江户时代的日本民间复仇事件数量暴增了二十五倍。四十五年后,这一故事被编排成人形净琉璃戏剧《假名手本忠臣蔵》进行公演,一时万人空巷,经久不衰。

落语、民间小调也都喜欢以此为主题进行创作,且颇受欢迎。

《假名手本忠臣蔵》手稿藏于东京大学附属图书馆。

“忠臣藏”掀起的复仇之风一直到明治时期才稍有收敛。由于维新,日本社会局势动荡,暗杀事件层出不穷,复仇导致杀戮的链条不断延展。为了遏制这一趋势,司法院长江藤新平上任的第一个月就宣布废除旧法,复仇不再合法而是等同于谋杀。

但法律并没能扭转社会风气,在民间,复仇仍然具有正义性。有趣的是,以“忠臣藏”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影视剧作品数量在历史上的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二战前和二战后。这个充满自怜、同情、菊花与太刀的故事,或许比其他故事更能代表日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