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俄罗斯鼻祖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今晚上海首秀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6-10-24 13:16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送走了歌剧《黑桃皇后》,连续驻上海一周的马林斯基剧院,即将带来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10月24日-25日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上,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将在上海大剧院连演两场“罗朱”。早在开演前一个月,“罗朱”门票就已售罄,加座票也很快被一抢而空,创下了大剧院史上芭蕾舞单场票房的最高纪录。

两组参演阵容里,最耀眼的当属24日晚亮相的首席明星戴安娜·维什涅娃。这也是维什涅娃的中国首秀。据悉,除了在俄罗斯演出,维什涅娃一般只去美国巡演,很少到其他国家演出。

戴安娜·维什涅娃。澎湃新闻记者 贾茹 图

此次来上海登台,源于大剧院反复向马林斯基写邮件诚挚邀请。连“姐夫”捷杰耶夫最后都忍不住劝她来中国走一走,“你不要总去美国巡演,多去中国走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两场“罗朱”均由捷杰耶夫亲自坐镇,指挥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现场伴奏。

捷杰耶夫

不宜跳舞的音乐

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曾激发无数编舞家的灵感,各种演绎层出不穷。

1940年,拉夫洛夫斯基编舞、普罗科菲耶夫作曲、乌兰诺娃主演的“罗朱”在基洛夫歌舞剧院(马林斯基剧院前身)首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性成功。

在众多舞剧版中,这一版的“罗朱”堪称“鼻祖”,开创了芭蕾戏剧化的新篇章。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其最大的看点在于,拉夫洛夫斯基打破了古典芭蕾双人舞脱离情节线索、一味炫技的定式,创作出三段“情舞互动”的双人舞——舞会双人舞、阳台双人舞、卧室双人舞。

舞会上的情窦初开,月光下阳台上的敞开心扉,卧室里黎明前的难舍难分,正是这三段如胶似漆的罗朱双人舞,将莎翁文字语言中的爱情主题,逐步推向悲剧的高潮。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莎士比亚的剧作历来靠语言取胜,拉夫洛夫斯基在编舞时,却巧妙地将之转换成了非文字的舞蹈语言。

譬如,莎翁原著里有一段著名的阳台对话,朱丽叶说:“我真希望把你关在我的房间里,让你像顽皮孩子养的鸟一样。孩子用一根丝绒拴住小鸟,一放手,小鸟一飞开,孩子就把它扯回原处。”

在阳台双人舞中,拉夫洛夫斯基以此为灵感,将“小鸟”的舞蹈动作揉入其中——当罗密欧托举起朱丽叶时,朱丽叶频繁伸展纤细的手臂,宛如小鸟在空中飞翔。

“罗朱”是集体创作的产物,从构思到首演的6年时间里,它的创作过程充满了矛盾,而矛盾的焦点在于音乐。

写“罗朱”时,普罗科菲耶夫始终以“交响化”的写作原则贯穿始终。同时,他广泛采用“以主导动机描绘具体角色”的创作手法,几乎为每一个出场的主要人物都作了“音乐肖像”。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这首高度交响化的舞剧音乐,让当时听惯了普尼、明库斯等传统舞剧音乐的舞者,感觉陌生又别扭。首演者乌兰诺娃曾回忆说:“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里有许多出人意外的、不习惯的、不便于舞蹈的东西,比如节奏的纯变换,使表演者感到困惑,妨碍他们跳舞……”

在演完第一场后,她甚至忍不住吐槽:“世上没有比普罗科菲耶夫的芭蕾音乐更令人悲哀的爱情了。”

“罗朱”的音乐一度被认为“不宜跳舞”而险遭否决。幸运的是,拉夫洛夫斯基看到了普罗科菲耶夫音乐的价值。

在拉夫洛夫斯基看来,普罗科菲耶夫继承了柴可夫斯基未完成的事业,他发展了舞剧音乐的交响性原则,把人的真情实感和具有鲜明个性的角色搬上了舞台。他大胆的音乐处理、清晰的性格刻画、音乐中节奏的多样性和复杂化以及打破传统和声的做法,都是为了推动表演的戏剧性发展。

和其他戏剧芭蕾一样,两位主创都把表现主题思想和发挥舞蹈魅力的任务,交给了女主角。

与吉赛尔一样,朱丽叶也是检验女舞者是否成熟的“试金石”。在这出舞剧里,心理刻画比舞蹈技巧更为重要,芭蕾女舞者若没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和对角色的深入钻研,只凭肤浅的外在技巧,是演不好朱丽叶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在首演版中,乌兰诺娃成功展现了从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富家小姐,到经历种种磨难、敢于抗争、主动追求幸福的女人的全过程。她不仅为自己,也在为罗密欧而抗争。

编舞、音乐、主演的多重成功,铸就了一部流传后世的经典。近八十年来,这一版“罗朱”流传广泛,后世版本几乎都以此为参照和改编的依据。

为数众多的复排版中,又尤以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1962年,约翰·克兰科编舞)、英国皇家芭蕾舞团(1965年,肯尼斯·麦克米伦编舞)、伦敦节日芭蕾舞团(1977年,鲁道夫·纽瑞耶夫编舞)、摩纳哥蒙特卡罗芭蕾舞团(1996年,让-克里斯托弗·马约编舞)的表演最为成功。

40岁女神演14岁少女

马林斯基剧院至今只演过这一版“罗朱”。

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团长尤里·法季耶夫表示,不管是道具还是服装,此版“罗朱”均沿用了1940年首演版的设计,完全是原汁原味的呈现,编舞也是乌兰诺娃1990年代前往圣彼得堡、亲自为马林斯基排练和传授的。

朱丽叶的戏服。澎湃新闻记者 贾茹 图

“硬件”上遵照原著,“软件”上,法季耶夫认为,不同时代不同个性的舞者,为“罗朱”带来了全新的自我,“从这个角度上说,每一代舞者主演的‘罗朱’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些年,法季耶夫看过近两百场“罗朱”,在他眼里,“维什涅娃版”朱丽叶是造诣与经验的经典结合。

纤长身材,明媚笑脸,圆溜溜的大眼睛,很难想象,维什涅娃已经年届40岁了。

戴安娜·维什涅娃

维什涅娃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毕业于瓦岗诺娃芭蕾舞学校。1995年,她加入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次年即晋升首席,接连三次获得俄罗斯国家戏剧奖“金面具奖”。

在马林斯基众多技术一流的女首席中,维什涅娃因甜美精致的长相成为饰演朱丽叶的最佳人选之一。

维什涅娃说,无论从编舞还是音乐的角度,“罗朱”都是芭蕾舞剧中最难跳的一部。

从上场的第一秒开始,她脑海里浮现的都是莎士比亚的原文,“芭蕾舞者不光动作要精准,心理和情感层面的表达也要到位。你要在跳的时候传递情感,停止的那几秒,也要传递情感。”

被问及40岁的她何以能跳出天真活泼的少女感,维什涅娃说,乌兰诺娃首演“罗朱”时30岁,直到50岁还在演这个明艳少女,“年龄对芭蕾舞者来说不是障碍。相反,年龄越大,舞者演年轻角色对观众而言更有意思。对芭蕾舞者而言,经验非常重要,你积累得越多,越能表现出细节,涌现出更丰厚的情感。”

“传承很重要。”在芭蕾舞校求学和艺术生涯的起步阶段,维什涅娃看着一代代俄罗斯人演“罗朱”,这对她的影响很大,“这部舞剧从未淡出过俄罗斯的舞台,我能从中不断学习。我身上呈现的,正是几代俄罗斯芭蕾舞者留下来的精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