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争议声中叶檀列“十大最无前途城市”,温州媒体刊文指其武断

澎湃新闻记者 官雪晖
2016-10-26 14:00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夜幕下的温州。澎湃资料

10月24日晚,身处舆论漩涡的财经评论员叶檀发表了《我眼中最无前途的中国十个城市(终)》一文,“点名”浙江温州、河北唐山以及辽宁大连为最后三座“最无前途城市”。

至此,叶檀个人列出的“最无前途的中国十个城市”榜单上包含长春、哈尔滨、沈阳、兰州、大同、洛阳、南昌、温州、唐山、大连10座城市。她在《我眼中最无前途的中国十个城市(终)》一文中表示,也有其他侯选城市,比如安徽淮南、湖南株洲等地,但“考虑到典型性,选取了上述城市”。

10月26日,《温州商报》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温州是最没有前途的中国城市?七个事实告诉叶檀女士,你错了!》一文,回应叶檀的“点名”。

《温州是最没有前途的中国城市?七个事实告诉叶檀女士,你错了!》一文称,“小编祖宗八代都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认为文中论调过于武断,缺乏事实基础和调研支撑”。该文从“温州城市规划”“赚快钱”“金融风波与改革”“优秀移民”“温州人的钱都去哪了”“温州教育”“市民文化”7个角度进行分析、反驳。

而在此前的《我眼中最无前途的中国十个城市(终)》文章中,叶檀指出,“温州资金无论炒房还是炒股,以凶猛的赚快钱为主,这说明温州人存在恐惧心理,以规避未来的不可测的风险。这样的恐慌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唐山的产能过剩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任何政策能够帮助唐山尽快转型”。至于大连,叶檀称,“大连本可以成为连接东北亚经贸的重要港口,但一度外资撤资较为严重,直到最近的外资投资数据才有所好转,主要集中在新区,是大力招商引资的结果,不知道势头能不能稳定。”

此前,已有长春、南昌等地媒体、学者对叶檀文章表达了不认可。

10月20日,江西日报社主办的《江南都市报》在其官方微信号上发布题为《专家发文:南昌最没有前途!500万南昌人怒转,我!们!不!服》的文章,枚举包括经济发展、交通规划在内的12条南昌发展亮点,称叶檀对南昌的评价有失公允。

10月22日和24日,吉林媒体《东亚经贸新闻》援引了多位长春本地的经济学者的评价,对叶檀所说予以反驳。例如,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就解释称,长春的人口流出、经济增速下降,是受到国有经济的影响。此外,吉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志明提出,叶檀“用少数几个指标、数据作为依据显然过于片面。”吉林省智库秘书长、研究员刘庶明表示,从城市经济发展的轨迹、产业结构、投资环境等方面来看,长春的发展都很有前景。

10月23日晚,叶檀曾在微信公号“叶檀财经”上发表题为《我不后悔写〈我眼中最无前途的中国十个城市〉》的文章,对连日来的舆论争锋做出了公开回应。

她表示,自己写这样的文章是希望有助于当地的发展。“通过相对来说是第三方的独立眼光,更快找到症结解决问题。”

除了各地媒体和叶檀“隔空喊话”外,连日来也有众多网友对这一话题发表了看法。

有网友评论,“前途不在于排名或统计数据,而在于结构与潜力。”也有网友表示,“每年都有个城市发展排名的,有本事往前排不就得了,有什么好不服气的!”还有网友评论称,“分析哪个城市最没有前途,本身就是一种无聊的举动。”

附:温州是最没有前途的中国城市?七个事实告诉叶檀女士,你错了!

温州商报

近日,财经作家叶檀发表了系列文章叫《我眼中最无前途的十个中国城市》,长春、哈尔滨、兰州、洛阳、大同等城市齐齐上榜,其后不久遭到了这些城市不约而同的反驳。

在她发表的最后一篇中温州也赫然在列,一文激起千层浪,小编祖宗八代都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认为文中论调过于武断,缺乏事实基础和调研支撑,文中是这样描述温州的:

叶檀原文观点

小编了解的事实1.有关温州城市规划

过去的温州的确缺少投入,缺少资源。

就像前几天一位新加坡的温州知乎网友“饱醉豚”所写的20w+微信热帖《温州人为什么精于经商致富》所言:温州是一个铁路、机场、大桥、堤坝、大学都要地方民间筹钱的城市。温州要创业,基本上没什么好机会,这中国所有的好机会都给了北上广深。

而在改革开放前30年间,国家给温州的投资总额只有5.95亿元,仅占国家对浙江全省投资总额的3.24%,仅为宁波的1/4。也正是这样的条件下,温州创造了无数经济改革进程中的全国第一,更是成为解读与剖析以发展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以全民富裕为最终诉求的中国改革的最典型样本。

再看如今的温州,市委市政府综合整治和改造提升市区道路,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更是以“大拆大整”带“大建大转”。根据“十三五”规划蓝图,温州机场将扩建成为区域性航空枢纽港,新建4大通用机场;3条市域铁路线在建……城市框架也在全面拉伸,龙湾高新区、瓯江口、浙南产业集聚区都带动温州从瓯江迈向东海。

叶檀女士,你到底已经有多久没有来过温州,你所看到的温州又停留在什么时候。

叶檀原文观点

小编了解的事实2.有关论赚快钱

温州一直都是中国“最盛产老板”的地方。作为土豪、富人代名词的温州人,因为财富收获掌声,也因为财富而时常被污名化。实际上在全国炒楼炒金之类的新闻中,早已经没有明显的温州资本。

更多的温商和温企选择坚守实业,将钱投建基础工业,实施产业升级,去年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1.37亿元,对规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已达到46.6%。

而专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温州人更是不计其数:温州创客打造的“小乔”智能跑步机、“云马”电动自行车不仅吸引千万风投,也得到市场验证已成爆款,他们不断迭代终将会成为各自领域的经典产品。还有温州医科大90后“柯来视”团队,攻克儿童弱视治疗难题;温州八大王李方平投资研发人工耳蜗,让中国跻身世界行列。

更不用说正泰南存辉始终坚守的“实业报国”,从全球各地开发投资建设的光伏电站,到参股新能源材料石墨烯研发公司,以及布局传感器产业。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互联网+”时代,正泰是不断升级实业的老一代温企代表,也引领着新一代温商不断以技术创业。

叶檀原文观点

小编了解的事实3.有关论金融风波与改革

温州地区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一直就是以个体私营企业和家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体。2011年爆发的局部金融风波,部分温州企业的确遭遇到由于信用圈、担保圈交织而造成的资金链、担保链风险,破产数量不断增加。

但正如过去30年来温州一直为市场经济的变革和发展提供经验,温州如今对不良资产的处置,仍然成为全国领先的样本,金融创新也同样走在最前列。

2012年以来,温州存款增速从低于全省6.9个百分点逐年提升,到今年前三季度,稳居全省前三,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连续第三年“双降”,自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处置银行不良贷款近1500亿元,逾期贷款占比创近三年内新低。

今年9月份,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16.6%,比2011年25.44%的阶段性高位下降8.84个百分点。金改以来全市新增股份公司674家,超过改革开放到2012年30多年总和的5.5倍。

也受到这一系列成果提振,2012年以来,温州GDP从全省垫底逐年提升,到今年9月份,实现GDP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三。

叶檀女士,如果温州能够从在低谷期绝地反弹都不算成果,那么怎样才能被称为成功?

叶檀原文观点

小编了解的事实4.有关论优秀移民

人才和资源在哪里,企业就流动到哪里,这本来就是企业发展的广泛规律,也是温州企业能够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道理。而更多的温州企业,仍然将生产基地和总部留在温州;更多的温州商人,家和根也依然在温州。

温州整体产业一直被打着“低、小、散”的标签,但如今市委市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产业集聚区、浙南科技城等,以及一批特色小镇建设,努力为温州企业发展打造“高大上”的平台支撑,深入实施产业平台整合提升。

有关指标显示,去年温商对温州市发展环境满意度评价为87.43,比2013年提高了21.1;工业发展满意度从全省倒数第一上升到去年的全省前列。政府对人才制度的构建,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生态环境,用尊严和利润吸引和支持更多优秀人才来到温州。

而温州人的抱团精神,无论是在纽约或是巴黎,欧美还是非洲,都始终维系着温商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关系。

叶檀女士,你曾与南存辉、王振滔、邱光和对话,而这些与雁荡山、楠溪江一样象征着温州的企业家,依然都生活在温州。

不只是他们,包括他们的儿子和众多温商二代也同样在温州,有的早早进入父辈的企业从底层做起;有些在海外留学归来,成为如今温州创新创业的新力量。正是这样一代一代,有人暂时离开又有人不断新生,一直澎湃着温州这座商人“黄埔军校”的血脉。

叶檀原文观点

小编了解的事实5.有关论温州人的钱都去哪了

地球人都知道温州人有钱,但精于经商致富的温州人,绝不会让钱全都躺在银行里,温州人更多的将钱投入搞实业,办市场甚至投资股市理财。

去年温州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3456.39亿,其中民间投资高达2203.35亿,比重超过六成。而叶檀女士你所提到的宁波,全年民间投资2165.9亿,低于温州;绍兴,民间投资不足2000亿,金华则更低。

而仅去年一年,温州投资兴建的境外项目有22个,其中17个位于“一带一路”沿线,投资总额达9.4亿美元,同比增长91.9%。

平均每个月温州投入股市的资金亦有663亿元,全年股市交易额占到全国的2%。

在现金银行都重新上市谋变的时代,如果还只让钱留在银行,温州还怎么成为财富的代名词。更何况真的论人均存款,温州也已高出全平均水平1万多元。

叶檀原文观点

小编了解的事实6.有关论温州教育

温州没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和投入,这更加说不过去。

从纵向而论,自公元324年建永嘉郡学始,温州就开始了民间办学的传统。历代官府都会通过拨置学田和个人捐献等形式积极鼓励民间办学。温州也始终在积极推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和办学模式多样化,成为国内最有特色与代表性的教育模式之一。时至今日,温州的教育在众多领域也是排至全国前列。

温大的工科与应用,化学学科ESI与清华、北大一起排至全球1%,电气、防灾工程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样排在全国前列。温州也是中国视光学研究的中心,这个中心就设在温州医科大学。温医大更是15所入围国家外专局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高校之一,而地方高校入选111计划也属全国首次。

蕴含着“工匠精神”的温州职业教育,已经是温州高技能人才输送的重要来源。更不用说遍布温州中小学至高校的全民创客教育,培养的每一个双创人才都是温州未来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倚重。

未来五年,温州市更将扩建幼儿园380所,普高学校90所,中职学校调整为40所,并加强高校服务地方能力,强化专业服务产业导向,建设一批与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急需紧缺专业。深化政、行、企、校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毕业生留温就业创业。

叶檀原文观点

小编了解的事实7.有关论市民文化

温州这座城市,所传承的市民文化向来就是自立自强。温州人既是出生寒门、起点最低的草根创业者,也是浑身胆气、收获最多掌声的民营企业代言人;温州曾被称为资本市场“绝缘体”,如今温州人控股的全球上市公司超55家,20余家温商企业排队IPO,更不乏马云、姚明等明星大咖领衔的创投机构入股布局。

当然,在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科技投入、人才储备等方面温州的确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这些是每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所有的共性,无论是硅谷还是北上广都曾遭遇或正经历着,这些困难牵涉的只有发展优良,而绝非生死问题。

正如昨日温州经济专家马津龙看过叶檀这篇文章后在自己的朋友圈写下的:温州的发展与改革高度相关。曾经的发展得益于改革的率先创新,后来的停滞也与改革的滞后有关。只要改革的前景乐观,温州没理由悲观。

温州也从没有放弃过,我们一向虚心听取善心的意见和批评,但叶檀女士你错了,一座生机勃勃勤奋向上自立自强从来不会自暴自弃的城市,其前途不会由什么人一言而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