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四十年收藏两千双筷子:筷子博物馆馆长蓝翔的“筷意人生”

澎湃新闻记者 熊丰
2017-01-14 12:09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在虹口区多伦路191号,坐落着一家占地面积仅十余平米的筷子博物馆,馆主蓝翔已经是86岁的高龄。1976年,“文革”结束,蓝翔开始了他的筷子收藏事业,40年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几乎整个东亚地区,收集了两千余双筷子。

蓝翔

“没了筷子,也就没了斯文”

与筷子结缘,是在“文革”时期。

“‘文革’开始了,‘破四旧’,那会儿我三十出头,在街上看见红卫兵抄资本家的家,把抄出来的东西一起在街上烧掉。那天集中烧筷子,象牙筷,镶金筷,乌木筷,各式各样的都有。我看了心疼,跟红卫兵说,资本家有罪,可筷子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谁不都得用筷子吃饭嘛,筷子无罪,你们烧筷子干什么。这下倒好,红卫兵一下子感觉抓到了阶级敌人,说我是现行反革命,要打倒我。我吓得赶紧溜走了,但从此以后,我就对筷子有了些说不出的感情。”

“但真正让我触动的,还是在这之后。当时我虹口区工人俱乐部工作,俱乐部旁边就是红卫兵搞的看守所,那会儿他们把一个老教授关起来批斗,要他承认自己的罪行。老先生说我教书做学问,有什么错啊,一直不认罪。红卫兵想,你不是不认罪嘛,那我吃饭就不给你筷子,老教授每餐只好用手抓饭,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我。你不是知识分子吗?不是文雅吗?我不给你筷子你就得像动物一样吃东西,没了筷子,也就没了斯文,中国人不能没有筷子。”

从那以后,蓝翔就和筷子结了缘,他暗下决心,“筷子是老祖宗的遗产,你们越是烧,我就越要收”。但“文革”时候,个人搞收藏,是极端危险的,直到“文革”结束以后,蓝翔才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筷子收藏事业。

筷子博物馆一角

“我们对每天都打交道的筷子漠不关心”

“前些年博物馆的门面还在的时候,每年上海的学校都会组织小学生来参观,前后接待了上千名小学生吧。每来一批我都会问他们,知不知道筷子是哪国人发明的?什么时候发明的?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答不上来,有些会说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有说是日本人、韩国人发明的,至于时间,更是说不上来了。”

“早些年我经常去日本参加他们那边箸文化协会的活动,一次会上,京都大学的一个教授拿出他们的考古发现图片说筷子是他们五千年前发明的。我当时就很生气,站起来说你那个压根不是筷子,是盘头发的簪。五千年前你们还是原始部落,连‘文明’都说不上,哪里来的筷子?!”说到这里,蓝翔有些激动。

“大家都知道,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然而到底是何时被发明的呢?这几十年来我都在研究这些问题。《史记》记载‘纣为象箸,而箕子唏’,什么意思呢?纣王是商代末年的君主,他把大象打死以后,把象牙锯下来做筷子,显示他的王者之气。我最开始读到这个记载的时候还很好奇,商朝的国都应该是在现在的河南一带,纣王怎么可能在那里捕猎大象呢?但我后来又查了资料,证明商朝时期,河南地区是有大象的,这样我就确信了。这是我们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双筷子,是象牙做成的,但实际上,筷子的雏形则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出现了。”

蓝翔介绍说,中国人的祖先利用陶锅烹制食物。煮熟的食物里水很烫,如果用手取食物的话手会被烫伤,我们聪明的祖先就用树枝去捞,先是用一根树枝,仍然觉得很不方便,于是尝试用两根,慢慢地就形成了粗细一样,长短一样的筷子。“筷子不是由某个人发明的,它是我们民族集体智慧的产物”。

蓝翔进一步介绍道,筷子最早叫“箸”,但从明代开始,已经有书籍把“箸”称作“筷子”了。明代江浙一带的人很多都是做水上生意,有很多忌讳。“箸”与“蛀”、“住”同音,船停住不走了就赚不到钱了,船被虫蛀了就会漏水,于是就把这个“箸”改成“筷”,快快地走,发音变了,字也变了。“筷”其实是一个方言字。在《康熙字典》里,只有“箸”而没有“筷”,大概是因为当时这种民间的称呼还没有得到官方的背书。但是,在《红楼梦》里,就有“筷”也有“箸”了,说明这个时期中国人对筷子的称呼发生了变化。

古往今来的筷子种类,根据材质的不同,基本可以被分为五种,分别是:竹木筷、金属筷、玉石筷、牙骨筷(主要以象牙为主)和塑料筷。近年来,也有不少瓷筷,但是主要作观赏用,实际的生活中很少使用。

“现在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创意筷子越来越多,工艺筷、旅游筷的生意都很好,但对于筷子的研究,却几乎没有。一般中国人,对于筷子的了解,其实是很匮乏的,甚至是漠不关心的”

蓝翔曾应邀去日本参加过“国际箸文化研讨会”,荣获“国际箸文化贡献奖”,亲身体会到了国外对箸文化的关注以及国内的淡漠。在日本,每年的8月4日是“筷子节”;韩国的小学设有筷子课,教授小学生们如何正确使用筷子。而在国内,对筷子的研究,几乎是蓝翔一个人的战场。二十余年来,蓝翔已经出版了《筷子古今谈》、《筷箸史》、《筷子三千年》、《上海民间藏筷馆三十年》等著作,共计25本,系统地介绍了筷子的源流、趣闻轶事、不同地域人群使用的筷子的区别及收藏种类。

蓝翔著作

为买筷子卖了祖宅

蓝翔最早收藏的两双筷子,都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同一连队的战友牺牲了,唯一的遗物是一双从家里带出来的筷子。战友走后,蓝翔把这双筷子收了起来。还有一双,是朝鲜大娘送给他的礼物。四十年的时间里,蓝翔收集了两千余双筷子,不少筷子的背后,都是一段痴心往事。

蓝翔的收藏的筷子中,有一双清代藏族牦牛骨刀筷,是他的掌上明珠。

“藏族人本来是不用筷子的,一直用刀和手进餐,清朝的时候,藏族官员进京,见到不仅是汉官,满蒙官员也都用筷子进餐,非常文雅,回去以后就开始在藏区仿制京城的刀筷。”

蓝翔介绍说,在牙骨筷中,以象牙筷最为常见,牛骨、骆驼骨也不少,但以牦牛骨制筷,世所罕见。

“牦牛是藏民心中的神牛,如要宰杀必须经过喇嘛和信众诵经300遍才可动刀。藏传佛教中,黑牦牛是神圣、正义、威严和权威的标志,白牦牛则是吉祥、平安、美好、善良的标志。满族统治者信仰藏传佛教,所以在清代,牦牛骨筷是筷中极品。”

“2000年的时候,我常在潘家园瞎逛。有天我经过放满西藏宗教用品的地摊,发现摊主脚边放饭碗水壶的地方还有把藏刀,刀鞘中还插着一双铜帽古筷,我一看这边是罕见的藏族刀筷,立马向摊主询价,不料摊主却说是非卖品。我说,给我看看总行吧,摊主打量了我一阵,见我是个老人家,也不像坏人,也就拿了给我。”

“我拿着刀筷,简直是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买下来,于是开始跟摊主套近乎。我问摊主,你从西藏大老远跑到北京来,何不多赚点钱,也把刀筷卖个好价钱。但摊主说这是祖传之物,绝不卖人,说完就要收回刀筷,但我哪里舍得松手,紧紧握在手上说想再看看,边看边问他,这刀鞘上插的筷子,是象牙的吗?摊主摇摇头给我说,是牦牛的。”

“我当时心里那个激动啊,我收藏筷子二十多年,第一次亲眼见到牦牛骨筷。我实话实说的跟他讲,我活到七十多岁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的刀筷,喜欢得不得了,你尽管开价,卖给我吧。可不管我怎么说,他就是摇头,要把刀筷收回去。”

僵持之下,蓝翔急中生智,决定打感情牌。他想起早上刚去过毛主席纪念堂,买了两盒筷子上印有“毛主席纪念堂”字样的白桦木制纪念筷,还买了一条中华烟,本打算送给女婿,索性把烟和筷子一起拿了出来,跟摊主说:“买卖不成仁义在,留个纪念,晚上收摊我请吃北京烤鸭。”

“买了这么多年筷子,我知道人有时候还真不能直接谈钱,就得动之以情。摊主接过烟和筷子,立马就笑了,对我亲和了很多。我赶紧再加把火啊,说你一个西藏人,来北京人生地不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我帮你解决。摊主笑着挥挥手,跟我说我如果真的喜欢,就开价42000元,一口价,不还价。我立马答应下来,成交!我还另外加了两百元,跟摊主说感谢他忍痛割爱,吃烤鸭我就不奉陪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以后,我生怕他反悔,揣着筷子飞奔回了酒店。”

清代牦牛骨筷

在蓝翔的收藏中,还有一双双鱼戏珠腰钩刀筷,收藏起来也是颇费周折。

那是在1994年,北戴河的万博城举办收藏展,河北文物商店也在其中摆摊设点,专门辟出一个区域卖筷子。蓝翔在里面逛了好半天,终于在一个柜台上相中了一把刀筷,想请售货员开柜看货。熟料售货员没好气地说这是外销品,专供外宾,内宾概不出售。蓝翔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但他深知售货员是得罪不起的,只好接着去贴冷屁股,问中国货为什么不卖中国人呢?不料营业员说:“你付的是人民币,外宾给的是港币、美元,现在经济不好,我们需要外汇,从外国进口物资,这些都花的是美金。”

蓝翔不死心,问售货员,如果我给你外币,你能卖给我吗?售货员一口答应。言毕蓝翔赶忙跑到旁边的各家银行求换外币,但都遭到了拒绝,表示不提供兑换外币的业务。

依旧不死心的蓝翔回到文物商店,把自己的身份证、作协会员证等证件拿出来,还从包里找出《人民日报》、《新民晚报》等报纸登载的关于他收藏筷子的新闻给营业员看,表明自己是收藏家,而不是买来投机倒把。但即便如此,售货员依旧冷冷地拒绝了他。

绝望了的蓝翔准备收拾证件和报纸准备一走了之,柜台却走来了一位先生,相视一望后跟他笑着点了点头,问他是不是姓蓝。“原来这位先生是商场的负责人,他看过河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做的关于我收藏筷子的报道,还读过我写的书,我赶忙对他说明来意。后来他把经理和售货员拉到一旁嘀咕了几句,最终同意我按外币价折算人民币,外加百分之三十的金额购买,我想都没想,一口答应下来。这是我收藏筷子这么些年最戏剧性的一次,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回忆起这段往事,蓝翔还是有几分自得。

清代双鱼戏珠刀筷

在四十年的收藏史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蓝翔说他从来不算为买筷子花了多少钱,算得心痛。早年间没钱,他把南京的祖宅给卖了,后来写25本书的稿费,也都拿去买筷子了。

“我去北京,一般都只去潘家园和报国寺,从来不去琉璃厂,不是因为琉璃厂的东西不好,而是琉璃厂的东西太贵了,一旦看上了就忍不住想要,砸锅卖铁也要买回来,不然睡不着,索性不去,看都别看。”

“筷子不卖给外国人”

蓝翔今年已经86岁了,谈到博物馆和两千多双筷子的未来,他显得忧心忡忡。

“曾经有一个日本藏家找到我,表示两百万买下全部筷子藏品,被我一口拒绝了。我跟他说,你们日本人什么时候把钓鱼岛还给我们,我就把筷子卖给你!筷子是我们中国的文物,我绝不卖给外国人,一根都不卖!”说到这里,蓝翔又一次激动了起来。毕竟,他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从那火红的年代走来。

“但中国的有钱人对筷子没有这种情节,在他们看来,筷子无非是吃饭的餐具,没什么收藏价值。如果中国的买家出价合适,我是愿意卖的。现实就是,外国的买家不卖,中国的买家不买。”

“何不把筷子一起捐给博物馆呢?”记者问道。

“这么多年收藏筷子,花了这么多钱,家里人早就有意见了。原来我老伴儿在的时候,我们达成协议,我的退休工资一律给她,写书的稿费我自由支配,这才算达成了妥协。现在老伴儿不在了,但花这么多钱收集来的筷子,一起捐了,你说小孩们能没有意见吗?”

上世纪90年代,多伦路重新修缮并被定位为文化街,当时的虹口区政府以十分优惠的条件陆续吸引了包括筷子博物馆在内的四五家民办博物馆入驻。在筷子博物馆的左边,曾是一家钟表馆,而它的右边,则是一个收纳了众多老上海旧器物的小型家庭博物馆。最鼎盛时,曾有金泉古钱币博物馆、南京钟博物馆、文风奇石藏馆、藏书票馆、集报馆、毛泽东像章馆等10来家。但现在,除了蓝翔的筷子收藏馆,其他几家民办博物馆早已关门大吉。连年上涨的租金,令这些私人博物馆难以为继。蓝翔说,开馆18年,为了维持博物馆的运营,就搭进了近50万。现如今,蓝翔的博物馆已经关门,绝大多数的筷子都被放到了银行或是专门的仓库中,但他仍然挑选出了一小部分,放在家中的一楼展出。百年之后,这些筷子何去何从,蓝翔说,这是让他寝食难安的问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