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千人医疗保障,21岁上马感受“最接近国际水平”的跑步赛事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李琼 朱轶
2016-10-30 09:34
来源:澎湃新闻
私·奔 >
字号

跑友跑过上海传统老建筑。

奔跑,城市就在你的脚下。

10月30日,21岁的上海国际马拉松再次欢乐起跑。从最初5000人参赛,到如今38000人站上赛道,超过15万人报名,上马的进步正是源于服务和安全上的不断改进。

千人的医疗保障团队,沿街市民的温馨鼓励,面面俱到的赛事保障,上马用服务和安全上一年年的变化,努力让跑者们感受“最接近国际水平”的跑步赛事。

赛道旁的医疗志愿者。

千人医疗保障,赛道有了“急救兔”

跑马,最重要的就是安全。

在去年的上马赛道上,就上演了一幕“生死时速”。一位20多岁的年轻跑者在赛道上突然倒地,心脏骤停。

幸好在事发前方两百多米处,身着统一白色T恤的“中山心外健康跑俱乐部”的医生跑者们听到了来自后方“救命”的呼喊,第一时间对这位跑者施救,挽回了他的生命。

正因如此,上马组委会新增了“急救跑者”培训计划,在比赛期间配置了20辆救护车和2辆特种医疗保障车,并在沿线安排医疗救护人员216名、设立21个医疗救助点,以及4个起终点医疗站,分别位于金牛广场、上海展览中心、复兴公园、上海体育场。

路边举牌加油的市民们。

同时设立长征医院、瑞金医院、华山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第九人民医院、东方医院七家医院为赛事医疗保障定点医院。

而有来自四家医疗机构的近700人组成医疗志愿团队,以急救兔、骑行及巡逻医师身份分布在赛道中,关注跑者安全。

选手身着cosplay服饰。

中国足协和中超为上马“让路”

细节决定成败,上马注重细节。

在去年的上马比赛中,组委会就在起点处就配备了316个厕所,并且在沿途每2.5公里处设置厕所。

这让跑过“世界六大马拉松”的央视主持人于嘉都不禁感慨,“跑了这么多马拉松,我认为上马是国内所有赛事里最接近国际水平的。”

拥有近20年跑步经历的蒋守纲老人也见证了上海马拉松赛的成长。

跑友在赛道上拉伸。

“十几年前,上海马拉松缺少移动厕所,但有跑友提出来后,组织者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蒋守纲曾说,“如今上海马拉松不但移动厕所数量多,比赛途中还有志愿者快速指引,帮我们省去了不少麻烦。”

而在今年的上马赛道上,不少新元素的出现让贴心的服务渗透到了每一个细节。

赛道旁的学生乐队。

考虑到气候因素对参赛选手的影响,上马将增加补给站的数量,在去年3个的基础上增加至5个,分别设于半程15公里、17.5公里; 全程20公里、27.5公里及37.5公里,同时,饮水饮料的准备量也较去年增长20%。

比赛沿途,赛道7.5公里起,每5公里就会设有一个配备了冰桶与冰块的用水站,并设有5个喷雾站为跑者提供降温。

呼啸而过的跑友们。

食物补给方面,除了往年的能量棒等食物外,上马首次在比赛中为跑者提供备受欢迎的香蕉。

除了更加贴心周到的补给方案,新设计的奖牌也不再只属于全马和半马跑者。今年,每一位参加10K和健康跑的跑者也将获得纪念奖牌。

上马组委会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今年的中超压轴大戏,也就是第30轮比赛,也因为考虑到和上马有部分时段冲突,在和中国足协的良好沟通之后,后者决定在时间上做出改变。

赛道上的刘翔。

“飞人”刘翔的上马情结

从一开始几乎无人观赛,到如今不少市民自发地在赛场边为跑者递送补给品,马拉松这项大众体育也成了展示海派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飞人”刘翔就是其中之一。

刘翔继去年参加上马10公里比赛后,今年再次踏上了赛道。

在退役后,没有了高强度的专项训练,力量房和跑步就成了平时刘翔保持身材的方式。

“平时我一周跑步两三次,上海的跑步氛围现在越来越浓,在上海的公园、马路、小区、健身房都随处可见热爱跑步的人,他们的水平和专业性也一点不输专业选手。”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跑者,刘翔在去年上马时就利用半个月的针对性训练实现目标。

赛道上的骑警。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上海田径队教练专门为他制定了一份10公里针对性训练计划,加上这么多年的运动底子,上马10公里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据刘翔自己说,就算制定了这个计划,自己在赛前最多也只跑了6公里。

“虽然以前没跑过,但你只要有一颗想运动的心,接下来就是合理的训练和切实的目标。”

“我用跑步的方式欣赏了沿途的风景,上海的很多地方其实我都只坐在车里看过。”

而本次上海马拉松男子组冠军则是一位“老熟人”——南非选手史蒂芬,成绩为2小时10分18秒。这是他第三次在上海马拉松夺冠,也是第六次来上海参赛。

史蒂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前半程跑得很轻松,尤其在最后一段拉开了差距,而他也是在为祖国和年轻人奔跑。

“我还能再跑5到7年,我希望退役后用我的奖金开办一个跑步训练营,帮助更多的人。”

锣鼓队大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