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官媒三周内四次发文警示资金“脱实向虚”:抑制资产泡沫

澎湃新闻记者 范瑟 综合报道
2016-10-31 06:31
来源:澎湃新闻
地产界 >
字号

10月30日,中国政府网转载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人民币解读的文章《中国货币政策关键词仍是稳健》,文中再次提到了要警惕“脱实向虚”。这也是自今年10月10日以来,官方媒体对于警惕资金“脱实向虚”第四次发声。

文中提到,过去中国经济增速很高,资金投入各行各业都有不错的利润;而如今经济进入新旧动力转换期,投资的整体回报率出现阶段性下降,资本的稀缺性不再突出。在此背景下,资本容易“脱实向虚”,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上述文章援引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的话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中实体部分与虚拟部分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正在成为一种新常态。以房地产业为例,传统概念中就是地面上可供经营或居住的建筑物,属于实体经济范畴,但如果资金过度涌入并炒作,那么房地产显然就有了更多虚拟经济的味道。”

今年7月,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发文指出抑制房地产泡沫考验政府智慧。文章中提到了一种现象就是“脱实入虚”,指的是在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情况下,并没有将资金源源不断地引入实体经济,而是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金融市场。这种情况的出现造成了实体经济增长乏力,也使得经济增长并不靓丽的情况下,股市、楼市等却异常火热。

这一现象的升级是在今年9月,伴随着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出售房产来获得收益实现业绩增厚、扭亏甚至保壳后,楼市之热与实体经济之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民日报》以及《经济参考报》在10月10日以及10月12日先后刊文警惕“脱实入房”。

《人民日报》在发表的文章《莫让资金“脱实入房”》中提出,社会的资金池就那么大,如果“水”大量涌向房地产行业,就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挤出效应。没有足够的资金,实体经济难以创新发展,可能走向衰弱,进而导致就业减少与收入降低,而炒楼并不创造就业,彼此的影响无法抵消。更何况,住房的本质功能还是居住,房价虽说受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但最终是靠不断聚集的人口作支撑。丧失了实体经济的吸聚效应,城市人口最终会外溢,楼市暴涨可能是一场虚假繁荣。像早年的鄂尔多斯,现在的东北多数城市,都曾经或正在经历这样的重创。

《经济参考报》则指出,上市公司纷纷卖房的现象透露出了当前中国经济最为扭曲的一面,当其主业产生的收益被“炒房”远远抛在身后时,一切经济转型都是空谈。一方面,“炒房”带来了超高收益,会诱导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从实体经济中抽离出来,流向房地产市场,导致资金“脱实入房”的出现,进一步恶化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房地产价格的高涨,会进一步抬高个人创业、企业创新转型的租金以及其他成本,抑制整个经济体的创新发展动力。

10月27日,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在《人民日报》发表感言称,近两年,我国资金“脱实向虚”有所加重,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增加,推高了资金成本,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等金融属性较强的行业,加剧了资产泡沫,累积了系统性风险,这既不利于实体经济也不利于金融健康发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