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事业或爱情?这个副本刷不出

滚筒洗衣机
2016-11-07 07:24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爱情和事业,究竟应该互相成全,还是将就择其一?如果一不小心选错了,有没有机会擦去重来?

台剧《荼蘼》,给出了两种答案。

初初被这部剧吸引,不是豆瓣8.8的评分,不是女主杨丞琳,也不是导演王小棣,而是写过《光阴的故事》《我可能不会爱你》的金牌编剧徐誉庭。几集刷下来,果然没让人失望。

郑如薇(杨丞琳 饰)是一个在平凡生活中向往不平凡的泡面公司小职员,汤有彦(颜毓麟 饰)则是年纪轻轻事业刚起步的建筑设计师。

看似不经意在便利店谈一场“五百块恋爱”的小情侣,背后是有彦精心策划的偶遇——先丢下钱包制造机会,然后目送女生回家,并且在五百块台币上写下邀约。xx岁前结婚,xx岁存钱买房,xx岁前必须遇到那个“对”的人。他的人生,如图纸般规划周密,不容有失。

直到如薇拿到三倍薪水,去上海工作的offer。

直到有彦的父亲因车祸下半身瘫痪。

直到他们碰上了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

王小棣和徐誉庭,用平行时空的方式,讲述了如薇在十字路口做出的两种选择。

Plan A:去上海→远距离恋爱。

Plan B:留在台北→相夫教子。

借用一位网友的话说:“英剧的脑洞,日剧的鸡汤。”

选择方案A,要接受远距离的恋爱,没人陪吃晚餐,发烧没人理的苦闷,忍受明明劈腿却怪到自己头上的男友。

选择方案B,要照顾瘫痪的公公,忍受絮絮叨叨的婆婆,对付平时装透明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小姨子,和永远做不完的家务、买不尽的菠萝面包。

然后,活成一个成日被丈夫嫌东嫌西的深闺怨妇。

不得不说,早已三十而立的杨丞琳,等了五年才接下的本子,没等错。日常,深刻,又带点戏剧该有的狗血和冲突。

在《荼蘼》里,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机会面前胆小,在爱情面前妥协,在家庭面前委曲求全。没有哪一个版本的人生是顺遂到底,选A或B都有不止一道必须立即拆解的棘手题。

学着拼事业,学着顾家庭,学着在对方不敢做决定时做决定。比如堕不堕胎↓↓

不仅是男人,女人也会遇到类似红玫瑰和白玫瑰的问题。

每个人都希望在窥探到结局后,再去做出正确的选择,却忽略了这种完美模式,是一辈子都刷不出的副本。
《荼蘼》想表达的是——

不要急着去当谁的白月光或朱砂痣,

要打开格局,

培养野心。

和编剧的另一部作品《我可能不会爱你》里,程又青说“用自己的钱,买自己的包包,装自己的故事”,是一个逻辑。

原本,《荼蘼》是可以朝着成长系这个路子发展的。所谓三春之后诸芳尽,爱情何尝不是“荼蘼”二字,在韶华胜极后,感受末路之美。如青峰在片头曲《年轮说》中所写:“经历这个你,活成这个我,细数自己。”

可惜,编剧大大光顾着撒狗血了。

在方案B中,女主凭借一己之力,试图改变男方整个家庭,本身就是无比艰难的一件事。如果做不到单枪匹马和全家人斗争,又不甘心妥协,只能锤墙悔恨当初没有选择去上海。

而回到方案A,被始乱终弃的女主,当晚就喝醉跑去找高大靓仔的上司“解闷”,报复性的狂欢之后,不得不堕胎结束一切。而所谓被主管洗脑的新价值观——要学习以拥有的快感,来超越失去的悲伤——不过是另一层意义上的买买买。

至于这个主管呢,在把她改造成“穿Prada的恶魔”后卷款而逃,只给女主留下50万爱的证明。一不留神,就活成了一部男默女泪的天涯文。

说到底,成长真正的要义,不是成天悔不当初,而是不管在选方案A或B,甚至不得不选C之后,都努力活出方案A的精彩。就像主管下的注解——“别看自己失去的,只要专注在自己可以拥有的。”

这样才能活出格局,不是吗?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