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个美国人带着威士忌踏上了凭吊之旅,向中国的诗歌传统致敬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高丹
2016-11-02 16:01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当年发现终南山住着大批隐士的美国诗人比尔·波特,如今在中国乡村里又发现了农民继承和复兴着屈原的诗歌传统。他一个人去向中国广袤的旷野和乡村,独自在古代诗人的坟头奠一杯薄酒。
美国作家比尔·波特。

10月29日下午,在北京彼岸书店第一次见到美国作家比尔·波特。

印象中他是竹杖芒鞋走在终南山间眼神炯炯的寻访者,他是第一个用自己的足迹寻索到隐匿在陕西终南山间隐士的人。

1989年,比尔·波特将终南山之旅的见闻集结成书,名为《空谷幽兰——寻访中国现代隐士》。该书迄今为止已经卖了20万册。

除了《空谷幽兰——寻访中国现代隐士》,他还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他197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开始学习中文,爱上中国文化。1972年,比尔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在那里过起暮鼓晨钟的隐居生活;1991年,他又辗转至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

如今的比尔·波特已经是个须发尽白的老人,从2012年开始,他开始了新的旅程——寻访36位他所钦佩的中国古代诗人故址。一路上,69岁的比尔沿着黄河、长江,寻访36位古代诗人的足迹。为此,他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出发,到济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最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他带着“美国最好的酒”——用玉米酿制的波旁威士忌,向每一位诗人致敬。

1980年代,比尔·波特在终南山寻访隐士。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山东曲阜石门山的北岭,曾是中国两位最伟大诗人举杯夜话的地方。在亭子里的石桌上,比尔·波特摆上三个小杯子。

“要说中国诗人的共同爱好,则非酒莫属。想到这点,我取出一个昨晚就灌满了威士忌的小银瓶。我从美国带来两瓶威士忌:一瓶十八年的威利特,一瓶2011年出产的乔治·斯塔格。我满上三杯酒,一杯敬李白,一杯敬杜甫,一杯给我自己。” 比尔·波特谈到。

这是在书的第一个章节:《陈子昂、无名氏(诗经)、李白、杜甫》里写到的,他的这一举动在之后寻访诗人的路途中不断重复着。

诗人与酒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酒是豪迈;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酒是愁肠,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酒是兴亡。

诗人远去,凭吊时唯有酒是最浪漫的。

《寻人不遇——对中国古代诗人的朝圣之旅》的封面是石头砌成的矮墙上放着三个小酒杯,比尔·波特说这三个酒杯是从北京报国寺的一个跳蚤市场买的,在这些 “异代知音”的坟前,比尔·波特忍不住以酒相奠。

比尔·波特说:“我要找一个地方来表示我对诗人的态度,他们的坟墓是最好的地方,但是不一定非是坟墓,从西安的这个城墙我可以越过现代化的西安市,看到远处的终南山,这给我一种很特别的感受,我要在这里远远凭吊王维。”

《寻人不遇——对中国古代诗人的朝圣之旅》的英文版封面。

除了大城市,更多的诗人坟墓隐藏在中国偏僻的乡间。

从西安沿雁引路向东南走,过了大兆街道不远就是司马村,司马村西村就长眠着诗人杜牧。

比尔·波特驻足向村子里的老人问询杜牧墓具体的位置,老人沉默地带着他穿过砖混结构的房子,穿过豆角地、茄子地、玉米地、洋葱地,最后终于在地头上的一座大坑前面停下,这就是杜牧的墓地之前所在的地方。20世纪70年代,当地的一些人把这里挖到的一切都带走了,只剩下一个填满垃圾的大坑。

比尔·波特倒了一杯酒,自己喝了一口,把剩下的酒洒在土坑里,朗读起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最后一次离家,是去千里之外的吴兴,他出发之前写了这样的诗句:“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三年之后,杜牧便离开了人世。

比尔·波特也斟酒递给为他带路的老人, “老人喝了一口,然后瞪大了眼睛,又递了回来,接着抽他的烟,他和其他人说了一句话,然后大家都笑了起来。” 比尔·波特在书中写到。这样的情节描写非常有意思,比尔·波特每到一处,都少不了当地村民的帮助,诗人的躯骸已经化作历史尘埃,只能隔空祭奠,比尔与村民的交往则显得非常生动有趣。

白居易墓园。 东方IC 资料图

一个人的路途

比尔·波特寻古人的路上有很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情况,有一个情节他自述因为不知道下一顿饭在哪儿,特意买了很多花生,以便饥饿时聊以果腹,之后的路途,他就背着那一包沉甸甸的花生继续行走。

比尔·波特说:“路途大多数是我一个人走的,但是有的时候我的朋友们知道我要来,就会先到那个地方陪着我走,我当然也不反对别人的陪伴,我去成都的时候,有一个外国人知道我要去,他就提前到那个地方陪着我一起走。”

作家程然谈到比尔·波特时说:“他有着自己的老伙伴。每一次邂逅,都能彼此辨认出来。那些看门的,做饭的,打扫卫生的,开茶店的,都是他的朋友。他常常孤身一人再度出现在他们面前,给这些人们以惊喜。”

“在洛阳,白居易墓园——白园,有一个摆摊写字的,是比尔的朋友。那落魄的人身上的异味足以令其一直孤独下去,但比尔知道他的好,相信他自己封的白园护法的名号,于是,再度邂逅,令白园护法像孩子般地雀跃。仅此白园,比尔竟前后去过七次!每次去,他都会去看那个写字的人。他对人的恻隐,对中国古老诗歌的钟情,以一种缓慢而深切的力道打动人心。”程然说。

比尔·波特对记者说他并不总是事先规划好路线,有时候并不准确的路途反而会有一些妙手偶得的好处,这里面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这本书的写作用了两年的时间,比尔·波特在书中用三十天的旅行这样一种形式来囊括文本,他不喜欢在书中加前言和后记,他说希望从读者打开书的一刻就能直接与作品建立联系。

当记者问起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比尔·波特说:“文化就是妄想。”他说:“我看一些东西,比如诗和佛经,我从中得到的一些东西是超越文化的。”

“文化就是叫人一定要从某个方面、某个方法来看东西,而我要用看破的方法。”他说。

他认为中国的隐士是对隐居生活甘之如饴的,是享受隐居生活的。他认为陶渊明《桃花源记》里面“避秦者”并非是隐士。隐士的清贫而无拘无束的生活是比尔·波特所向往的,他受不了任何束缚,包括宗教,他说:“国外的一些宗教,包括基督教本身就是一种束缚和煎熬,它会规定你的信仰和行动。”

《寻人不遇》书封

“骚坛诗社”:中国最古老的诗社

《寻人不遇》中,比尔·波特所“寻”的几乎都是作古很久的中国古代诗人,唯有一位尚在。

乐平里,屈原的故乡。比尔·波特说:“屈原是诗歌精神的感召者和代言人,后代很多诗人都受其感召,比如曹植和王维。”他谈到王维无论身在何处,手边必备一本屈原的诗集。

屈原和他的时代早已远去,难以想见的是,在中国的农村,有一些农民仍旧将屈原和他的诗作奉为圭臬,并一直在进行着诗歌创作。

比尔·波特此行要找的是一个名叫徐正容的老人。老人是屈原庙的管理员,同时也负责管理当地的一个诗社——骚坛诗社。“这个诗社最早是由当地的一些写诗的农民组成的,他们和后来的继承者一共写了五百多年的诗歌。它是中国最古老的诗社。” 比尔·波特说。

遗憾的是,比尔·波特去探访徐正容的时候,他已经得了肺癌住院,医生说徐正容最多可以活一年。

徐正容出生在乐平里,他家里希望孩子能有文化,就让他识字读书,后来他成为当地的一名小学老师,1957年,他被打成“反革命” 入狱,据说是因为他一直在向别人推荐《楚辞》,而且也是因为他作为教师的文化身份。他在监狱里一待就是二十年。

徐正容在临终前不久把他和其它三个诗社成员写作并打印成集的《骚坛联咏集》寄给了比尔·波特。比尔·波特很感喟地说:“一个农民已经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所思所想插上诗歌的翅膀飞翔,我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机会去参加他的儿子们在骚坛诗社每年的聚会。”在乐平里,诗歌写作几乎成了一种世袭的事业被传承着。

当年发现终南山住着大批隐士的是比尔·波特,如今在小乡村里发现农民很好地继承和复兴着屈原诗歌传统的也是比尔·波特。

一片幽情冷处浓,比尔·波特喜欢孤独,他一个人去向中国广袤的旷野和偏僻的乡村,一个人默默地在诗人们的坟头奠一杯薄酒。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