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谢定伟:我如何把莫奈、毕加索展带进中国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6-11-15 18:07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湃 >
字号

前年在上海K11商场举办的莫奈展三个月引来60万观众,赚足眼球,商场办高端艺术展一下子蔚然成风。沪上的商场纷纷“转型”成艺术商店,办起大大小小的艺术展来。

在这样的热闹中,107日,《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却避开人潮涌动的商场,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现在是个商场都想做艺术展,但国外美术馆、博物馆对场地要求很高,商场环境是不符合条件的。”展览的引进方“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是2014年莫奈展的引进方,负责人谢定伟表示,当时能把莫奈展引进商场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一场“意外”,以后想要再次复制,几无可能。

2011年的毕加索大展开始,到2014年的莫奈展、2015年的达利展、雷诺阿展……谢定伟的“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可以算是将西方艺术大展引进中国最早的民间机构。

118日,谢定伟做客思想湃,在兰心大剧院的舞台上和听众分享自己如何把莫奈、毕加索展带进中国,并接受了澎湃新闻专访。

因毕加索展的机缘开始做引进艺术展

目前谢定伟做的最成功的展无疑是2014年的莫奈展。但2011年,天协在上海办“毕加索大展”,是他在国内引进的第一个外国艺术家大展。

谢定伟内心一直想要做的第一个引进展是莫奈展,而引进了毕加索展,则更像是一种“缘分”。

当时巴黎的毕加索博物馆要闭馆装修。政府只给很小部分的维修资金,大部分需要馆方自行筹措,所以博物馆方希望将一些展品拿出来去世界各地巡展,以募集资金。

当时巡展的作品分了两大批,一批是去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去展览。另一批在亚洲巡展,其中有一站在中国台北。

谢定伟正好有机会认识了毕加索展台北站的朋友,聊起来之后,展方表示也希望到中国来展,就问他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可以安排他跟毕加索博物馆馆的馆长一谈。谢定伟到台北见了这个馆长,双方一拍即合。

“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甚至也是专门为毕加索展而成立的,谢定伟在此之前也做了一些艺术展,但都是和朋友或美术馆、博物馆合作,并没有独立办展。

毕加索展也是艺术展盈利模式的一次“试水”。当时每张票售价80-120元,许多媒体和评论人质疑“天价门票”,然而另一方面,主办方却并未收回成本。

毕加索展引进了64件毕加索的油画和雕塑作品,昂贵的安保费用和借展费都是很大开销。谢定伟本来将展出场地放在老上海美术馆,但展览开幕之际,公立美术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靠售票摊回成本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几经考虑谢定伟将毕加索展带到世博中国馆。

世博中国馆3个月的场地费需要300万元人民币,这笔意外开支导致毕加索展最终亏损。

但谢定伟认为毕加索展还是成功的,“如果这个展当年放在老的上海美术馆,就可以收支平衡了。我们真正开展时间只有85天,来了20万人,平均每天2000多人,观众人数真的不少。”

现象级的莫奈展不可复制

毕加索展举办三年后,谢定伟联系法国巴黎马摩丹莫奈美术馆策划了莫奈展。这家博物馆的作品为莫奈后人捐赠,大概收藏了近百件莫奈油画,体量巨大且有很多精品。

莫奈展有55件展品来到上海,包括《睡莲》等众多大尺幅的著名画作,在上海成了一个现象级的艺术展,轰动一时,在开幕前就销售了超过十万张预售票。开展期间,单日最高观众量更是超过6000人,要知道,办展的场地只是一个800平米的展厅,可容纳观众200人左右。

展览之后,想在商场办艺术展的机构和想把艺术展引进展出的商场激增。“想办艺术展的商场太多了。”谢定伟感慨,但他承认,莫奈展其实是个不可复制的特例。当时已经没有别的办展场地选择,谢定伟使尽浑身解数才说服莫奈美术馆在K11办展。尽管莫奈展取得巨大成功,巴黎当地对艺术展在商场举办仍有质疑之声。

西方的博物馆对场地要求非常严。一般博物馆借展都会派人专门来看场地。谢定伟笑称K11莫奈展成功举办的原因是巴黎马摩丹莫奈美术馆馆长疏忽了,自己没有来看场地。“正式办展时候她来了就不高兴了,她看到我第一句话就问我:为什么在这里办展?但合约也签了,东西也运到了,不办也没办法。”

中国目前商场里的艺术空间很多不是专门设计,而是在现有空间上改建的。由于不是专业设计,或者是空间受到限制,所以西方的博物馆很难接受在这种场地办高端艺术展,而更愿意选择在博物馆、美术馆等规格更高、更符合艺术品定位的场所。

目前在办的《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场地选择在上海展览中心,这可能是全上海最贵的展场,但谢定伟没有更好的选择。“在商场里做展览,蓬皮杜艺术中心不会答应,这个场地,其实是蓬皮杜艺术中心决定的。”

印象派是走进西方艺术最好的切入点

对于莫奈展的成功,谢定伟觉得是意料之中。选择莫奈展也是他一直以来计划之中的事情。

做艺术展的目的是吸引观众来观展,普及西方艺术史教育。西方艺术史可以从古典一直做到近代,要有一个切入点。谢定伟认为,莫奈和他代表的印象派,正是一个最好的“切入点”。

“古典艺术方面,西方的古典艺术题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宗教题材,其中有基督教艺术,如教堂里大都有宗教画。还有希腊神话艺术的一支。另一种是皇宫贵族的肖像画。这类古典艺术的艺术性很强,但是对中国观众很陌生。看到一个宗教场面,你看不懂这个故事,就没有感觉。现当代艺术也比较难的,非常抽象化,有的也看不懂。”

两相比较,谢定伟认为,“印象派”是欣赏西方艺术最好的切入点:第一,印象派相对来说比较现代化,它画的是实景,没有理解障碍。印象派作品的光线,画面也很漂亮,老百姓会很喜欢。

“如果做这种题材的展览,他们会很乐于去看展,看了以后觉得很舒服、很享受,慢慢地对会对艺术有兴趣。”谢定伟觉得,如果可以培养起民众对印象派的兴趣,其实就有了一个走进西方艺术的“点”。

“对这个产生兴趣以后,可以往上走,会兴趣去学那些古典的东西。如果往下走,很容易接续到现代艺术。现代艺术中很多人受到印象派的影响,站在艺术史的高度去看的话,就会产生一定的兴趣。人都是这样的,有兴趣,慢慢习惯了,就会喜欢艺术。”

艺术启蒙很重要

谢定伟自己是理工出身,在美国读书工作26年,从事的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方面的工作。2005年,因为他想回国陪伴年迈的母亲,也想让孩子接触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一家搬回国内。

但他从事艺术策展行业并非偶然,谢定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身份是著名国画大师谢稚柳、陈佩秋之子,从小浸润在艺术的氛围之中。

是否受到父母的影响才“转身”选择做引进艺术展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有意思的是,谢定伟觉得父母的影响并非直接的,而是潜移默化。从小在艺术氛围很浓的家庭环境中,虽然没有刻意被教导什么,没有专门学过什么,但对艺术的兴趣已有源头。在西方很多年,谢定伟也喜欢去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对西方艺术比较喜欢。

“所以从小的启蒙很重要。小时候接受过这种启蒙,长大了以后你读书了,工作了,也许也没有再去碰艺术,但是某一天年纪大了,突然发现你会对艺术很有兴趣。”

他在国外美术馆常看到小朋友在老师带领下一堆堆坐着看展,这是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场景,“很难说一个人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接触过艺术,到现在突然之间就会喜欢。”

做毕加索展的时候,还有很多人问为什么要看一场这样的展览,觉得跟大众没关系。观众之中也是艺术院校的学生、艺术专业的人比较多。而这四五年来,谢定伟觉得这样想法的人越来越少了,更多人开始走进艺术展并喜欢上艺术,“这说明这个社会慢慢在改变,我们在这个潮流当中也做了一点点事情,很有意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