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山东籍“拥军铁人”董方军:最好的商学院不在名牌大学在军营

阴微 陈维奇/解放军报
2016-11-19 15:48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董方军

一门九烈士,全家都拥军。1972年出生在山东沂源一个偏僻山村的董方军,从1992年辞职创业至今,24载边创业边拥军,他拖着伤残之躯捐助抗战老兵,安葬散葬烈士,吸纳转业复退军人和军嫂就业,被誉为“拥军铁人”。而今,他带领的拥军团队跨越行业,拥军举措不断创新,拥军足迹遍及全国。董方军以自身经历对一种现象作出了生动诠释:拥军的人为什么顺风顺水?

创业关

富国强军 创业机会多

拥军的人干啥像啥,得益于学解放军的精气神

当17岁的董方军拥有平生第一份稳定职业——进入乡税务所工作的时候,他对家乡走出的名人耿光波不由得肃然起敬。

耿光波,上个世纪30年代考入国立北平大学商学院。每每听家乡人讲起耿光波的才学和经历,董方军倍感骄傲的同时,隐隐为之遗憾:如果不是抗战爆发,耿光波也许会成功创业,成为一名著名企业家;或者耕耘学界,成为一位指点江山的著名学者……然而战争来临之时,这位文弱书生义无反顾,毅然决然投笔从戎,成了一名抗日战士。

“富国强军,创业机会才更多。”3年协税员工作,董方军又有一个惊奇发现:当地纳税大户中,转业复退军人所占比例较大,创新型产业的创办人大都有过军旅经历。这着实让他感慨不已:“当过兵的人干啥像啥,干啥成啥!”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石破天惊,董方军果断辞职创业。回忆当初的选择,董方军说,全国范围内大批转业复退军人成功创业,让他跃跃欲试。

创业起步,尝尽了失败滋味。董方军观察、研究柳传志、宁高宁、王健林等一批有军旅背景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蓦然发现一个规律:军队磨砺成功企业家,最好的商学院不在名牌大学,而在军营。“从拥军开始,学习解放军的精气神!”董方军找到了一把“金钥匙”。

创业与拥军同步,事业顺风顺水。董方军干啥像啥,从山东起步,业务相继拓展到北京、深圳、香港等地。当今时代,转业复退军人又该如何择业?董方军回答:“计划安置固然不错,自己创业可能机会更多。”

生死关

生活有尊严 不能忘英烈

拥军的人懂得感恩,方向跑不偏、人也有劲头

如果不是自己“死”过一回,如果不是与“中国保尔”朱彦夫有过面对面交流,董方军也许至今不能完全理解,“一门九烈士”究竟意味着什么,作为烈士后代究竟该干些什么。

1998年,正当他创业蒸蒸日上时,一场车祸导致右腿残疾。在人生最无助的时候,当地民政局、人武部和残联及时伸出援手。“烈士后代受关爱,拥军典型受呵护。”这让董方军万分感动,也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董方军逐渐康复后,一边专注于创业,一边拖着伤残的右腿,投入关爱老兵、关爱军人军属的行动。

“生活越有尊严,越不能忘记英烈。”2014年10月25日,纪念金门战役65周年,在福建省金门县安岐村的将军庙,一场小型祭奠仪式开始。主祭人董方军宣读祭文:“将士忠勇,血染金门。壮志未酬,英雄气在。可歌可泣,后人景仰。金戈玉帛,两岸融合……”

在这之前一年,一位落款“爱军”的人连续3次向3位家庭贫困的抗战老兵捐赠爱心款,每位各1万元。汇款单上有一句相同的留言:“爱军,爱心款用于老兵,由齐鲁公益联盟支配。”记者几经周折最终得知,“爱军”就是董方军。后来,记者深挖素材后报道:仅仅为修缮抗战纪念设施和收集、安葬散葬烈士遗骸,董方军已捐资数十万元。

带着感恩的心创业,方向跑不偏,人也有劲头。今年7月10日,我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一辆装甲车执行任务时被炮弹击中,造成李磊、杨树朋两人不幸牺牲。董方军得知后心急如焚,立即赶到山东杨树朋的老家看望慰问。

后来,与朋友们在一起,董方军谈起维和烈士杨树朋,总是用低沉的语调介绍:“烈士的父亲名叫杨洪成,妻子名叫邹丽娜,儿子名叫杨一鸣……”牵挂之情,溢于言表。他的同事们介绍说,董方军对走访慰问过的英烈家庭,都能熟记在心。一个细节令人感动,董方军在用烈士的业绩鼓励大家时,总不忘叮嘱逢年过节看看烈士家人,“人一时到不了,哪怕打个电话呢!”

名利关

学会松绑 事业更长久

拥军的人淡泊名利,善行和公益才能行以致远

2009年,董方军作出一个决定:把自己全部家当交给经理人打理。面对各级拥军机构、残疾人福利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不解和询问,董方军笑答:“我这是给自己松绑呀!”一边是松了绑,一边是绷紧了弦:董方军开始心无旁骛地投入拥军优属、关爱残疾人事业中。

从那时起至今,他作为“全职拥军人”,先后组织开展公益活动近200余场次,募集巨额善款和大批物资,惠及全国各地许多转业复退军人和军人军属,并有20多万人次残疾人直接受益。

不图个人名利,是董方军一贯秉承的拥军理念。舍得之间,他总是能作出自己的理性选择。

1998年,董方军将自己“第一桶金”和准备结婚的10万元捐给希望工程,建起了几所希望小学。后来,经他倡导并身体力行,一批志愿者与山东籍抗战老兵及英烈亲属展开了“一对一”精准帮扶。

拥军越用心,思路越清晰。公益越投入,境界越开阔。而今,董方军和家人、团队把“关爱英烈、精准帮扶、救助伤残、支持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具体目标,积极推进拥军优属和公益慈善活动落地生根。

谈及下一步打算,董方军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他说,特别想到军队在长征沿线援建的112所“八一爱民”学校走一走,看一看这些学校还需要什么,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援助;再就是特别希望参与到军民深度融合的实践和军队精准扶贫行动中来,以自身所长做些“铺路奠基”的实际工作。

(原题为《山东籍“拥军铁人”董方军24年闯过三关感悟拥军之道 他的拥军为什么顺风顺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