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孤独的陈映真

2016-11-27 19:39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陈映真走了。这位与中风搏斗了十年的台湾作家,终于还是在他七十九岁的时候,病逝于北京。他的去世引发悼文无数,尊敬、喜爱他的读者们纷纷以各种形式纪念他,但这种身后的热闹,却与他生前的落寞形成对比与反差。借用陈映真悼念戏剧家姚一苇的文章标题,他生前一直经历着的,是“汹涌的孤独”。

孤独的原因有很多。时代、社会的变化,理想主义的退潮,严肃文学的边缘化,年轻人对消费主义的沉溺等,都让执著于一己信念的他,显得有些“落伍”甚至“过时”。而在这些原因之外,作为“台湾最大的‘统派’知识分子”,陈映真最感孤独的,莫过于两岸分离导致的“中国认同”撕裂的潜在危险。

这种撕裂,直接反映在了他的作品之中,如1960年的小说《乡村的教师》。小说男主角吴锦翔出生于殖民时代的台湾,尽管他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尽管他认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然而他却不知道如何成为一个“中国人”,虽然他内心深处认为自己的确是一个中国人。对他来说,“中国人”的意义与内涵是不确定的,这让他感到痛苦与不安。

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说是陈映真本人的自况,就像福楼拜说过“包法利夫人就是我”一样,陈映真也可以说,吴锦翔乃至他笔下为数众多满怀爱国热忱、忧心中国命运的知识分子,都是他自己。

陈映真之所以形成这样强烈的国家认同,和他自身的遭遇是分不开的。他出生于日本殖民时代的台湾,经历过国民党专制统治,小学无意中翻出父亲收藏的鲁迅小说集《呐喊》,一读之下,从此“成为一个充满信心的、理解的,并不激越的爱国者”,工作之后偷偷阅读毛泽东和马克思的书籍,导致他被捕入狱。身为虔诚基督徒的父亲前去探望身陷囹圄的他的时候,曾经对他说过:“孩子,此后你要好好记得:首先,你是上帝的孩子;其次,你是中国的孩子;然后,啊,你是我的孩子。” 陈映真毕生所寻求的,正是“上帝”所代表的真理和爱,再加上中国人的意识。

而这也是让陈映真感到无比孤独的所在。日本殖民时代给台湾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而在抗战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国共内战与冷战造成的两岸分离,又导致这一精神创伤长久无法愈合。形形色色的台独运动,便是这种创伤发作导致的恶果。对此,陈映真以“死不改悔的统派”自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与台独分子展开较量,从未退却,哪怕外部形势有时不利于他。最终,他选择回到大陆寻根追源,并安息在了这片他念兹在兹的土地之上。

陈映真小说研究者赵刚曾经说过,陈映真的小说其实是一部台湾的当代史,而陈映真一再强调,“台湾的历史(尤其是近当代史)是中国历史的一有机部分”。在这部台湾当代史乃至中国当代史之中,我们能够读出的,是时代的血泪和伤痕。陈映真已逝,如何让后来的“陈映真们”不再孤独,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