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黑龙江雾霾元凶秸秆焚烧怎么破:堵吧,偷着烧;疏吧,出口少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发自黑龙江 实习生 李蕊
2016-12-01 06:58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因为秸秆焚烧,黑龙江今年再次陷入舆论漩涡。

卫星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秋季全国六七成的秸秆焚烧点都在黑龙江。根据环保部专家会商意见,这是导致黑龙江秋季雾霾的元凶之一(另一个是冬季燃煤采暖),因为11月初黑龙江雾霾还波及了其他5个省30多个城市,黑龙江一时成为众矢之的。

11月15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向黑龙江反馈督察意见时也指出,黑龙江在秸秆焚烧等方面存在部门监管责任不履行、不落实等问题。

黑龙江觉得自己心里苦。该省去年秸杆总量(风干重)9000多万吨,排在全国第一位。“这还是保守数据,”黑龙江省农委种植业管理处一位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黑龙江环保厅在成立大气处前,由总量控制处负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与其他省份不同,黑龙江系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冬季时间长,秸秆腐烂、发酵慢,秸秆还田并不是一个综合利用的最好办法。而在当地农民看来,焚烧秸秆是最省钱、省事、省工的方法,而且成本低、能增肥、能灭害虫、减杂草……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开始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农民要种地,白天堵,夜里偷着烧更难管,监测来看今年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焚烧秸秆都是在后半夜,后半夜静稳的气象条件更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黑龙江环保厅监测中心一位工作人员感叹。

黑龙江省省长陆昊称,“治理秸秆焚烧不能一味地去堵,光靠堵能行吗?还是要疏堵结合,在‘疏’上多下功夫。”

但如何疏,这才是最大的难题。

规律性的短期突发性雾霾

11月15日,刚下过雪的哈尔滨,蓝天白云,空气质量状况优。

与出租车司机闲聊起哈尔滨近几年冬天的空气状况,他幽默地说:“没有两天雾霾,那冬季就不完整。”

其实,在非采暖季,黑龙江的空气质量状况还不错。环保部每月公布的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显示,非采暖季的5-9月份,哈尔滨一般徘徊在9至21名的位置,从全国来看位置靠前。

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综合技术一室主任姜波向澎湃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1-10月份,黑龙江全省PM2.5浓度均值为2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了19.4%。

但重污染天气更容易让人记住。

黑龙江环保厅环境监测中心大气监测室主任邢延峰回忆了2013年震惊全国的黑龙江“第一霾”:那一年,全国74个城市首次开始实施新的空气质量监测标准,10月20日,也即哈尔滨采暖启动的第二天,以哈尔滨为中心,东北三省发生大规模重污染天气,哈尔滨日平均值一度“爆表”,达1000毫克每立方米。

自此至今四年来,进入采暖季后的黑龙江都会出现规律性的短期突发性大气重污染天气。

澎湃新闻梳理当地媒体的公开报道发现,“烧秸秆”都会出现在重污染天气状况下,环保、气象部门对当地雾霾成因的分析结论中。

仅次于散煤整治,秸秆焚烧成为黑龙江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之一。

白天堵,夜里烧

“我们的量太大了,”黑龙江省环保厅大气处负责人赵学温告诉澎湃新闻,每年秋收后到第一场雪来临前的半个月是黑龙江秸秆焚烧最严重的时段。再加上燃煤供暖,环境空气质量短时间内瞬时恶化。

2016年,根据黑龙江省政府印发的《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治理秸秆焚烧的工作,牵头部门从环保厅落到了农委。

秋收以来,黑龙江省农委牵头多个部门分6路下到地市督导,责任层层传导到屯一级。路边挂条幅,街上喇叭喊,乡镇干部挨户通知签责任状——力度可谓空前。

黑龙江省农委种植业处副处长修国辉说,据环保部环境卫星监测数据,从10月1日到11月8日,全省出现疑似火点1265点次,去年同期为1644点次,同比减少29.9%。10月31日到11月6日,全省出现疑似火点580次,去年同期为1072点次,同比减少45.9%。

即使数字同比大幅减少,但黑龙江的疑似火点仍然占到全国的六七成。

“一味地去堵,不让烧肯定不行,农民要种地,白天堵,夜里偷着烧更难管,监测来看今年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焚烧秸秆都是在后半夜,后半夜静稳的气象条件更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黑龙江环保厅监测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说。

据“工人日报”报道,一位因烧秸秆而被拘留的村民的家人在接受记采访时说,“想不明白这个秸秆要是不烧,能怎么办?” “地里的秸秆要是不烧,开春就没法种。”采访中多位村民坦言,今年不让烧那就明年开春烧。“开春儿的时候,抓得没有这么严。不烧,让老百姓怎么种地啊!也没人来收这‘玩意儿’。”

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监测数据显示,10月31日至11月6日间,全国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756个,黑龙江以580个火点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占此次监测到火点总数的76.7%。期间,华北、东北出现大范围重污染过程,环保部专家会商通报称此轮雾霾就源于黑龙江,而当地冬季燃煤采暖和秸秆焚烧排放是导致区域性大范围重污染的“元凶”。

“秸秆量大,‘出口’少”

“黑龙江秸秆焚烧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量大,‘出口’少。”修国辉说,“以哈尔滨为例,秸秆产生量是1700万吨(每年),利用率在63%,实际利用1071万吨,有629万吨弃置在田间地头,怎么办?明年种地之前必须得处理掉。但有很多农民,你管得狠、抓得严,他偷着烧你也没办法。他为啥一烧了之,因为他觉得这是最省钱、省事、省工的一个事,而且他认为很好,成本低、能增肥、能灭害虫、减杂草……”

2016年,农业部在全国选择了10个省份作为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省份,黑龙江作为试点省份之一,获得资金8000万元,黑龙江省配套资金1亿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

在修国辉看来,“钱还是不够”,每年秋季玉米被联合收割机采收之后,被打碎的秸秆如果不用搂草机、打包机,很难从地里清理出来。动辄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打包机难以成为村民家的“标配”,“拨款相当大一部分用于购买这些机械设备”。

很多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在建设初期效益不高,也希望从中“分一碗羹”,1.8亿元对于黑龙江这个农业大省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大气处负责人赵学温桌子上摆放了很多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政策文件。

黑龙江省环保厅大气处负责人赵学温表示,今年环保厅尝试在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中申请一笔费用用于秸秆焚烧治理,但目前还未获批。

作为拥有60多个县(市)、1200多个乡(镇)、14000多个村屯的农业大省,秸秆焚烧固疾该如何治?

修国辉所在的农委及相关部门多次到山东、吉林等省份调研、学经验。他们发现,作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黑龙江冬季时间长,秸秆腐烂、发酵慢,秸秆还田并不是一个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最好办法。

据“工人日报”,不少村民也担心,翻入地下不充分的秸秆会阻隔种子与土地的接触,影响种地。

倒逼地方政府多找“出口”

黑龙江省政府已在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中提出,要大力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的综合利用。

农业部门负责秸秆禁烧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推广和使用秸秆还田新技术。发改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质监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秸秆综合利用地方标准。

专项行动方案还设定了时间表。2016年和2017年,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量要分别达到1039万吨和1154万吨;到2018年底,哈尔滨市要完成玉米和水稻秸秆还田200万亩,推广民用生物质锅炉5000台,建设青黄贮窖50万立方米,建设秸秆收储中心40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综合利用量达到1360万吨。

“当务之急是能够多上一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但上项目、建厂还是需要时间”,修国辉说。

利用自身丰富的秸秆资源,佳木斯市政府引进山东泉林集团在佳木斯建立黑龙江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第一泉林集团位于佳木斯新厂的收储点。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图

11月27日,山东泉林集团宣传负责人郭希燕向澎湃新闻表示,他们的原材料就是利用最难回收的水稻杆,“有机构去收,然后卖给我们,我们只出价钱,其他的都是市场机制。”

“泉林佳木斯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不是单纯的造纸,是把秸秆有用成分全部资源化、商品化。”郭希燕说,佳木斯一期工程可以年消耗约60万吨秸秆。秸秆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两大类物质,分别被做成纸浆(进而加工成纸制品)和黄腐酸。“黄腐酸是很好的农业投入品,秸秆还田,实际上有效成分就是这种物质,但直接还田由于条件的原因已经被认为弊大于利,现在我们通过工业化手段,把直接还田的危害去除掉。”

“堵只能堵一时,我们希望通过‘堵’的方式,倒逼地方政府上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多找找‘出口’,才是我们的目的。” 修国辉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