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何他们的爱情更能激起我的少女心

Triangel Tsui
2016-12-10 18:00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LGBTQ(女性同性恋、男性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和酷儿或对其性别认同有疑惑的人的统称)群体在过去几十年在平权和婚姻权利的争取上,一直在做几件事:

1、告诉你同性恋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基因;

2、告诉你同性恋和异性恋没有任何差别;

3、在影视作品中去除同性恋的刻板印象;

4、不断地把先锋艺术和同性恋形象挂钩。

所以在我们看过的大部分同性恋题材影视作品中,你会发现把其中一个角色替换成异性后,那种美好依然存在,但那种痛苦却只在同性恋的境况下才会存在。

而我们看到的同性恋爱情故事,比起套路化的异性恋来说,似乎更疯狂、更甜蜜、更刻骨铭心,但同时又更隐忍、更曲折、更难以名状。比起异性恋,同性恋遭受的社会压力和本身的敏感度,让同性恋故事中的一切会被处理得更为细腻。

这通常和同性恋作品想要表达的目的相关。

比起异性恋更多的消费功能,同性恋作品除了承载对于同性恋人群的消费功能外,还多了一层探讨表达同性恋在当下社会中的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冲突功能。所以你看《小时代》《暮光之城》的“一见钟情”和《卡罗尔》《阿黛尔的生活》中的“一见钟情”,他们之间不能说感情本身有高低,但的确在表达层次上有着高下之分。

近十年,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比起之前更多地起用异性恋人群来演绎同性恋群体的故事,现在更多的同性恋演员已经不再惧怕接演同性恋角色了。比如小本(Ben Whishaw)参演了《伦敦间谍》(London Spy)和《轻轻摇晃》(Lilting),“谢耳朵”吉姆·帕森斯(Jim Parson)和“孔雀”马特·波莫(Matt Bomer)参演了《平常心》(The Normal Heart)。

这无疑给同性恋电影和角色本身增加了一层当下的现实意义,这就好比让说着一口标准普通话的中国人在美剧里演中国人,而不是一些说着美式普通话的家伙们装作中国人。

比起异性恋故事,同性恋故事中通常还包含这一层——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同的故事线,这大概也是我更喜爱同性恋爱情故事的一大原因吧。

从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同来说,同性恋爱情故事中的迟疑、纠结和害怕,恰好能对应生活中对自我身份的认识和认同。

例如《伦敦间谍》中,本·威士肖饰演的Danny对男友Alex说出“我不想你仅仅是因为我是你的第一次而和我在一起”(I don't want you to stay with me just because I'm the first)时,仅仅这样一句,就能让人发现这个爱情关系中,他们对彼此的认真程度远超想象。而早餐的一个吻或是亲密地从后面为他打领带,这样的细腻也无法不叫人羡慕爱情这种关系。

爱情是什么,一直是个有趣而无法给出定论的事情,我问过无数个朋友怎么区分喜欢和爱,每个人都会给我不同的答案。

异性恋影视剧通常在设定中,已经默认大家都明白什么是爱情这件事了。同性恋影视剧则不同,它会通过台词、镜头、肢体语言、色彩、镜头、剪辑、对比来让你知道同性之间的爱情是怎么进行的,那种从朦胧到清晰的细节都会一一进行呈现。

所以当《火炬木小组》(Torchwood)中的Lanto,面对最后的世界大战向姐姐说出对Captain Jack的感觉时,我们并不会刻意去强调他是否出柜,也不会在意他一开始的设定是个直男。

“这很奇怪。完全不同。和他是男人无关。只是他。唯有他。”(It's Weird. It's Just Different. It's not men. It's just Him. It's Just Only Him.)

这样的一段表白,放在这样一出离奇的成人科幻故事里,是用英雄主义的荷尔蒙来刺激你的情感和肉体,模糊他或是她的重要性,重新告诉你,一段爱情故事中,更重要的是TA,而不是性别或其他外在的世俗偏见。

在《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中,Alan Turing为了让Joan Clarke不卷入MI6的一系列阴谋中而向她坦白自己是同性恋,Joan Clark的一席话让人动容:

“所以呢?我一直如此怀疑,一直以来都是。但我们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我们在某种程度上爱着彼此,我们可以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你不是一个完美的丈夫又如何?我保证我压根从来没想过要成为一个完美的妻子。我不是那种在家修修补补搞搞家务、等着你从办公室回来的妻子,我会吗?我要工作。你也要工作。而我们会成为彼此的依靠。我们了解彼此的内心想法。听起来难道不比一般的婚姻更幸福吗?因为我在乎你,而你同样也在乎我。更重要的是,我们比任何一个人都能理解彼此。”

(So what? I had my suspicions. I always did. But we're not like other people. We love each other in our own way, and we can have the life together that we want. You won't be the perfect husband? I can promise you I harboured no intention of being the perfect wife. I'll not be fixing your lamb all day, while you come home from the office, will I? I'll work. You'll work. And we'll have each other's company. We'll have each other's minds. Sounds like a better marriage than most. Because I care for you. And you care for me. And we understand one another more than anyone else ever has.)

这段台词并没有出现在原著中,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能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的原因之一。

在这样一部从全新视角切入二战的同性恋电影里,我们虽然几乎只能看到Turing角度的故事,但影片中没有太多所谓的爱情,而是逻辑上的喋喋不休和两条时间线制造的悬疑回旋,正如其OST的主旋律琵琶音一样,在人脑海中不断回响。

这种设定关系是无法在异性恋故事中得到满足的,华丽而悲鸣,仿若交响乐。

在HBO出品的聚焦旧金山同性恋群体的迷你电视剧《寻》(Looking)中,蓝色和橙色两种截然相反的心理颜色,被和谐地融合在所有的画面之下。这部剧把忧郁和温暖包裹在一起,描摹出一幅清新写意又充满暧昧感的同性恋街区图,充满了一股乌托邦天堂的味道。

故事里没有正反派,没有刻意加强的戏剧冲突,没有政府和LGBT抗争的厚度,有的只是琐碎的细节:试探、尝试、确认、误解、怀疑、肯定,有的只是爱情的“十二夜”。

所以,无论是办公室恋情下说出的极具挑逗性的“Do you know how much effort it takes to be around U everyday?”,还是三角恋兜转之后的坦诚,“I'd like to have a try”和“If it doesn't work out, it doesn't work out. But at least we tried.”,我们在亲密、拥抱、亲吻、尴尬里看到的是无性别差异的感情。

是的,同性恋故事让“爱情”这样东西得以独立存在。

在《卡罗尔》(Carol)里,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Carol,一个眼神,一个转身,点烟的瞬间,抚动耳畔的瞬间就能让Therese心驰神往。她们一个有丈夫,一个有男友,但爱情开始滋生的时候,轻轻的一个搭肩动作,就已经出卖了一切。

为第一次旅行而紧张不安,在新年举杯之后,Therese说:

“以前我总是独自过新年。今年我不再孤单。”

(I always spend New Year's alone. I'm not alone this year.)

虽然简单,却道出了万千爱情背后的那个真理,重要的,不是做什么吃什么看什么,而是和谁一起。

而Carol写给Therese的告别信:

“我希望你能想象那幅画面,我在那儿向你问好,我们的美好未来就在前方,像是永不谢幕的日出。但在到达那儿之前,我们可否暂时不要再联系。我有我的忙,而你,我的最爱,更有漫漫长路。请相信,我愿付出一切来博你一笑。所以,此刻我能做的,唯有放手。”

(I want you to imagine me there to greet you, our lives stretched out ahead of us, a perpetual sunrise. But until then, there must be no contact between us. I have much to do, and you, my darling, even more. Please believe that I would do anything to see you happy. So, I do the only thing I can... I release you.)

倒是和《云图》(Cloud Atlas)里Frobisher写给Sixsmith的遗书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味:

“Sixsmith,当我每天清晨拾级而上Scott纪念碑的时候,一切都在脑中清晰了起来。真希望我能让你看到这种美好和光明。别担心,一切都很好。好到完美,要命的好。我明白此刻束缚在嘈杂和耳语之间的界限是一种束缚。所有的界限都是待跨越的束缚。人唯有超脱于现实才可跨越这束缚。正如此刻,我可以感受到你的心跳一般。我知道短暂的分离只是一种幻境。我的生活早已冲破我自身的极限。”

(Sixsmith. I climb the steps of the Scott Monument every morning and all becomes clear. Wish I could make you see this brightness. Don't worry, all is well. All is so perfectly, damnably well. I understand now that boundaries between noise and sound are conventions. All boundaries are conventions, waiting to be transcended. One may transcend any convention if only one can first conceive of doing so. Moments like this, I can feel your heart beating as clearly as I feel my own, and I know that separation is an illusion. My life extends far beyond the limitations of me.)

我能想象,彼此要有多大的默契,才能像Sixsmith那般只要看一眼老板的背心就已经明白Frobisher的选择——唯一的选择——死亡。

这样一段爱情故事,成为了全片令人无法忘怀的一段亮点。而这亮点并非因为角色死亡,而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细节最人性、最去英雄主义。

无论是Scott纪念碑上Frobisher吐槽Sixsmith的帽子,还是最后躲着他不敢见面,或是离开前最后床边的亲吻,以及读信时Sixsmith嘴角几乎难以察觉的微笑,都是因为那句“I love you”。

更不要说最后在商店中“矫揉造作”地砸碎一切来表明“打破束缚”,这种形式主义配合着这对同性恋人压抑却又放肆的爱情,让人嫉妒得几乎要落泪。

而这种boundaries,到了夕阳红无敌颜值双商组合Twins——电视剧《极品基老伴》(Vicious)里,则通过夸张的喜剧形式全部释放了出来。

Lan爷爷和Jocabi爷爷这对年轻时曾真正爱慕过彼此的基友,仿佛用尽了全力来呈现出平行空间里的一出美满故事。每一句吐槽背后,都是一点一滴的了解。每一次刻薄之意,都是一丝一缕的关心。

Freddie的傲娇造作,Stuart的恰到好处,那是一种“老夫老妻”的默契。不然谁会一边说“我不想让你接近我”,一边还往他的茶里加一块糖。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说的正是他们——能说出你的一切缺点,拐着弯还能赞赏你所有的优点;七老八十还能为了给你买件新衣服而去打工;为了结婚惊喜而找来一向不怎么喜欢的“岳母”;茶壶上的保暖绒线帽已经“暖”化了一切;有没有仪式、戴不戴戒指不重要,哪怕散了架也要和你跳舞、健身,嫌弃你的皱纹,但还是睡在你的旁边。

而一般的异性恋故事里,一开口吵架,就得深刻地反省起自己的价值观了。

在《骄傲》(Pride)和《平常心》(The Normal Heart)里以群体性呈现的同性恋关系,不需要通过三角恋、婆媳关系、撕×和人物关系的排列组合去支撑。对艾滋病的恐惧,社会不认同的压抑,本身已经可以积蓄出很强大的爆发力了。

同性恋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在镜头里坦诚得如此现实,又现实得这般温馨。“不知道”并不是不负责的推脱,而是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做出真实的反应,因为世界已经在对抗真实的他们,他们彼此再也不应该对抗真实的自己。

死前的婚礼,这种仪式感,对白色衣服和名字、称呼的简单强调,已经尽在不言中,不需要通过不停地说“我爱你”来表示。

毫不掩饰的性欲望和含蓄的比喻言辞中,我们能看到、感受到从肉体线条到思想语言的一套完整的美感。

同性恋一直被描摹成以受害者的形象出现,但在众多的同性恋影视剧中,其实并非如此。更多的,是一种英雄主义斗士的形象。

而比起异性恋形象出现的英雄题材中强烈的主导和附属关系,同性恋的英雄主义更多的是平等地互相依靠、理解以及家庭归属感的建立。比起拯救世界,拯救爱人、亲人和自我,难道不更叫人觉得温暖吗?

那么到了此时,就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出现了,到底什么是少女心?

我也没有答案。我只能说,比如下面这样一个眼神,这样一个吻,某一天想起,都会让我扬起嘴角,涌起一股甜蜜感,相信他们彼此之间的美好和承诺,相信有一种奇迹会在他们之间发生。不是王子与公主无忧无虑的生活,而是相信。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英版《同志亦凡人》(Queer As Folk)↓↓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