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16全国外国哲学“两会”珠海召开,研讨政治哲学与现实

澎湃新闻记者 张博
2016-12-04 11:01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2016年12月3-4日,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16年年会在珠海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近200名学者与会,人数为“外哲两会”历年之最。本次年会以“政治哲学:理论与历史”为主题,围绕当代政治哲学、古典政治哲学、宗教学、美学和艺术、分析哲学、俄罗斯、后现代、生活世界等专题,展开为期两天的分组研讨。此次年会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主办,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联合承办。

开幕式上,中山大学副校长马骏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张志伟、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长江怡、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鞠实儿、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哲学系主任陈建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哲学系直属党支部副书记林平主持。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长江怡在致辞中指出,今年年会以“政治哲学:理论与历史”为主题,既充分体现了学科特色,从哲学史维度去考察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及现状;也体现了时代特色,政治哲学以及与政治相关的现实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我们生活中面临的许多困难和问题,或多或少、或近或远都与政治哲学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对政治哲学的讨论,也会在很大意义上推动我们对现实政治问题的考量。

进行大会致词的依次为:马骏(左上),张志伟(右上),江怡(左下),鞠实儿(右下),陈建洪(下图)。

在接下来的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名誉理事长王树人,以“门外‘政’谈——学术随笔”为题作大会发言。他指出,古有亚里士多德“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之定义,今人也能切身感受到时时生活在政治的包围中,即使不专事学术研究,每个正常生活条件下的人或多或少会对政治有所思考。

王树人表示,来到中山大学自然会想起陈寅恪,陈先生提出的独立人格与自由思想,和1949年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密切相关:要坚持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就要经历种种苦难甚至牺牲。而王树人强调,独立人格与自由思想,事实上并不只是对知识分子的要求,而应该推及全民,也就是启蒙。他还向大家推荐了两位他最欣赏的学者,一位是周有光,一位是资中筠,建议大家阅读他们的作品。

发言中,王树人提到了近年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研究。整个二十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公认是由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造成的。而事实上,形形色色的极权主义造成的苦难不止前两者。对权力实现了最极端的掌控,就是极权主义。极权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很普遍,是最值得中国学者研究的主题之一。

王树人总结指出:归根结底,制度革新才是真正的改革。只有制度改变了,才会有新的文化、文明、艺术乃至思想、观念、人格。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王树人在作大会主旨报告“门外‘政’谈——学术随笔”。

会议开幕式现场。

第二位进行大会主旨报告的,是吉林大学哲学系教授姚大志,他长期研究政治哲学和正义理论,发言主题是“制度正义的理念”。姚大志注意到,尤其2000年以来,中国社会无论是民间还是学界,特别是最近几年的政府文件中也出现了“公平”、“正义”这样的词汇,作为执政想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他认为,“正义”一词本质上是个程序性的观念,缺乏内容,不同时代可以赋予其不同内容。由什么来决定“正义”的实质性内容呢?由每个时代认为最重要的政治价值决定。而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政治价值是自由和平等。前现代的社会制度都是等级制的,除了少数享有特权的贵族之外,大多数人既没有自由,也没有平等。

姚大志分析,社会正义的实质是自由和平等的制度化。换言之,只有变成可以操作的法律、政策、规章,自由和平等的价值才可能实现。具体来说,自由的制度化体现为权利,平等的制度化体现为民主。而为了保障权利和民主,为了保持一种程序正义,还需要一个前提,即法治。

姚大志理解的制度正义,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也是最重要的,是实质正义,由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价值构成;第二个层面是程序正义,是通过民主的过程来保证的;第三个层面是形式正义,意味着对规则的遵守,即法治。他认为在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中,法治是第一位的,保护个人权利处于第二位,最后是各级政府的民主。

北京大学靳希平在作大会主旨报告“Heidegger's Conception of Being-with (Mitsein) and his Simple Designation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Reality in the Black Notebooks”。

随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靳希平作了英文报告“Heidegger's Conception of Being-with (Mitsein) and his Simple Designation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Reality in the Black Notebooks”,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哲学系教授郭峻赫(Jun-Hyeok KWAK)的主旨发言主题为“Reconsidering Classical Republicanism: Reciprocal Nondomination as a Regulative Principle”。

在提问环节,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黄裕生向王树人提问:“您刚才提到制度改革之后才有新思想、新文化,但进行政治改革恰恰需要新思想和新文化。当前全国各地都有轰轰烈烈的‘国学热’,您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深度了解的学者,是否认为国学中有促进变革发生的思想?”

王树人回答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热”已经很多年了,现在一浪比一浪高的样子,但“实际上这是虚热,发烧的热,不是正常的热。不排除其中也有真正的学者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阐发新的内容,但很多人是随风向转舵,所谓“与时俱进”,至于具体“进”到哪里,很值得怀疑。要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开出新的、推动制度改革的因素,是很难的。台湾的新儒家像牟宗三他们也曾努力尝试,最后还是要借鉴它山之石,就是西方的制度文化。”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黄裕生向王树人提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