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资本非理性投资海外球队引四部门警惕,专家:监管很及时

澎湃新闻记者 陈均
2016-12-08 16:49
来源:澎湃新闻
赢家 >
字号

苏宁入主国际米兰。

中国资本海外收购俱乐部的风潮似乎要放缓了。

据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部门负责人6日就当前对外投资形势下中国相关部门将加强对外投资监管答记者问。

在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同时,提到监管部门也密切关注近期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的倾向,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郑南雁个人入股法甲尼斯成最大股东。

两年,30家俱乐部打上中资符号

“体育俱乐部”成为监管部门密切关注的领域,与“出现非理性投资的倾向”联系在一起,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过去两年国内资本对境外俱乐部的疯狂收购。

从2015年1月万达收购西甲马竞20%的股份开始,中国资本在欧洲足坛的“圈地”运动就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范围覆盖西甲、英超、意甲、法甲、英冠、法乙甚至捷克联赛,涉及球队除了尼斯、西班牙人、格拉纳达、西布朗、海牙等欧洲二三流球会之外,甚至米兰双雄、曼城这样的豪门俱乐部也进入人们的视线。

今年10月份,德国《图片报》透露,德甲奥格斯堡正在讨论接受中国资本的注入,一旦成行,这将意味着此前未被中资染指的德甲联赛也宣告“沦陷”。

赖国传收购英超西布朗维奇俱乐部。

欧洲足坛接近10个联赛,近30家俱乐部背后闪现出中国资本的身影(全盘收购、入股外加各种形式的赞助),那是什么原因导演了眼下这场声势浩大兼具持续性的抢滩行为呢?

2014年年度,国务院46号文件出台,提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随即众多热钱涌入体育,足球作为影响力最大的运动自然引发了资本的追捧。

在国内足球资源还算不上丰沛的情况下,走出国门成为了很多资本与企业的选择。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过一些收购欧洲俱乐部的中资企业,得到的回答也大致相同,“希望通过此举争夺体育产业的上游资源,实现自身的体育布局,同时反哺国内的足球事业……”

即便是在讳莫如深的盈利问题上,中资似乎也都信心十足,认为欧洲职业俱乐部的盈利模式非常成熟,投入一定可以带来相应的回报。

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与西甲格拉纳达足球俱乐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加入体育概念,只为提高估值?

一切看上去很美,事实真的能够如人所愿吗?

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国内著名体育咨询公司关键之道CEO张庆。在他看来,部分投资方的确存在缺乏理性的现实。

“盈利模式成熟并不意味着俱乐部个体是盈利的,欧洲五大联赛除了德甲相对健康,其他联赛大部分球队都在亏损,从中资的标的来看,短期盈利概率并不大……”张庆直言不讳。

对于一些中资希望着眼国内市场,通过收购海外俱乐部和国内青训以及赞助市场相结合,他也提醒投资方不能太过乐观。

海牙球迷打出标语:谢谢王先生。

“体育领域头部效应异常明显,赞助市场青睐的是曼联、巴萨这样少数几家豪门,至于青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是一个长期耕耘的过程。”

张庆同意当下发改委等四部监管部门对于海外投资体育俱乐部存在“非理性倾向”的判断,他也提到一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通过投资海外俱乐部进行资本层面的运作。

“比如通过并购为自己加入体育概念,提高估值,达到提升股价的目的。”

此间,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国内资本对于海外俱乐部的一些投资也缺乏规范监管,比如球员交易。

目前国内市场资本过剩,逐利的资本开始大面积流向体育领域,张庆认为监管部门的预警来的非常及时,不排除未来会出台一些措施,这对于资本尤其是国资背景的投资主体而言,可以预见,将起到降温和遏制的作用。

万达入股马德里竞技。

发展洼地,几时才能见回报?

非理性倾向的对外投资被监管部门所关注,是否意味着国内原本有效供给不足的体育资源将进一步被追高?

事实上,很多专业人士都谈到,目前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已经制造出不小的泡沫。

最简单的例子,国内球员身价已经迫近欧洲一线球员的身价,存在价格与实际价值的背离,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toC端收入所占比例过低,这都是当下体育公司与资本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此,张庆希望资本和从业者都更加冷静和理性,“与其高价进入难以变现和退出的资产,不如进行早期投资,中国资本市场急功近利的行为很多,体育领域、服务经济恰恰需要长期培养……当然,我也看到,在经历了最初的疯狂烧钱之后,一些投资方已经开始变得谨慎起来。”

无独有偶,此前在体育产业中最敢于烧钱的乐视体育就在进行战略调整,CEO雷振剑也谈及投入和产出必须保持平衡,需要在变现上寻求突破。

必须承认一点,中国体育产业依然是一块洼地,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未来的收益也是可以预期的。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就曾表示,2022年中国人均GDP将得到13000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但体育消费与中国当下的人均GDP都并不匹配,这其中存在产业不成熟、老百姓消费意识和观念尚未转变等问题。

长远来看,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值得期待,大发展必然不可逆,但需要耐心与理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