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首届网络文学高级研修班:网络文学应该有文化自信

澎湃新闻记者 莫琪 综合整理
2016-12-16 08:28
来源:澎湃新闻
异次元 >
字号

12月13日,第一届网络文学(历史类)高级研修班在上海开班,为期五天的课程、交流上,十余位作家、编辑、文物鉴定家、历史学者分享研究及写作体悟。

网络文学在中国的繁华像是个谜面,如何解谜?如何续航?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副主任、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给出一定的答案。欧阳友权近年来一直关注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在今年担任首家国家级网络文学研究基地中南大学研究基地的主任。他在会上呼吁,网络文学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网络创作、网站管理、政府管理人员、网络批评者和网络市场的读者的共同体,这几个方面携起手来才有中国网络文学真正的繁荣。

怎么理解网络文学的繁华

汉语网络文学诞生地是北美,1991年2月份网络上出现了留学生发布的一些表现文化落差和思想故国的小文章,而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是在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成为第77个互联网工业国。而我们现在认为的中国本土网络文学元年算在1998年《第一次亲密接触》发布,在此前一年,1997年底上海的榕树下网站也创办了。从传统文学的教学研究转到网络文学的领域,十几年时间发展迅猛。在短短的时间里,一种文学能够让3亿多人阅读,社会的关注度如此之高,从网上走到网下介入到大众文化领域,再介入到电影、电视、游戏、动漫、演绎、从实体书出版、有声读物……周边产品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欧阳友权感叹,一种文学可以发展到如此的规模和影响力,世界各国都没有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怎么理解这种现象?

欧阳友权以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鲍勃·迪伦做解释,认为这给了中国网文一线希望。

“诺贝尔文学奖给了摇滚歌星鲍勃·迪伦,作为对他所作声音文学成就的奖励。尽管争议很大,但我觉得这样一种对文学的褒奖,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文学的正名提供了一个翻盘的机会,看来文学的历史合法性可能不在于入口也不在于载体,或者不在于与经典文学是更疏远和更接近,而在于能否找到更多更快的抵达更多受众的路径。网络文学创作用大众化的创作影响了国内几亿人,不仅国内,国外现在有几千万人在读,北美、日韩、南亚和欧盟国家都有很多网站现在在转发或者翻译或者配字幕欣赏中国的网络名篇特别是玄幻艺术,文学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你说它不是文学吗?”

欧阳友权提出:网络文学应该有一种文化自信。

但能否秉承文学的正脉,还需要得到文学从创作到欣赏到经营到意义本体的逻辑上的确证。欧阳友权认为,从实际的情形来看,粗暴登场的网络写作确实为这种确证留下一个个谜面。

“当唐家三少以流畅的小白文日写万字又日进斗金,当程序小说、做诗软件开始替代人脑,当《琅琊榜》《芈月传》《翻译官》等大量网文成为优质IP而不断抢占大众娱乐的风头,当网络把文学做成产业以后,又反过来以资本的力量驱动网络文学的野蛮生长,当草根崛起的文学网民高举娱乐和欲望的旗帜……短短十几年,这些靠着键盘鼠标占领中国文坛大半壁江山的作品,成为现象级的文学,我们的文学或者准确说传统文学或者文学的传统会不会感觉有一点意外或者难堪呢?”

欧阳友权承认,学院派和传统的文学批评家,对于网络创作过去是不以为然的,现在他们并非不以为然,但要走近它还不舍得自己原来的一亩三分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网络时代的文学已经有了很多不同,网络创作和网络传播的网络文学更是让文学面目全非,解构或者改写了关于何谓文学的概念。

只有网络文学成为文学时,才会与传统文学真正融合

传统的观念认为文学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是人类主观情感情绪的抒发和表达,网络文学绕开了这种陈规,向虚拟世界实现一种自由的书写,它在现实的维度上增加了虚拟现实的维度,从人以及人的世界的艺术书写走向了数字化生存。

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创作的内容,对于创作的意义取向会有什么影响和表现呢?

欧阳友权分析,“在文学的功能作用上,传统强调的是文学要兴邦治国,这些观念我们依然要坚持,依然是正确的,网络文学还是要坚持为人民来写作,也需要启发生活。但是事实上,我们的网络文学更多要考虑赋予更大众读者的需求,是以读者为中心,不像过去传统文学以作家为中心。如果我们创作没有读者来读,我们的作品就死掉了,网站就经营不下去了,这样的转变都是我们必须要面对而且我们要作出解答的问题。”

在文学是什么?文学写什么文学怎么写?文学有什么重要作用?这一系列重要问题上,欧阳友权指出,我们对文学的理解出现巨大的分歧。

“像一个教授讲过一句话,只有网络文学成为文学的时候,那么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才真正走向了融合,那个时候我们不再关注媒体而是文学本身的质量是怎样的。确实是这样,而且我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再过若干年之后,可能所有文学都是网络文学,因为纸质的媒介陆续开始边缘化,开始萎缩或者慢慢会退出历史舞台。”

上海金宇澄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繁花》,最早就是在弄堂网上连载的。欧阳友权认为这说明网络文学还是文学,它最终的价值认定是以文学的方式认定它,“今天尽管可以写得很高产,也可以获得很高的点击量、收藏量,可能在富豪排行榜里面很靠前,但是文学的星空、文学的河床能够留存和祭奠下来还是精神价值,文学性、文学氛围更浓或者质量更好的作品,否则是留存不下来的,文学总归是人类对它有基本的价值判断。”

如今,网络文学有自己庞大的创作量、读者群,甚至形成人气对产业链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归其原因欧阳友权认为,它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记忆和文学情怀,因为它满足了塑造了亿万民众最质朴精神需求,用最朴实性的表达方式满足了千百万人的情感需要。

“以文学的生活化,实现生活的文学化,这样的文化古往今来实属罕见,你能说这样的文学没有意义吗?” 欧阳友权认为,互联网对文学全方位的覆盖,并不应该成为技术对人文的一种颠覆或者商业对技术的模式,而应该是文学创新与文人批评的新挑战和新机遇。网络文学作为文学的建构,就善于把握适应这种机遇和挑战,在二者张力当中实现自己的提升和进步。

“一方面读者、专家、学者要承认网络文学在创作的方式,文本的形态在传播上、在艺术表达上确实可能不合旧制和传统差异很大,并且确实存在着总体质量不高的问题。网络文学里面质量需要提升,同时应该确信,正如网络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一样,网络文学也将是可以进步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