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如何扫除阴霾?

“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
2016-12-16 20:58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编者按】

认识和应对校园欺凌,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然而,让校园的问题回归教育,仍然是最明智的选择。

校园欺凌,需要靠更全面的教育来解决。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本来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弄清行为边界、形成公民意识,跟积累知识、掌握技能是同等重要的训练。这需要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携手培育一个面向问题、以规则为主导的教育环境。

本期大家谈,我们摘编三篇读者来稿,从规则教育、感受教育和性别教育等角度探讨问题成因,共求解决之道。

【规则教育要成体系】

筱理

近期,校园欺凌成为热议话题。但孩子难免会遇到这种“成长烦恼”,规则教育十分必要。

遏制校园欺凌,法治思维不可或缺,但过于依赖惩治,可能让复杂问题简单化、线条化。依法惩戒是对行为的末端治理,并不能告诉学生应该遵循何种行为规范。让所有孩子建立起清醒的底线意识和规则意识,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防范校园欺凌,需要良好且成体系的规则教育。有专家指出,根据国外一些经验,从幼儿园到中小学,根据不同年龄和年级,设立详细的行为规范和干预措施,如发生推碰他人、投掷物品、吐唾沫等行为,会视情节给予告诫、逐出课堂、勒令停止等惩罚。行为规范越是细致,指导意义和操作意义越明显。只要在特定“烈度”范围内边解决边引导,就能尽早规束行为,有效避免欺凌升级。

校园欺凌的存在,说明教育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抵达光明需要在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共同树立规则意识。一旦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校园欺凌就不至于成为一个需要闹到校外解决的问题。

【感受教育也要跟上】

何杰

每谈及校园欺凌,都会勾起我埋藏多年的痛苦,引发对教育的深思。欺凌多发,其中一个原因是孩子们缺少感同身受的教育。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共情”。欺凌行为令人痛心,一些孩子对受害者没有共情体验,对一些冲动行为也不以为然,更值得担忧。

教育专家认为,物质短缺时心理感受不是最重要的,那么在物质丰裕时代,孩子们对尊重心理的需求极为强烈。此时,如果不重视培养共情能力,只看重竞争结果,很容易结出恶果。

在青少年时代,感同身受的意识与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学生行为得体,不能只靠违纪、违法的后果去“吓唬”,而要引导他们体验因过失导致的痛苦,特别是那些弱者的伤痛。如讲《孔乙己》时提示学生,那些短衣帮们明知孔乙己的痛苦却当面羞辱他的不堪;讲《风筝》时,也可说明,兄长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傲然走出”的举动,让弟弟内心多么绝望。

教师和家长作为教育者,也要接受感受教育。除了对孩子的境遇感同身受,也要明确告诉他们,失当行为会给家长和老师带来痛苦。用换位感受驱散欺凌阴霾,这堂课要跟上。

【锤炼性格是必修课】

暮色

面对欺凌,选择反抗还是忍受,代表了不同的应激反应,是性格养成的重要一环。因此,教会孩子们尤其是男孩正确面对暴力、保护自己,是让其真正成长、适应社会的必修课。

有人认为,主张“反抗”是在教唆孩子“以暴制暴”,与传统的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相悖,不利于培育健康的“三观”。事实上,当前也存在一个问题,即家庭的“过度保护”让孩子更容易养成“柔软心理”。坚强、阳光、力量等性格品质,一定程度上正在流失,也亟待找回。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有保护主义。在一些发达国家,用童子军制度来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在日本,幼儿园孩子要在冰天雪地里光着小身子满操场跑,进行“耐寒训练”。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之间的矛盾,如果不是超越了他们自身的解决能力,还是应该回到他们的世界解决,尽量不要变成家长之间的角力。

学校是一个微缩的社会系统,会出现各种冲突、矛盾,甚至肢体对抗。当一个孩子离开父母的怀抱,既要学会和文明的人相处,也要学会和不文明的人相处。我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但也要学会审慎介入,把握好干预的度。

(原题为《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如何扫除阴霾》)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