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昆曲《我,哈姆雷特》是中国的是英国的,也会是全世界的”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6-12-18 17:14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今年适逢莎士比亚和汤显祖这两位世界级戏剧大师逝世400周年纪念,受英国伦敦南岸艺术中心邀请,由张军主演的当代昆曲《我,哈姆雷特》于当地时间2016年12月16日上演,并开启南岸艺术中心“China Changing”(中国变奏)艺术节项目。

“China Changing”是伦敦南岸艺术中心新创设的为期三年的艺术节项目,旨在通过最前沿的艺术与文化,展现当代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以及与英国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联系,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英国观众领略音乐、电影、舞蹈、戏剧等中国艺术家最具创新性的实践。

当代昆曲《我,哈姆雷特》意在用昆曲表演艺术的传承致敬汤显祖,用中国百戏之祖的当代样貌致敬莎士比亚。同时,该剧也是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成立七年以来,继2015年成功运作《春江花月夜》之后,第二部基于传统艺术、寻求当代表达的当代昆曲作品。

2016年10月,《我,哈姆雷特》于上海中华艺术宫首演4场,400个座位的剧场上座率均达到120%,80分钟精湛的演出深受观众好评。该剧用昆曲这一传统艺术演绎西方经典文学,是从文化内涵到戏剧样式的冲撞与交融。幕后制作班底集合了当今中国老中青三代艺术创作的一流阵容。

在上海观看了该剧首演的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他正是张军完成艺术管理硕士学业的导师——曾激动地表示:“这无疑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它让我重新认识了《哈姆雷特》,重新认识了莎士比亚。”

两个月后,当这出改编自莎士比亚名作的昆曲作品来到伦敦,给当地的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12月15日彩排时,中国乐器一一摆开,蝶式筝的清亮,箫和埙的悠扬,板鼓、大堂鼓的撼动人心,让许多在南岸艺术中心歇息的游人驻足聆听,甚至久久坐在阶梯上。

自1986年从事昆曲艺术以来,今年恰巧是身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张军艺术生涯的“而立”之年。在《我,哈姆雷特》中,张军一人分别用生旦净丑四个行当饰演哈姆雷特、奥菲利亚、父亡魂、掘墓人四个角色。即便昆曲素有“独角戏”名篇——诸如《拾画叫画》《寻梦》《夜奔》——但这一次,在一出戏中跨行表演被张军成功攻坚。此外,张军再次挑战中英双语表演,这是他继2008年谭盾歌剧《马可波罗》之后,第二次在西方舞台上展现英文台词。

演出于12月16日晚6点在南岸艺术中心Royal Festival Hall进行,官方在演出现场准备了300个座位,观众的踊跃程度让工作人员一次又一次地加摆座位,仍是无法满足不停入场的观众,许多大人带着小孩,挤到第一排席地而坐,走廊也被站得满满当当。80分钟表演,观众持续涌入,无人离场。

演出在久久不息的掌声中落幕。南岸艺术中心艺术总监Jude Kelly兴奋地表示,《我,哈姆雷特》是中国的,是英国的,也必将会是全世界的,你们会走得更远,但南岸艺术中心的大剧院一定要等你们再来。

而结束了世界巡演首站伦敦的演出,《我,哈姆雷特》即将于明年1月初飞赴纽约,参加一年一度北美最大的演出交易会APAP。

伦敦演出现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