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失去的20年”,日本如何进行科技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课题组
2016-12-21 18:5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和物联网的兴起,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对传统的服务业和传统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全社会将创新焦点转向这些突变式创新,往往容易忽视渐进式创新的重要性。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渐进式创新是基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渐进式创新指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改进技术、主要服务现有用户群的创新方式。

过去十几年,由于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曾经辉煌一时的日本大型消费电子制造企业被突变式创新颠覆,索尼、松下、东芝等世界知名企业先后陷入发展困境,许多人由此形成了“日本衰落”的印象。实际上,消费电子产业只是日本经济的一部分,虽然它们的失利对日本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日本经济的总体创新能力仍然非常强大,甚至可以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专利数量可以反映日本创新的发展水平。日本在美国专利申请的占比非常高,2007年日本在美国专利授予率达到42.9%,远远超过德国(11.64%)、英国(4.23%)和法国(4.03%)。据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2014年日本的科技创新为第4位,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数排名均为第2位,科学家、技术人员的数量排在第3位。日本事实上成为自主创新的国家。

无论从专利数量还是从专利质量看,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现了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转型。从三项授权专利国内人均授权量看,日本在1984年发明专利数超过了实用新型专利数。而且,专利质量越来越高,日本的发明专利占比从1984年前的不足30%,上升到1990年代的80%以上。

日本经济增长“失去的20年”也是日本产业结构大幅调整的20年。日本的产业结构正在向新的方向调整:一是环保、生命科学等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日本拥有重金属处理、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世界最先进的环保技术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很多企业实现了绿色生产,有的企业“绿色创新”投入占到全部研发投入的一半以上。

二是电子产业等实现了转型升级。日立将信息技术与电子产业有机融合,实现了向智能城市、医疗等社会基础产业的转型,松下集中发展电子核心部件、燃料电池、汽车电子系统,成为中间产品的供应商。

三是尖端基础材料工业处于领先地位。日本一直致力于新材料的生产和研发,为下游新产品开发提供保障。日本的碳素纤维占全球市场份额近60%,最大的生产企业东丽是由一家传统纺织企业发展而来的,其炭纤维材料技术已领先世界约半个世纪。四是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日本的工业机器人生产数量世界第一。

日本渐进式创新的背景

日本的国家创新系统虽然不像美国那样具有活力,但也具有鲜明的特点,如重视跟踪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善于利用“逆向工程”;鼓励注册专利,但专利保护期相对较短;企业之间相互持股或企业间组成系列企业集团,形成主银行制度和固定交易关系;官产学间的密切合作关系。这些特点虽然不利于突变式创新,但为渐进式创新创造了条件。

日本企业制度也倾向于支持渐进式创新。日本企业过去的巨大成功离不开三大“神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工会制。终身雇佣制让应届毕业生终生服务于一家企业,年功序列制依据从业人员的工作年限来增加工资和提升职务,企业工会制保障在职职工的会员资格。三大制度将员工与企业捆绑在一起,企业为员工提供保障和安全感,员工也愿意与企业同舟共济。这些制度激发了企业员工工作和创新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

企业依靠渐进式创新走专业化道路

日本企业格外重视独有技术的开发,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大企业是在核心产业和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实力发展相关多元产业。如旭硝子利用核心技术差异化战略,从一家传统平板玻璃企业,发展成为集生产玻璃、电子、化学、工业陶瓷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材料服务提供商。东丽利用核心技术、基本技术和业务平台发展具有长期竞争力的业务。

日本中小企业也如此。有一类中小企业是在大企业的支持和培养下发展起来的,他们成为大企业的配套企业,与大企业共同进步。还有一类中小企业拥有独有技术,有的成为行业隐形冠军,其中不少是百年企业,他们在细分领域利用长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创新。

创造了先进的持续创新模式

丰田公司对日本渐进式创新起了榜样和推动作用。丰田最早提出“改善”的管理思想,发明了丰田生产方式,核心思想之一就是通过全员参与改善来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和技术水平,减少各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该生产方式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成为日本企业和世界企业的学习榜样,其核心理念和方法在日本制造业以外的行业也被广泛应用。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丰田生产方式本身也在“持续改善”。

日本企业普遍重视全员参与创新。佳能公司原总裁御手洗对全员创新的认识在日本具有代表性。他认为人并非是成本要素而是知识主体,因此,为了发挥人的创造性,佳能取消了生产线,采用了单元生产方式,让每个人成为“万能工匠”,实现生产的持续改善自我革新。实践证明,通过全员持续改善提高的生产效率不低于新设备引进提高的生产效率。日本汽车工厂不断地对老生产线进行技术改进,不仅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还实现了多品种定制化生产。全员创新让日本企业获得了软实力。

形成了独特的企业创新体系

日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企业充分调动内部创新资源,不仅包括企业自身的创新资源,还包括大企业集团合作关联企业的资源。如旭硝子属于三菱系,它的新产品开发就可以利用三菱系统的资源。日本通过主银行制度、相互持股、技术和人才交流等方式,形成企业战略联盟,即所谓的三菱系、丰田系等大企业集团。创新内在化是日本企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特征。

企业重视上下游合作创新。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上,上下游企业往往紧密合作,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上下游合作创新,可以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间。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日本渐进式创新也在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变革

随着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发展,日本创新也面临诸多挑战。开放性不够让日本失去很多发展机会,未来技术越来越复杂,依靠内部资源已不能解决。同时,老龄化、少子化降低了日本创新活力。教育改革雪上加霜,自2004年国立大学实现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以来,政府财政预算骤减,由于大学经费供给的严重不足,学术和教育质量受到影响。2013年日本人均学术论文发表数已从世界的17位降至35位,工学、临床医学、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等优势学科呈现退步。

加大开放式创新是日本企业发展的新趋势。日本很多大企业认识到,未来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跨界合作,需要开放式创新。一些企业紧跟新技术潮流,直接与颠覆式创新企业开展合作,如丰田、松下和旭硝子与美国特斯拉进行了生产合作,丰田提供了汽车生产制造技术,松下提供关键部件燃料电池。一些企业对创新体系进行了改革,如东丽在加强内部创新资源整合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开放式创新体系的建立。建立了集中的研发平台,成立基本技术联络讨论会,建立了“与世界领先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建立官产学创新联盟”、“与重要客户建立创新基地”、“利用外部工程师创新技术”四种开放式创新方式,有力促进了企业创新。

(本课题组负责人为马骏、张文魁、张永伟、袁东明。本文执笔人:马淑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