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制造赴美布局皆因成本?中国企业家和美国地方官都有话说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蒋晨悦 虞涵棋
2016-12-22 21:21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玻璃大王”、福耀玻璃(600660)董事长曹德旺投十亿美金在美国建厂,称在美国生产成本更低,利润更高,引发业内热议至今。

那么在美国设厂是否真的比在中国成本低,中国制造业是否真的适合转移到美国?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了在多位在美建厂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美国的商务官员、以及中国在美国南卡罗来那州、北卡罗来那州工商总会的会长,得到的答案是:只有高端制造领域,美国相对中国有成本优势;中国企业在美国设厂,也并非只考虑成本问题。

在中国和美国都设有织袜工厂的美籍华人赵知融,对两国制造成本高低深有体会。他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在目前织袜行业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大量工人的情况下,美国工厂的制造成本才跟中国工厂打成平手。他觉得,曹德旺说美国制造成本更低,业内争相呼应,主要是他提的“中国制造业税负高”这个痛处。

1986年,赵知融放弃上海大学教职,赴美读MBA。1992年,他把自己的第一家织袜工厂开在美国纽约市,建立拓扑袜业品牌。他在美国建厂已24年,如今拓扑袜业大部分生产都已移回中国,因为中国还是有低价优势。

美国南、北卡罗来纳州中国工商总会会长杨华东也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如今中国的制造业中,低端制造业的成本还是要比美国低。但是,高端制造业成本不敌美国。

杨华东称,中国的低端制造成本虽低,但又低不过东南亚。从国际上看,中国制造业正在遭受两头夹击。而且美国也不欢迎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回流美国。

更多中国制造企业正在赴美设厂。在赵知融身边,一些制造企业也在向人工便宜的东南亚布局转移,还未见明显成效,却已扛不住国内成本高的焦虑。

商务部数据显示,到2015年,制造业已经超过金融业,成为中国在美直接投资的最主要的行业。“让制造业回归美国”的导向之下,美国上海使领馆的商务参赞Daniel Duane游说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而在有“世界制造工厂”之称的东莞,美国田纳西州也劝动了中国最大的陶瓷企业之一唯美陶瓷,去美国建厂生产。

“美国制造”成本低仅在非劳动密集行业

1992年,中国制造尚不如今日发达,因为在中国大陆“生产不出一双像样的袜子”,赵知融在美国纽约长岛建立了他的第一家工厂,与曼哈顿只有一条东河之隔。然而市场最终教会他,“采购商永远追着最低价的劳动力走”,先是青睐墨西哥的低价,后来又转向价格更低的韩国,直到中国的低价优势日渐无可匹敌。

赵知融追着采购商回到了中国,“我想,我是华人,那我就回国。打不过中国供应商,我和他们一起干”。1998年,他回到中国,开设工厂。到2001年,赵知融大部分产能已经转移回中国。如今企业年外贸销售额达到3.5亿人民币,美国工厂仍在,但产能已占不到总产能的3%。

现在他中国与美国的工人工资比对,基本是1块人民币对应1块美金,赵知融在中国付给工人4000元人民币的月工资,在美国,则需支付给工人4000美元的月工资。

工资差距悬殊,只有在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相当高,不需要太多人手的产业中,美国的制造成本才与中国打个平手。这意味着,美国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来说,仍旧不是理想的生产之地。

赵知融所在的织袜行业,美国的自动化程度已经相当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也高,同样的机器做同样的产品,美国一个工人可以照看100台机器,但中国大部分工厂1个工人只能照看10台机器。“一个工人能干十个人的活”,使得美国工资虽高,却不会加重成本。

但中国人工费用飞涨,劳动生产率却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已经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

牛津经济研究院2016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如果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指数是100,中国则达到96。这是因为,虽然薪资方面美国远高于中国,美国工人的产出也远高于中国工人。报告显示,美国员工的单人产出指数在2016年达到140,相比之下,中国员工的单人产出指数甚至达不到20。

赵知融发现,中国的工厂,常常因为外地工人一年一签,过了春节后未必再回来,流动性大,受到的培训程度不高,劳动效率相比美国确实要低不少。

美国的工厂虽已渐渐空置,但最近,他又想把部分产能搬回去,“绝不是因为美国会成本低,目前还是中国便宜。”对他来说,未来劳动力成本差距越来越小,美国其他的优势,就明显起来。

南、北卡州中国工商总会会长杨华东称,“美国人口就三亿人,去掉金融,硅谷,高端制造,用于一般性制造的合格劳动力并不多。中国将面临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低端制造挤压,美国、日本、韩国等中高端制造回归的压力,加上劳动力成本、税收、土地成本等快速上升,已经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任性了,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制造赴美增多,制造成本或非主因,更多考虑市场、原料、物流

南卡罗来纳州(以下简称南卡州)是美国的制造业重镇,南卡州商务厅高级项目主管王鲁(Wally Wang)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目前州商务部登记在册的中国公司有32家,大多是筹建不久,处于初始阶段。一些公司已经在南卡州运营了近20年,比如海尔集团,中建公司。行业涵盖汽配、化工、机械、家电、半导体、纺织、材料、物流等。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前往南、北卡州选址投资。

商务部发布的公报显示,2015年,在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中,制造业的投资份额已经占到了首位,达到40.08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一倍有余。到2015年末,中国已累计有107.19亿美元的资金投存在美国的制造业,超过了其他行业。制造业投资在主要分布在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等领域。但杨华东比较下来,“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甚至韩国,在美国的实业投资都多于中国”。 

王鲁看到更多的公司正在南卡州进行选址和投资,所看重的优势各不相同,主要原因有三点:市场在美国,工厂在美国能够更好服务客户;原料优势;开拓新市场。

唯美陶瓷是中国最大的陶瓷企业之一,总部位于东莞。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唯美陶瓷在美国销售的时候,当地的商户便劝他们,既然产品已经在美国销售,不如也在美国设厂。而美国是世界瓷砖销售的第一市场。唯美陶瓷最终投资1.7亿美元,在美国田纳西州开设工厂,既考虑接近美国市场,降低了库存的风险,那里也地价便宜,提供税收优惠,更重要的是有生产磁砖的原材料粘土。公司计划以美国工厂为海外基地,辐射南美洲、欧洲市场。

对赵知融来说,库存同样是最大风险所在,“一旦商品滞销打折,10块钱的东西,就只能卖5块钱了”。外销美国的产品,从中国运输到美国需要四周,“美国的码头经常罢工”,业内一般准备两个月的库存量。

赵知融最理想的设厂状态,是把20%的产能放在美国,80%的产能放在中国。美国的工厂用于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快速制造,比运来库存产品能更好应对市场,“万一阿迪达斯的袜子卖得更好,你打上了耐克牌子的袜子,又不能拆了重做”。

杨华东认为,从制造成本来看,美国制造肯定高于中国。但是如果市场在美国,那么考虑到运费、运输耗费的时间、税收差异、市场接近、原料、水电气等综合成本,以及市场经济的自由度,在中高端制造业的领域,中国已经失去了绝对优势。在美国设立公司,“也是避开贸易壁垒最好的捷径”。

“在美国办厂二十多年,不知道美国税务部门的门向哪边开”

税收差异也是影响制造企业赴美的因素,赵知融在美办厂二十多年,缴税方便,“不知道美国税务部门的门向哪边开,但中国的财务人员,一星期要跑三次税务局。”

王鲁认为美国的税负结构相对简单,在35%的联邦税之外,南卡州的州企业所得税税率是5%,但是企业卖往州外产生的收入不需要缴纳州所得税,加上多种抵扣,实际的州税率远远低于5%。

杨华东所在的北卡罗来纳州,州税则只有4%,“加上各种抵扣,南北卡州企业基本上不需要缴纳任何州企业所得税,而如果美国新当选总统川普真的把联邦收入税降低到15%,那么美国将是发达国家中,税收最低的国家”。

北卡罗来纳州商务厅国际投资执行主任刘弘彦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2017年,北卡罗来纳州的州税,将进一步下调到3%。

此外,南卡州的优惠政策主要用来帮助企业降低税负,依项目的具体情况,州政府还会为企业提供现金奖励,帮助企业进行土地开发或厂房改造。对于绿地项目,政府会负责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南卡州政府也设有专门的机构,帮助企业在初建阶段进行员工招聘和培训,所有费用都是由政府承担。政府对现有劳动力资源提供培训,以满足州内企业的技能要求。

“美国制造”未成坦途

中国企业在美制造仍有重重困难。由于供应链的问题,赵知融在美国的工厂只能生产基本款的袜子,他在美国采购不到做袜子用的纱线,还需要从中国运过去,“这也都是成本”。

王鲁认为,缺乏配套的供应链会是美国吸引制造业回流的一大挑战。

赵知融曾把工厂搬到宾夕法尼亚州,那里曾以钢铁、纺织等产业,在美国工业史上落下辉煌一笔。然而在上世纪中期,这里也是美国“去工业化”开始的地方。传统工业迅速衰落,匹兹堡、底特律等工业城市日渐萧条,机器蒙尘,最终在美国中西部和东北衰落出一条“铁锈带”(Rust Belt)。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结构的主体。一些废弃的工厂散布在传统的工业带,如今为了吸引新企业入驻而提供优惠条件,“这些土地可以白送”。

但是那些在美国产业结构调整中消失的行业,使得中国制造业在美生产,面临本地采购不到原料的问题。

一位来自广东中山的LED行业内部人士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中山的LED制造业异常富集,产业链已经可被压缩到“一条街上”。一些中山LED灯小作坊老板的采购流程是这样的:早上骑着电瓶车,从街头到街尾,就能采购齐全制造所需的上游材料。但是在美国,生产一双用料复杂的袜子,许多原材料还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

此外,美国的文化和商业环境对中国企业来说,也存在挑战。赵知融认为,运作规范的企业更适合去美国建厂。一些在美的中国企业,通过在美国购买房地产,把盈利做成亏损,以此来免缴所得税。美国政府对这些逃税行为也查得越来越严。

中国制造企业焦虑寻找出路

虽然制造企业在美国生产仍有难题需要解决,中国日渐升高的人工和土地成本,困扰许多制造企业的低下生产效率,较之美国更为复杂的税收,已经让中国的民营企业寻求向海外转移。

赵知融身边的企业有的向东南亚转移,但都还没有明显的盈利。因为越南等国的工人生产效率实在低于中国,配套产业链也不完整,一些原材料还需要从中国进口。

赵知融觉得,中国企业向美国转移“是一种应急的举措”,未必合理,却是事出有因。如果在这个时间点上,中国不趁早解决税负较重,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的问题,可能未来的路会越来越难走。

但美国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制造企业,杨华东认为,在制造业回流的导向下,“中高端制造业肯定要回归一部分,美国并不希望中低端制造回归,也回归不了;美国想加大中高端制造回归,至少不再流走,这是完全可能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