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迪士尼音乐剧《狮子王》的日常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6-12-23 18:30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全球票房72亿美元,逾8500万观众,24个制作版本,首演于1997年的百老汇音乐剧《狮子王》,堪称当今最成功、最卖座的音乐剧。

今年6月,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中文版《狮子王》作为华特迪士尼大剧院的驻场剧目亦开门迎客,一周最多演出8场。

中文版团队花了两年时间,在中国及亚非十多个城市选出50余名演员,其中10位来自南非。除了语言本土化的处理,中文版的舞美和服装设计与海外版都没有差别。

两百多场连演下来,演员们的状态如何,中外演员相处得又怎么样?澎湃新闻记者为此来到《狮子王》的后台进行了探班。

辛巴

一头懵懂的幼狮经历艰难困苦,浪子回头,终于成长为真正的狮王。音乐剧《狮子王》讲述了一则关于成长的寓言,而这则寓言的主体,是辛巴。

吴俊鹏是成年辛巴的扮演者。2014年,他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毕业,恰逢《狮子王》在北京天桥艺术剧院招聘,他就这样走进了美国导演茱莉·泰默的视野。

动画电影《狮子王》曾陪伴一代中国青少年成长,吴俊鹏恰是其中一位,“十来岁时,我每个星期都会看《狮子王》,所有角色的台词和唱段我都会,我还经常扒在石块上,学演木法沙(辛巴之父)从悬崖掉下去的那一幕。”

最开始,吴俊鹏并不是冲着辛巴去的。在此之前,他在波士顿剧院参加过百老汇音乐剧秀,演过中文版音乐剧《拜访森林》,演的都是心理偏阴暗的反面角色,而辛巴充满正能量。至于为什么会被选中主演,他这样解释,“导演觉得我比较真实。”

沙祖和小辛巴、小娜娜

演员王杨在进入《狮子王》之前,刚刚结束中文版音乐剧《一步登天》的演出。他要同时兼演沙祖(犀鸟)、丁满(狐獴)、斑仔(土狼)三个“色彩性”喜剧角色,“我的任务是每天到剧场,随时准备上场。”王杨说,主创团队在设计中文版时,为每个角色都做了性格定义,同时,在语言和地域上做了划分:沙祖类似于英式管家,举手投足都是贵族风范,要端着演;土狼斑仔满嘴东北方言,性子又野又狠;丁满一口京片子,嘴快,直肠子,和搭档彭彭(山猪)在一块儿就像说相声,而导演在选演员时,也希望这两个角色具备脱口秀的能力。

刀疤与木法沙对峙

《狮子王》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动物王国,如何在舞台上展现万兽群奔,曾是导演茱莉遭遇的最大挑战。茱莉不想把演员藏在面具之后,更不想让他们躲在繁冗的道具服里,于是开创出一种“双重呈现”(double event)的表演形式——演员头戴动物面具,同时露出面部表情,当他们站立时,观众看到的是“拟人化”的动物;当他们弯腰,面具前倾时,瞬时又变成非洲大草原上野性外露的动物——这些面具最重的不过310克,并不妨碍演员表演。

还有些动物形象,要通过木偶来表现。演员和木偶之间有钢索相连,通过肢体动作,便可操控木偶的一举一动。

母狮狩猎

辛巴头顶着的是面具,而王杨演的三个角色,都要学会与木偶相处。6月首演前,演员们进行了工作坊培训,学习如何进行单关节运动,如何把身体和面具区分开来,如何正确使用面具表演。主创团队为他们安排了面具表演专家授课,以及9周带道具排练。但要想熟练掌握这些技术,可没那么简单。准备丁满这个角色时,王杨最开始都是对镜练习,慢慢再和彭彭做对手练习,要和木偶磨合4-6周,才能进入熟能生巧的状态。

相较面具,木偶要重得多。比如,彭彭的身体部分就重达20公斤,就像背了一个铁制双肩包在身上。一场演下来,演员体力消耗巨大,以至于要经常去健身房跟着体能师锻炼。

“这是一部非常考验演员体能的戏,没有哪个角色是轻松的。”王杨说,“国内很多木偶剧,演员是躲在木偶服装里演的,而我们的脸要展现出来,要让观众相信木偶的同时,也相信演员。”

吴俊鹏的感受更具体,比如,“我们从来没拖过排练时间,说几点就几点,到点就结束,国内可能半夜还在排呢。”

有严明的纪律和规范,也意味着自由会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演国内的原创音乐剧,我可能会有自己的一些设计,但《狮子王》之类的经典音乐剧,很多东西都是规范化了的,你必须按照这个来,你要在框架里做发挥。”吴俊鹏感慨,“这远比演原创剧难得多。”

拉菲奇

除了主创,中文版《狮子王》的演员也来自一个国际化的团队。

女萨满拉菲奇便由南非演员姿帕·匹泽主演。幽默,睿智,活力四射,这个贯穿全剧的角色,唱响了全剧第一首歌《生生不息》,像一个指引者,把整个故事串联了起来。在南非,萨满法师十分普遍,且多由女性担当,这是导演茱莉选中姿帕的原因。她曾在瑞士出演英文版《狮子王》,来中国演中文版,除了英文歌,台词都改用中文说。为此,她专门学了一个半月的中文,虽然台词讲得还是有一点别扭,但反而有一种意外的喜感。

对中国演员印象如何?“南非人的发音和吐字比较重,讲话时会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很夸张,很有戏剧性,但中国人更含蓄。”姿帕大笑。

“和拉菲奇一样,生活中的姿帕非常热情,非常活泼。”王杨这样形容他的南非同行,“我们演完了就瘫在那不说话,南非演员一言不合就开唱了,一开始是一两个人唱,后来大家都唱起来了,打伴奏,跳舞……”

吴俊鹏对此也深有感触,“中国演员的肢体表现能力不强,不太愿意手舞足蹈,但我们演的是国外戏,你要让自己的身体说话。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和国外演员相处久了,中国演员的英语水平不知不觉提高了,逢年过节也总会办一些洋party。在中国呆了大半年,姿帕适应得也挺不错,她尤其喜爱中国食物,更没想到自己那么喜欢吃中国面条。

吴俊鹏用了“健康”这个词来形容《狮子王》剧组,“大家心气很齐,私底下业务交流很多,生活关系也不错,我和丁满、彭彭就像哥们,在台上的真情不是装出来的。”

然而,演了两百场,要说没有疲倦,是不现实的。

吴俊鹏试着用观众的掌声鼓励自己,“每天你面对的观众都不一样,你要对得起观众花钱买的票,对得起观众的信任。”

王杨则用欧美音乐剧演员的专业要求自己,“一周8场有时候会觉得很累,但对拉菲奇来说,她已经习惯了。他们把演音乐剧当成了一种生活模式,剧场和家里两点一线。我们心态上还要调整。”

除了晚上演出,有时,演员们白天还要针对前一晚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排练,“台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不同的问题。因为我们是人,不是机器,连续演两百场,怎么可能保证每场都和第一场一样呢?只能排练。”王杨笑说。

平均下来,中文版《狮子王》的演员一人要分饰4-7个角色。演出后台设有一个快速化妆区域,通常,演员要在半分钟之内解决卸妆、上妆的问题。因为道具太多,空间有限,后台充分利用了纵向空间,将不少木偶道具挂上半空,需要用时再把它们放下来。

不管是尺寸还是颜色,面具和木偶都会根据演员量身定做。譬如,女演员不同,其头顶的母狮子头的头围便有尺寸上的差别,颜色也会根据她的肤色而定。

剧组设有专门的道具部门、木偶部门,负责每天检修木偶和面具,如要重新做一个,则会交由某个加拿大厂商制作。这是导演茱莉指定的供应商,为的是保证全球各地《狮子王》的制作水平达到一样的标准。

每个岗位的人都有一技之长,日复一日以全部的热情奉献到一台音乐剧中,姿帕说,这种专注度、这种氛围给她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