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4吨垃圾=1吨石油?高冷的北欧竟然要进口垃圾焚烧发电

白 阳/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2016-12-23 13:56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印象中北欧总是会发生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最近流行的一则是北欧国家开始从国外进口垃圾,甚至还有消息说,瑞典和挪威为抢垃圾已经开撕。

之所以要进口,自然是因为国内供应跟不上。原来,号称“艺术级”的北欧垃圾焚烧发电厂产能太大,国内垃圾生产已经严重不够用。

比如说,麦拉能源工厂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距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大概1.5小时车程。该厂每年能焚烧垃圾燃料48万吨,而当地每年只有11万—12万吨的垃圾产生量,缺口巨大。据统计,早在2014年瑞典就进口了80万吨垃圾,2016年进口量预计可能翻一番。

瑞典一家垃圾焚烧厂内打包好等待焚烧的垃圾。

有买就有卖,比方说意大利和英国就是欧洲的垃圾出口大户。

或许还有人记得,2007年意大利南部最大城市那不勒斯曾爆发垃圾危机,几千吨垃圾无人清理,一度成为“国家危机”。2015年,意大利首都罗马再现“垃圾围城”。清理垃圾在意大利一直是件麻烦事。因为“邻避效应”,垃圾处理厂总是很难盖起来,导致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

垃圾处理在那不勒斯一直是个大问题。

再看英国。由于英国家庭每日生产垃圾量要高于其他任何一个欧盟国家(该排名即将失效,因为英国人选择“脱欧”了),英国曾被称作“欧洲的垃圾桶”。英国的垃圾处理能力在欧洲也是人艰不拆。

这两个国家,现在都把部分生活垃圾交给北欧国家处理——不过不是白给,要付费的。据报道,在英国,垃圾的填埋费用大概是每吨100 欧元,而交给北欧的垃圾发电工厂处理,成本是每吨40 欧元,即便付点钱,也划算得多。另外,英国和意大利一直以垃圾填埋为主,但欧委会要求成员国逐渐减少垃圾填埋,这也让它们不得不另想办法处理垃圾。

这么看,北欧国家的垃圾进口生意也很好做——帮忙处理垃圾,赚钱同时也赚能源。瑞典业界流行一句话:“4吨垃圾等于1吨石油”。如今,瑞典32 家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年可满足该国 2.45% 的能源需求。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瑞典发生了一场垃圾革命,到 2014年,瑞典生活垃圾仅有不到1%被填埋,36% 用于回收各种材料,16% 用于生产沼气(堆肥),剩下的47%用于焚烧发电。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划算的买卖为什么只有北欧国家做成了?

目前,全世界共有垃圾焚烧厂2100 多座,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约 1000 座。垃圾焚烧处置比例最高的国家是日本;丹麦、挪威、瑞士、瑞典、荷兰为欧洲焚烧处置比例最高的五个国家;中国台湾地区与新加坡的垃圾焚烧处置比例也非常高(40%—50%)。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地少。因为地少,垃圾焚烧发电就多了动力。

日本大阪著名的城堡外观垃圾焚烧发电厂。

填埋、堆肥、焚烧和回收利用,是处理垃圾几乎最常见的方式。在地广人稀的国家,比如美国和加拿大,填埋是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因为垃圾有地方埋,填埋成本极其低廉,比起投资几十亿美元盖垃圾焚烧发电厂,美国人自然更愿意选择填埋。美国超过63.5%的垃圾被填埋处理,仅有15%的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同样道理,加拿大的垃圾焚烧率也不到10%。

美国科罗拉多州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每天接收12000吨垃圾。

也有人对垃圾焚烧有顾虑,最大的担忧涉及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和呋喃等有毒物质。

1895年,德国汉堡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垃圾焚烧发电设备。1905 年,美国纽约建成了全美第一家垃圾焚烧发电厂。随后,法国、日本也相继建成了垃圾发电厂。

在上世纪,各国的老式焚化炉由于气体净化技术不过关,的确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比如1990年德国垃圾焚烧厂就排放了全国1/3的二噁英。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大气中测得的二噁英水平是其他工业化国家的 10 倍。基于安全及环境考虑,日本垃圾焚烧行业一度停业 3 年。

自上世纪末开始,许多国家改进了垃圾焚烧气体净化技术和硬件,情况由此大为好转。现在,只要技术标准过硬,垃圾发电厂的废气,几乎比厨房和野外烧烤带来的环境问题都要小。

这样烧垃圾,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比如说焚烧温度就发生了较大改变。低温焚烧垃圾会生成二噁英类物质,而二噁英在800℃高温时能被分解,所以现在的垃圾焚烧炉一般都在850℃度甚至100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作业。由于大型焚烧炉可以在高温下持续作业,因此大装机容量的焚烧炉对环境来说更加有益。瑞典多数垃圾焚烧发电厂都使用大装机容量焚烧炉,这也是该国现在垃圾不够烧的原因之一。

瑞典部分地区安装有由垃圾桶、地下管道和中央收集站组成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强劲的电泵将垃圾从管道里抽取到最终端。

前期的垃圾分类处理也很重要。垃圾分类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基础。瑞典用了一代人的时间来培养国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政府首先将分类理念引入学校,再让孩子回家教育家长。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