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日报《五问中国经济》为何获中国新闻奖深度报道一等奖?

中国记协网
2016-12-23 18:09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编者按】

人民日报《五问中国经济》是2015年一篇社会反响巨大、受到持续热议的现象级报道,该作品也因此获得了中国新闻奖深度报道一等奖。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记协“两奖”获奖者研讨会上,主创人员之一许志峰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向四做”要求,交流学习心得和采写体会,分享做好经济报道要抓住的六个“点”。

总书记“11•7”讲话指出,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对主流媒体经济报道而言,讲话点出了两个努力的方向,一是权威性,要站得高,同中央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二是人民性,要贴得近,按新闻规律切实改进文风。

2015年5月,人民日报推出权威人士独家访谈《五问中国经济》。这篇报道一炮打响,成为主流媒体经济形势报道主动发声、引导舆论的一次成功尝试。报道刊发后,“权威人士”一词持续引爆社会舆论场。

回过头梳理这篇访谈,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传播效果,在于报道从选题策划、议题设置、内容组织、时机选择、版面编排、媒体传播全过程,把握了新闻报道的时度效,展现出主流媒体应有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具体来看,抓住了新闻报道的六个“点”。

1 站在权威发声的高点

当下,信息过剩的另一面,是优质信息的稀缺。《五问中国经济》最鲜明的特质,在于权威发声、独家原创,准确系统传递了中央对经济形势和推进改革的立场、判断和对策。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下行压力较大。尤其是进入2015年,经济增速下降较快,各种争议、质疑、猜测此起彼伏,对经济形势应当怎么看?怎么办?众声喧哗,观点迥异,公众对权威声音处于“饥渴”状态,迫切期待来自决策层的明确信号和“靠谱”研判。

基于这一考量,这篇报道从策划开始,就定位于高端、独家、权威,力求一锤定音、引领众声,以最权威的声音回应最热门的话题。我们主动策划、积极联系国家核心经济决策部门,在深入采访、吃透精神的前提下,依靠长期积累,对经济热点问题作了系统梳理和认真研究,力求站位高、判断准、解读深,赋予报道独一无二的权威性。

2 紧扣社会关注的热点

经济转型期,经济领域话题多、热点多、关注度高、分歧也不小。这就要求报道既要紧跟中央精神,又要紧扣社会热点与受众关注,否则就可能是自说自话。

《五问中国经济》是6000多字的长篇幅,读者反响却是“够解渴”“很过瘾”,绝无冗长之感。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这组访谈精确设置议题,敏锐把握热点,抓住了受众兴趣点,“全是干货”,信息量大。

经济领域并不缺乏热点。然而,如何准确把握热点,综合平衡热点,哪些要突出报道,哪些要淡化处理;哪些要“加热”,哪些要“降温”;哪些要直面回应,哪些应旁敲侧击,却需要通盘考虑,精心筹划。通过深入研究,仔细梳理,我们设计了一套问题。

“五问”包括:增速回落是否合乎预期?经济运行为何出现走势分化?下行压力较大怎么办?如何看待经济运行风险?宏观调控应当从何处着力?每一问都扣住热点、牵动人心。从五个大热点切入,形成五条主线,并进一步细化、深化为10个更具体的提问,将庞大复杂的经济问题清晰地串连起来。

3 直面经济运行的难点

经济报道要直面问题,把难点讲清讲透,这有利于消除人们的担忧和疑虑。如果回避矛盾、无视要害,可能会适得其反。

问题就是矛盾,就是大家关心又急待解决的热点难点。主流媒体只有勇于面对、敢于正视、乐于参与,经济报道才有针对性,才有吸引力,也才能澄清模糊认识,解除思想疑虑,明确前进方向,疏导公众情绪。

《五问中国经济》主动触及“纠结”,比如,对于结构调整中的洗牌,报道直言:“调结构必然带来阵痛。这一关我们不得不闯过去。结构调整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只能主动调、主动转。早调早转就主动,晚调晚转必然被动。”此外,诸如房地产、债务风险、产能过剩等几乎所有的经济难题,在这篇报道中都没有轻描淡写、大而化之,而是将矛盾摆在桌面,以客观理性的态度解析。正视困难,实事求是,警示风险,让整篇访谈更具说服力。

4 展现思想内涵的亮点

同质化竞争时代,要在铺天盖地的经济报道中脱颖而出,必须以质取胜,这个“质”,来自思想深度。

与一般经济报道相比,这篇报道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只看眼前问题、就事论事,而是把握大势,紧扣现实又着眼长远,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文中诸多真知灼见,得到读者尤其是专业人士的肯定,也体现了其对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比如,关于经济形势,《五问中国经济》强调:“要用历史的眼光,坚持短、中、长期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把一件东西摆近了看,往往会感觉很大,把它放远些看,就会显得很小。”这些用意深远的表述,传递的不仅是分析和判断,更有怎样分析和判断的方法论,有专家称权威人士系列访谈为“导航式对话”“方法论对话”。

5 打造吸引眼球的卖点

经济报道在读者心里往往是严肃、专业的印象,似乎很难亲近,这篇访谈以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改革为主题,接地气就更不容易。报道没有因为独家和权威就高高在上,而是最大限度地“盘活”资源,让报道更有意思、更有看头。

访谈人物身份的确定,就是一个颇有讲究的卖点。这一组报道最终采用“权威人士”访谈的形式,不明确亮出受访对象的身份、姓名,反而大大引起了受众兴趣,激发出很大想象空间,对报道的迅速广泛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在一段时间的猜测后,社会上普遍认为“神秘权威人士”传递了中央的声音,这一结果也与报道的策划意图相一致。有评论说:“这是一次出色的好奇营销”“人民日报让‘权威人士’一词火了。”

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同样体现了对受众需求的重视。报道在纵论大形势时,也注重小视角。从百姓关心的角度来谈“高大上”的宏观经济,用读者看得懂的话语来阐述经济道理。“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这是一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经济增长说到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有活干,有钱挣’”……类似的通俗表达,拉近了重大经济话题和普通读者的距离。

6 踩准有效传播的节点

信息爆炸时代,用户是舆论场的核心,只有把握好传播时机,借力舆论场的兴奋点做文章,才能发挥出最大效果。这篇访谈在报道时机选择上下了一番功夫,权威人士的首次亮相可谓正当其时。

《五问中国经济》发表的2015年5月,中央政治局刚刚召开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经济领域话题热度正高,有关经济增速、经济形势的争论却又众说纷纭,加上4月份的经济数据刚公布不久,在这个“关节点”上,推出这样重量级权威访谈,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值得一提的是,“重磅级报道,超常规处理,全媒体传播”,让读者和网友深切感受到非同寻常的分量。头版消息加上二版通栏报道,编排十分给力,人民日报“两微一端”的强力推送、人民网的醒目处理等同步造势,也是权威人士系列访谈赢得巨大反响的重要成因。

《五问中国经济》为当前舆论环境复杂的状态下,主流媒体如何发出权威声音、引导社会舆论积累了一定经验。“权威人士”品牌的成功打造启示我们:做好主流媒体的经济新闻报道,一定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科学把握时、度、效,才能最终赢得受众关注、赢得百姓支持,从而占领社会舆论的制高点,为经济发展打造更加良好的舆论基础、凝聚更加广泛的社会共识。

(原标题为《许志峰:<五问中国经济>成功抓住的六个“点”》)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