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者解读金星《中国式相亲》:巨婴的特征多数中国人都有

澎湃新闻记者 沈河西
2016-12-27 18:08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这两天最火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当然是金星主持的《中国式相亲》。

首期节目中,作为主持人的金星扮演“电视红娘”。这档节目的“中国式”主要体现在“带上爸妈找对象”这一中国人传统的相亲方式。节目中“催婚”的父母走向台前,“待娶待嫁”的子女坐在后台观察。

首期节目开播之后,就引起巨大争议。有的人批评节目中家长的择偶标准奇葩,有的人批评节目里的男嘉宾们是“妈宝”,有的人甚至说这是“包办婚姻”。对此,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不同领域的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中国式相亲”。

武志红(心理学家,著有《巨婴国》)

澎湃新闻:节目播出后,有许多网友批评这些男嘉宾是巨婴,你认为他们是您《巨婴国》里所写的巨婴吗?

武志红:是啊,标准的巨婴。

首先,他们言语里都是,“她能照顾我”,这是婴儿最基本的一个反应——在找妈妈。所以我有这样一篇文章《中国人的情感模式都是在找妈》。

其次,他们眼里,对方就只是一个客体,一个工具,一个物品,他们看到的只是女人的工具性,而没有把对方当作一个人来对待。这也是婴儿的一个特征:整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是人,他是绝对的中心,而周围万事万物都不是中心,都是来为他服务的。

当婴儿能够和妈妈或其他第一抚养者建立起爱的关系后,他才能充分意识到,妈妈也是一个人,妈妈也是宇宙的一个中心,由此,他世界里的中心从一个变成了两个,而后,这个可以轻松地变成三个乃至更多。

这个节目中的几乎所有人,都还没跳出这两个特点,所以他们是大号巨婴。

澎湃新闻:从心理学的角度,您认为形成“巨婴”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武志红:巨婴,意味着一个成年人的心理固着在了婴儿期。

固着的原因,经典的解释有两个,即在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其核心的需求,或者严重没被满足,或者被过度满足,从而导致一个人停留在这个阶段。婴儿早期的核心需求是共生与全能自恋,从骨子里看,我认为巨婴之所以形成主要是因为这两个核心需求没被满足。

但从表面现象看,也可以说是被过度满足,也就是说,我们养育婴幼儿的方式表现得像是在过度满足孩子的共生与全能自恋。譬如孩子很大了还和孩子睡在一张床上甚至一个被窝里,而中国式老人传说中又对孩子似乎是言听计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但过度满足在我看来是表面现象,而没被满足是关键。共生与全能自恋没有被满足的孩子,一直都在试着寻找这两个核心需求被满足,而它们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构成共生绞杀,这是中国式关系的头号问题。即,我不能独自生存,我需要和你在一起,而你又要听我的。

澎湃新闻:你认为巨婴是中国人特有的国民性吗?

武志红:巨婴是中国国民性,巨婴也即婴儿的三个核心特点——共生、全能自恋与偏执分裂在绝大多数中国人身上都可以看到。

但巨婴不是中国独有的国民性,实际上,在我表面的观察中,世界上或许有一半多的国家是巨婴国。

我将不同的社会分为三个发展层级:

1)一元社会。六个月前的婴儿处于母婴共生期,婴儿觉得,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他不能区分你我,整体上活在混沌未分化状态中。

表现在社会上,就变成,一切都是混沌、混乱而缺乏秩序的,并且权力、思想和疆域都统一在一个一元的力量之下。

2)二元社会。六个月到三岁的婴幼儿,有了分别意识,知道我是我,妈妈是妈妈,但我还不成熟,还不能独立,还需要妈妈的依赖和照顾,但我和你之间已经有了比较大的空间。

这样的社会能容忍不同,但这时期的婴幼儿还是自私的,他们的爱还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相应的,这样的社会也容易变得自私,且缺乏平衡。

3)三元社会。三岁以后,父亲闯入到母子关系中,由此构建起三角关系,而孩子也有了三元关系的概念,没有什么独自属于他,一切都要分享,而最重要的是他自身的独立性。

这样的社会,人际关系会表现得非常复杂,特别是性关系,同时大家对复杂的性关系的接纳度也很高。另一个特点是,这样的社会,对竞争性容忍度也很高,并将竞争性视为最重要的优点之一。

这是因为,三岁到六岁间,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期,这一阶段,孩子对异性父母有了强烈的性欲,而对同性父母有了强烈的竞争欲,而心理发展水平到了这一阶段的父母,会允许孩子表达这两个动力。相应的,像感性和理性同时发展得比较均衡的社会,社会体系也均衡的社会,多是三元社会,它们最成熟。

澎湃新闻:在这个节目里,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母亲的角色和意见在儿子的择偶问题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你在书里说“中国人的情感模式都是找妈”,能具体解释一下吗?为什么不是找爸呢?

武志红:因为要发展到三岁以后,孩子才明确处于和父亲的竞争关系中,而且和父亲的关系,也不是“寻找”,而是认同、崇拜、敌意与竞争等。父亲会将孩子带入到一个宽广有力的世界,而母亲则会让孩子有一个温暖包容的港湾。

中国的影视剧以及传说,都是在找妈妈,如“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再爱我一次”、“小蝌蚪找妈妈”,古代英雄们如孔孟荀朱都是寡母带大,岳飞本来有一个理想的父亲,但却被传说过滤掉了,只剩下岳母刺字,连麦兜的故事也是只有妈妈没有爸爸。

相反,好莱坞的电影中,多是在讲和爸爸的关系,如《蝙蝠侠》《蜘蛛侠》等英雄片,还有像《当幸福来敲门》这样的暖心片。

所以,这是很深刻的区别。

孙沛东(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曾在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作过田野调查,著有《谁来娶我的女儿?上海相亲角与“白发相亲”》)

澎湃新闻:这个节目的一个模式是父母带儿子相亲,有很多网友说他们是妈宝。妈宝这种在今天中国社会里很普遍的言论是不是有一个性别政治的问题?为啥在大众话语里,说到妈宝时,一般都在指男性?

孙沛东:每个人本来就是妈妈的宝贝。如果“妈宝”说的是没有主见的巨婴,那就带有贬义。但我觉得这个词和性别政治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个节目里也有女方家长,只不过他们不在“主战场”。说到“妈宝”,社会上管那些没有主见的女孩子叫“乖乖女”,这和“妈宝”没有本质区别。

说到带父母相亲,在中国是非常现实的一个做法。我在做人民广场相亲角的时候,父母每周跑去,找到自认为合适的,再回家介绍给孩子,有可能双方子女隔周才能见面。与上海相亲角相比,就目前播出的这期来看,上场嘉宾配对似乎成功率很高。不知节目组是否提前帮他们做了定向筛选?

澎湃新闻:节目里面包括很多网上言论展现的都是母亲如何奇葩,比如节目里有个男嘉宾的母亲就说女孩子手凉不利于生育,你怎么看媒体和大众言论里对于这样的母亲形象的呈现,在多大程度上这是真实再现还是建构的产物?

孙沛东:私人场合聊天,若有人说女孩子手太凉,或男孩子长个什么脸型会如何如何,那没有什么,但媒体属于公共领域,会被放大,有人就会觉得观点奇葩。但事实上,如果Ta确实相信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其他人也没有必要觉得多奇葩。因为每个人在找对象或给孩子找对象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在我们外人看来跟我们不一样的标准。

至于母亲的形象,在中国这个男权社会里,媒体偏好放大、夸张母亲和丈母娘的某些形象。但就我做的相亲角研究来看,来相亲角的父母,也有父亲特别善于表达、母亲只是默许配合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