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航母的一举一动,日本为啥盯那么紧?

刘华/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6-12-28 21:30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长期以来,日本颇有一批人以中国为直接对手,对中国的国防动向特别是海空力量动向步步盯防。中国各类装备的进步,都会让一些日本人神经过敏。中国的军工企业、军事基地、战略设施等,一直都是日方密切关注的目标。

关注中国航母表明日本担忧中国海军能力

航母是国之重器,也是改变常规力量对比的重要砝码。作为岛国,日本尤其担心中国海军的发展,特别是担心中国海军远洋能力的提升。以辽宁舰为主的中国首个航母战斗群形成战斗力,已经让日方紧张不已,不惜力气全程跟踪辽宁舰编队行动。而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亦即中国海军第二艘航母——的建造过程,更是自然成为日方侦察的对象。

日方对中国重要设施的盯防,有几种方式。从过去案例看,既有日方人员以身试险,直接渗入敏感地区侦察拍照,也有日方人员雇佣中方人员,通过间接方式获取信息。在造船方面,通常而言,大中型水面舰的外形是公开的,其经常航行于远海大洋,外形本身“无密可保”,但如果能够事先拍摄军舰建造过程,就可以获取军舰的分段结构、钢板厚度、内部设置等重要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专业人员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推断出军舰的基本性能和重要数据,特别是一些未来服役后仅从外观上难以判断的情况。此外,虽然外形本身公开,但舰上具体装备的用途和性能却是保密的,这是各国情报机构关注的重点对象。在舰艇建造过程中,也有不少了解舰载装备用途和性能的“机会”。

国产航母所在的大连某造船厂周边形势复杂,人员往来密度大,防间保密原本就殊为不易。再加上航母本身体量庞大,难以从外部遮蔽建造过程。因此,在整个建造过程中,不时有远距拍摄的现场图片流出于互联网。此次日本媒体获取的高清照片,再次提醒我们:在斗争形势日益复杂之际,应当进一步加强保密工作。这一点,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防间保密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不仅是航母,中国的其他军事设施和敏感目标,同样面临类似问题。例如,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某海军基地紧邻一处著名休假地。在这里的海滩上散步,举头即可看到远处基地停泊的舰艇。同样,在互联网上,也不时可以看到出自这里的海军舰艇图片。而在国外专业军事出版物和网站上,也时常“转载”这些图片,并明确标注来源于中国互联网。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应用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如何让保密工作适应当前社情、民情、舆情的变化,如何让保密工作更好地融入日常,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不仅需要军队、保密部门等有关部门的工作,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与配合,还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普及保密知识,特别是对民众厘清一些“模糊地带”行为的性质,将法律的界桩“立起来”,“标清楚”。

近日,海南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泄露国家秘密案,犯罪分子到军港附近拍摄军舰照片,记录活动规律,向境外传输90多次情报,部分达到机密级。

展示国防建设可提高威慑力、加强话语权

同时,保密与提高透明度之间并不矛盾。保密并不是事事都要定密,处处设为雷区,而是要保核心机密,保必须确保之密。而且,军队的职能既有战时作战,也有平时威慑。国防建设的成就,如果能在不危害作战安全的情况下予以展示,本身就可以提高军队的威慑力,加强国家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在此方面,一些军事强国将此方面工作提升至“战略传播”的高度,将威慑作为武装力量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作为借鉴参考。

在此方面,中国近年来也已有诸多举措。例如,近年来,中国空军组织过多次公开飞行表演和公众展示活动,获得了参与民众的广泛好评。而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和军工企业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展示了包括歼-20在内的大批先进装备。这些举措既能提升民心士气,提振社会精神,又能震慑居心叵测之徒,威慑潜在对手。今后,如何将保密与展示相结合,如何既保住国防建设的核心机密,又充分发挥国防建设成就的内外社会效果,将还有很多工作可做。

(原题为《中国航母的一举一动 日本为啥盯那么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