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生举报雾霾不停课被“教育”,光明网:教而不育教育之大害

光明网评论员/光明网
2017-01-11 15:07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学生,向当地教育部门举报雾霾天学校不按规定停课。结果,该学生举报信息遭泄露,并被老师“教育”。1月10日,西安市教育局官方微信与陕西省教育厅官方微博回应,1月3日起西安市启动重污染天气级应急响应后,西北工业大学附中确有部分学生到校。当该区教育局干部吴某再次接到电话投诉西北工业大学附中还在补课时,私自将投诉电话号码转给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学籍管理员。

不难想见,一个高中生在这场舆论风波里,受到了怎样的“教育”。卢梭有句话:“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事后该学生说:“我已经不相信他们了。”小小年纪,如此感悟,想必经历了一场重大的“三观尽毁”。

本该“一切为了孩子”的学校,在重污染天气违规上课;本该“保护举报人权利”的教育局,把信息泄露给了学校。学校与教育局合谋,颠覆了种种自我标榜的价值,突破了正常的社会逻辑,与书本传授的正直、诚信等价值相悖,淋漓展现了某些成人世界的“套路”。这也让旁观者迷惑:学生如“孤胆英雄”,在与重污染天气作个人的角力,那学校和教育局,究竟是谁的“队友”?

这或许不是一所学校的个例,而是惯性思路的延伸。上个月,河南安阳连日来空气质量指数连续爆表,而林州市临淇镇一中不仅没有按照教体局的通知进行停课,还组织四百多名学生在操场上露天考试。这背后的逻辑,也并不难理解,“升学率”“教学计划”等被畸形放大,而“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则退至边缘,有知识的“教”,却无成长的“育”。在追逐教育评价指挥棒的征途里,学生渐渐沦为工具性的存在,无论是停课还是举报,都阻碍了“终极目标”的实现,要以清障的手腕加以破除。而在西安的案例中,教育主管部门还做起了配合与助攻。

多年来,功利性教育遭受批判。在西安学生举报学校的事件中,出现了令人心酸的一幕:网络上部分家长对举报者大加责难——因为举报者耽误了他们孩子读书。长久以来形成的以“成绩”为指挥棒的教育思路,裹挟了某些主管部门、学校直至家长,不自觉形成一个阵线。在对垒的另一侧,是公认“本该如此”的教育常识,和希望顺着常识成长的学生。

但如今面对不时降临的污染天气,这一话题理当被置于更加显著和迫切的位置。是否要为了成绩,把学生推向直面污染的前线?在社会已进步至今天这个位置,教育是否依然还无法彻底转换成让学生“全面成长”的面貌?

最近些年,校园成为了奇闻异事的富矿,无论是污染天气里的麻木,还是种种限制权利、贬损尊严的奇葩校规,都是一种在时代潮流里的逆行,与近代百年以来逐渐形成的教育理论对峙。这当引发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形成全社会的合力,保障教育在正常轨道里的行进。

传道、授业、解惑,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容,不只是语文、数学、英语,更是人生的道理、健康的体魄、正直的情操、完满的人格。

(原题为《教而不育,教育之大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