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序章·上海|城市更新摒弃大拆大建,让“街道芭蕾”不断上演

澎湃新闻记者 周航
2017-01-12 06:4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无论是工业遗存的利用,还是石库门的保护,上海都在不断作出新的尝试。 澎湃新闻记者 韦毅 编辑 陆林汉(05:22)
只减不增——在最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中,上海公布未来20年建设用地发展目标。

这意味着,“白纸上画图”的时代一去不返,未来更多的将是基于“旧底片”的修补、改造、重塑。

在上海,“城市更新”的定义已在改变。改变的绝不仅仅只是土地利用方式,同时摒弃的还有类似大拆大建的理念。

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上海愈加爱惜那些建筑遗存,视其为历史的馈赠,而非累赘,更注重提升品质而非体量;重视“大”也不忽略“小”,既重塑城市天际线,也花力气去激活那些小小的社区和街道。

开放生活岸线

最标志性的城市更新,莫过于黄浦江两岸的改造。

2016年夏天,不到500米的杨浦滨江示范段一开放就人气爆棚:江水倒映灯光,市民和游人在这里散步、跑步、轮滑、聊天……热闹而祥和。

原本,这里是上海著名的工业岸线,发电厂、水厂、纱厂等依次沿江分布,彼此隔离、封闭。附近居民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以前这里脏乱而破败,很少有人在江边走。

城市更新让这里变身杨浦区的“外滩”:旧水管沿江排开,被改造成高高的路灯;亲水栈桥绕开水厂,将路人来回送往;旧防汛墙上喷上纱厂的图画,成为漂亮的涂鸦墙。

这是黄浦江两岸改造工程的小小一角。连年改造中,越来越多的亲水空间向市民和游客开放,成了一个个新开辟的“城市客厅”。

两岸开发,不是大开发而是大开放,开放成群众健身休闲、观光旅游的公共空间,开放成市民的生活岸线。”在2016年8月一次实地调研时,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了两岸开发的内涵。

2016年9月和11月,韩正连续两次用“临门一脚”形容这项工程处于最关键阶段。他说,全市各方需要共同努力,“确保明年年底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开放”。

“市里面下了决心以后,工厂搬迁的速度也快了。”徐汇滨江的开发公司一名负责人说。

2016年12月22日下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徐汇滨江张家塘桥工地看到,原来的造纸厂已经搬走,轰鸣的机器不停运转,正紧张进行改造施工。

黄浦江沿岸改造规划图上,贯通后连绵的滨江平台沿着弯曲的河道,描绘出面朝大海的轮廓。那些见证历史的工业遗存也将被最大程度地保留,改造成艺术馆、公园景观,重焕荣光。

改造工业遗存

工业遗存的改造,绝不仅限于黄浦江两岸。

上海建设面积已接近“天花板”。2015年,上海建设用地规模达到3145平方公里,开发强度超过巴黎、伦敦等城市。数据显示,上海从2011年至2015年,年度新增建设用地从5143公顷逐年减至1935公顷,年均降幅超过20%。

面对新兴产业旺盛的用地需求,工业遗存的改造成了盘活上海用地、城市更新的关键之一。根据上海规土局数据,上海目前工业仓储用地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为27%,未来将减至10-15%。

工业用地的盘活,发生在上海的角角落落。静安大宁地区,正在崛起的“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就是其中一例。

这片有着红灰色外墙的厂房始建于1944年,原是上海第一机床厂,后来并入上海电气集团,六年前作为当时上海最大的旧厂房改造项目,得到重新开发。

很快,数十家电影公司陆续入驻进来。 现在这里成了北上海的文化重地,充满现代色彩的空中走廊、木栈道、旋转楼梯串联起了开放的小栋建筑。

有别于过去单一的生产功能,园区设置了人才公寓,规划出足够的商业区。更大的范围里,医院、学校、绿地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团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种称为产城融合的规划理念,减少通勤距离,显著提高了生活品质,“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理念。”

2016年3月,在试行办法基础上,上海市正式出台《关于本市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实施办法》,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存量盘活和出让管理的推进效率。

上海工业遗存的盘活“试验”正在加速,变为常态。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会有更多的老旧厂房,集纳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平台,重新成为一张张“城市名片”。

15分钟生活圈

除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上海也在着手塑造城市的精细感——这就是社区和街道的活力再造。

上海人素来讲究精致。路边攀谈、街角问候……这些被称为“街道芭蕾”、“城市戏剧”的场景,是上海一直引以为傲的市民生活。

不过,正如《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编制者指出,过去一个时期,受城市发展阶段限制,道路设计重视机动车效率,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关注不足,“在一些地方,人性化的街道空间和富有活力的街道生活离人们越来越远。”

居民的感受更为直接。一项针对普陀区万里街道居民的调查显示,超70%的居民认为现有社区服务网点无法满足日常需求,如社区商业、菜场、医疗服务、公园绿地、健身活动等。

现在,改变已经发生。

2016年公示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了“15分钟生活圈”的构想,计划让各项便捷设施全方位覆盖所有社区,也鼓励更多社区道路分配给行人和自行车。

万里社区随后开始先期试点,产生变化——售楼处变成了综合为老中心,杂乱无章的空地变成了休闲绿地,一条长约5.3公里、以蓝绿橙红四色铺装的漫步道即将施工。

除了自上而下的规划,居民们也被动员起来。

2016年下半年,合美社区事务发展中心社工杨磊忙了起来,他频繁地往万里社区跑,到各个小区组织居民开座谈会,收集大量意见,再反馈给购买了这项服务的政府。

“全球城市本质上还是上海市民的城市。”社区专家孙大伟说,“当我们希望上海是我们理想的上海时,我们就应该为它去做出我们能做的工作。”

保护历史风貌

相对于生生不息的改造,城市更新这枚硬币的另一面是,对历史建筑和风貌更为严格的保护。

在上海徐汇区东北角,延庆路曾是法租界时期的中心,现在则是上海最大的历史风貌保护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区”的一部分。

这是一条近百年历史的弧形小路,496米长度上分布着众多优秀历史建筑。

“这里曾是法租界,房子是解放之前造的,当时就有煤卫设备了,哪里去找啊?”王师傅在延庆路开了20年杂货铺,聊起从前,他下意识地昂起了头,“老外很多就愿意(租)借这个房子,品味是很高的。”

2016年5月10日,湖南路街道关停拆除了这条街上最后16家私自搭建、无证照经营的店铺。延庆路成为保护区内第一条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道路。

王师傅对这种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以前的时候,这些摊设在地上,人走路要在马路中间走,交通多乱啊。”

当年5月19日, 在延庆路整治完成后没多久,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来到徐汇区调研历史风貌保护工作。他在座谈会上说,严格全面地做好历史建筑、历史风貌保护工作,从对历史、对城市负责的角度,采取任何严格措施都不为过。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建筑正纳入保护之下。

按照中科院院士、建筑学专家郑时龄的分类,上海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已经过了起步阶段和实验性保护阶段,从2002年开始,进入到深化保护阶段。这个阶段,保护范围由单个建筑或建筑群扩展至历史文化风貌区,由近代建筑扩大到建成30年以上的历史建筑。

属于“历史文化风貌”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就在2016年2月,上海扩容了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名单。这是该名单自2005年发布以来的首次扩大。119处街坊、23条道路(街巷)榜上有名,其中以里弄住宅风貌街坊居多。

“应该强调历史的画卷、传承和轨迹。”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要保留下各个时期的遗存,反映上海走过的路,“这才是城市独特文化和魅力的体现。”

无论是工业遗存的利用,还是石库门的保护,上海都在不断作出新的尝试,既彰显历史文化内涵,又满足现代生活需求。探索中,也渐渐形成了上海特色的城市更新理念和方法。

在一次演讲中,郑时龄借用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的话概括城市更新的方向:“城市更新就是努力去营造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和谐,这种和谐是现代与历史的共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