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民建上海市委:部分保障房配套设施不完善,需规范租赁行为

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2017-01-14 10:1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十二五”期间,上海共建造保障性住房80余万套。然而,在民建上海市委看来,部分保障房却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出租率高等问题,导致部分保障房小区出现外来人口无序导入、公共管理难度剧增、治安形势严峻等问题。

为此,民建上海市委在2017年上海“两会”期间递交提案,建议在“十三五”期间,上海住房保障工作应以提质增效为主要目标,着力于保障房功能完善和提升,规范租赁行为,不断提高应保障群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某区保障房入住人口仅为规划的28.5%

“根据某区统计,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保障房社区实际入住人口仅为规划的28.5%;而在某特大型社区,保障房出租率达55%;租客中85%为非本市户籍人口;动迁安置房社区的出租率更高达83%,市区动迁人口仅占入住总数的6.62%,而其中退休老人又占59%。”民建上海市委在这份提案中指出。

提案称,部分保障性住房保障功能的放空,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低效,政府和开发商投入资金长期无法回收,后续建设和管理资金无法到位;大量挤占建设用地导致商品房用地被严重挤压,引发区域性房价非正常上涨。

在民建上海市委看来,保障房配套环境和设施供需严重不匹配,具体包括交通配套不足,社区接驳车辆稀少,班次稀疏;针对低收入和退休群体的医疗卫生保障严重不足;教育设施功能放空(在调研对象社区中,幼儿园仅启用五分之一,中小学仅启用三分之一);信息化和邮电通讯保障滞后等。

需规范保障房租赁行为

为此,民建上海市委建议,“十三五”期间,上海住房保障工作应以提质增效为主要目标,着力于保障房功能完善和提升,不断提高应保群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首先,要精准规划,具体为提高保障对象识别的精准程度,以需定供,应保则保,不应保则不保,防止保障线的过宽、过松;提高保障对象保障需求的精准预测,合理配置保障功能性设施的规模、种类;配套设施硬件和软件同步推进,防止硬件、软件,设施、人员配置的严重失衡。

第二,要提升质量标准。保障房保障对象是困难群体,自身维护、维修能力缺乏,因此,保障房从设计到施工,不必追求面积大、配置丰富,但一定要功能齐、质量好、配置合理。水电煤管线、基本生活设施应当选择中档、有品牌影响力的产品;墙面、门窗施工技术标准应和商品房同步;后期保修质量应当得到保证。

第三,基层政府服务部门和市场化服务的人员要尽早到位,水、电、煤、网、邮、公交等服务也应尽快正常化,并尽早实现物业、治安、消防等常态化管理机制,防止出现管理空白和盲区。

此外,还需规范租赁行为。“一是强化租赁备案登记制度,提高租住群体纳入社区管理的覆盖率。二是明确出租人监管主体责任,提高民宅管理的自治化、法制化程度。三是引导市场化租赁平台经营,鼓励动迁户多余房源委托租赁企业统一代管、代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