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访谈︱姜萌:想让学生们在我的课堂上撒个欢儿

澎湃新闻记者 钟源
2017-01-16 11:02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课程作业是写一个剧本,要在课堂上或朗读、或表演,还有不同老师的点评。恐怕大家会认为这是编剧专业的同学才会有的经历,而在刚刚结束的学期中,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姜萌,就为修读“史学方法与史学实践”这门课的大一新生们布置了这样一份作业——写一个历史剧本,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对于这份别出心裁的作业,大部分同学们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刚开始对怎么写剧本“一片茫然”;经过老师的指导以及自己的思考,确认选题;然后动笔写作,翻阅史料,几易其稿;最终完成让自己感到“充实满意”的作品。

为什么让大一新生写历史剧本?历史学专业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围绕这些问题,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姜萌。

姜萌,男,1980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学术史、思想史、史学理论、公共史学等。

姜萌

澎湃新闻:您这学期开的“史学方法与史学实践”这门课主要讲哪些内容?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姜萌:这门课在前一年已经以另一种方式上过一次,感觉效果有待提高,因此今年换了一种上法,五位老师各自负责一个方向,我很荣幸能成为五位任课老师之一,负责讲授“史学应用”。这门课无论是于我而言,还是我服务的人大历史学院而言,都有些“实验”的性质。考虑到同学们都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知识储备和观念意识更接近高中生,所以不能像seminar一样,自由地讨论,所以我们制定了较为系统的课程安排。另外,考虑史学知识的应用之基础,是史学素养,是知识理念,所以除了具体的应用领域外,还需要讲一些理念。所以这门课并没有采取像往常那样一堂一堂的形式,而是划分了几个单元。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史学基本要素”,内容是史学最基本的要素及最应该注意的方面。在我看来,史学最基本的要素只有三个——时、空、人。史学的研究也好,应用也好,都是围绕这三个因素打转转儿。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公共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范围进一步缩小,谈了公共史学中外源流、基本理念等,使学生能了解到一些理念。第三单元主题是“影像史学”,包括历史剧、历史纪录片、以图证史,讲这些的原因是因为这是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这样可以让他们快速地将前面学习的理论、理念和自己的感性认识结合起来,这也是为什么要让他们写历史剧的一个原因。第四单元是“口述史”,口述史是一个有温度的方法,易学,易开展。1949年以来中国的急剧变化,使我们身边有故事的人很多,同学们如果学到了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历史。其实计划中还有两个单元,一个是“通俗史学”,一个是“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可是实在没时间了,只能作罢。

这门课的最大目的,是想向同学们展示历史学的魅力。历史学很有趣,历史学很有用,历史并不是教科书中那些教条或僵化的条条框框。我在第一堂课就给同学们强调了我对史学的一个认识——“史学的核心是活生生的人”。洞穿了人性,也就洞穿了历史。人性有多复杂,历史就有多精彩。另外,我也想通过这个课,让学生们动手实践。公共史学也好,史学应用也好,除了学习掌握理念、知识外,关键是要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理解理念、检验方法。文科的学生不能太多夸夸其谈,要有动手能力。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想到在这门课上让学生编排历史剧作为作业?这个作业有哪些具体要求?

姜萌:选择让学生编排历史剧是一个综合考虑的结果。通过编排历史剧,可以让他们快速地将前面学习的理论、理念和自己的感性认识结合起来。同学们都看过很多影视剧,现在来自己动手,既不会感到十分陌生,还会有一些新鲜感和刺激感。另外,还不需要那么多的硬件设备,投入比较小,锻炼效果比较大。

其实我一开始是想,完全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选,编剧本也好,拍历史纪录片也好,做口述史也好,写历史通俗读物也好。后来考虑到给学生打分的公平性、课堂的可操作性以及投入等问题,决定让学生都写剧本。关于剧本写作,我基本没什么要求,只要是历史剧就好,至于是电影剧本、电视剧本、舞台剧本,都行。后来又补充了一个要求,就是争取文本格式有所统一吧,其他都没管。学生的创造力让我惊讶。我感觉,自由度越高,同学们带来的惊喜就越多。

如果以后还上这个课,我可能就真的完全放手了。让学生在我的课上尽情撒个欢儿!只要符合“史学应用”这个主题就好,不仅历史剧、历史纪录片、口述史等,甚至是制作历史文创产品都行。相信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学生们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节选自吴梦琪同学的剧本《曹刿论战》(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历史RUC”)

澎湃新闻:学生们对这个作业的反响如何?有哪些编排得特别不错的历史剧让您印象深刻?

姜萌:学生们绝大多数对这个作业都非常投入,也都写得非常好。从他们口头或其他方面反映的信息来看,很多同学有不小的收获。举几个留下文字的例子,胡若瞳同学在写给我的邮件里说,虽然自己的剧本还有些瑕疵,但是“自己对这次凝聚了汗水的历史剧剧本写作整体还是比较满意的。”吴梦琪同学在交作业的信中说:“不管怎么说,这个剧本写了这么久,改了好几遍,到了交出去的时候心里有种满当当的感觉。我能以一己之力写完它实在很开心。”张一川同学也在信中说:“这部剧本我从11月开始动笔,一直改到现在,我也感到很充实很满意,写剧本确实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索朗旺青同学在试卷中说:“我们再这门课中有很好的完成了一件实践作品,就是历史剧。……希望老师多多培养优秀的历史剧编剧。”

绝大多数同学们的历史剧,都让我印象深刻,他们都有成为优秀历史剧编剧的潜质。可惜我上课从来不带手机,也建议同学们不要玩手机,加上大家上课时都很投入,结果没人想起来要拍照或者拍视频。吴梦琪同学的《曹刿论战》等10部作品获得了优秀;高远同学的作品虽然没有得到优秀,但是他在教室的即兴表演,真是把我们都感染了。这些作品真的是都挺好,真要是拍出来,也不至于被吐槽。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很多同学在面对历史情节时,都会认真考察不同的记载,并做出自己的选择,还在附记里写出自己为什么这么写。有些作品在我们教学微信公众号上展示了,还有一些同学的没刊出来的,像赖新莹同学的《西安事变》,写了比较长的附记,将关于“捉蒋”的记载都找出来进行对比,然后说明自己的选择的理由。

澎湃新闻:学生们的历史剧作业如何评分呢?期末考试题目是“你对史学基本要素/公共史学/影像史学/历史剧/口述史的认识”,还是开卷考试,出这样的期末考试题有何用意?

姜萌:既然是编剧,剧的好坏,就要由观众说了算。所以这堂课的作业,我按时间顺序分了四场,在最后四堂课上分别展示,可以念剧本的一部分,也可以表演。展示完剧本,请全体同学举手打分,成绩分A/B/C/D四档,以占班级人数最多的选择定成绩。同学们的成绩基本上是A或B。令我惊讶的是,同学们的打分,和我的判断基本是相同的,所以虽然我有最终裁断权,却只“裁断”了一次,把一个同学的A调成B,因为他比别的同学晚交了作业。同学们打分完毕,我请研究时段比较接近的老师来进行真实性方面的点评,然后我从艺术性的角度点评。我分别邀请了韩树峰、陈昊、高波、王文婧老师进行专业点评,老师们非常认真地看了同学们的剧本,逐个进行了精辟的点评,现场掌声不断。

关于大学的考试形式,我从来都觉得,开卷是比较合适的。这是个信息时代、开放时代,没什么可封闭、能封闭的。所以我的课堂都是开卷,开卷才难。开始教务老师告诉我这种必修课必须放在考试周闭卷考试,后来发现还可通融,我就赶紧通知学生,开卷考试。人大这点挺好,教务处等管理机关越来越开明。

我考的这几个题,就是对整个课程的回顾,一个主题单元一个题。考察目的有三个,第一个是对最基本的理念等领会多少?自己有多少新的认识?以及总结概括能力。后来降低了一些难度,五选四作答。考试时明确跟同学们说,最好不要完全抄PPT。其实这门课,我最不满意的就是考试。所以试卷成绩最高的才89分,没人到90分。

澎湃新闻:您觉得让学生们编排历史剧作为作业的目的达到了吗?您对这个效果满意吗?这堂课有没有什么遗憾?

姜萌:从学生的作业和他们的反馈来说,我感觉是很好地达到了效果。看试卷,同学们对历史剧这道题,普遍答得比较好。看来,理论和实践结合,真的会让人的认知水平提高。我觉得如果同学们能继续坚持探索,一边努力学习理念、知识,一方面不断练习,最后有三五个同学成为优秀的历史剧编剧,应该是很正常的。这个课堂让他们初步学习、接触了最基本的理论、方法,也让他们动手实践了,发现了兴趣,展现了潜质,收获信心,随着素养的增加,一定可以写出具有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剧本。

这门课虽说整体效果不错,同学们和我都比较满意,但是还是颇有些遗憾的。最遗憾的就是现在课堂的形式容纳不了这门课,不能让同学们在我的课堂上尽情撒欢儿。不但还有没讲完的内容,而且同学们的展示时间太短,一位同学的展示总共只有15分钟,最后两位同学只有10分钟。同学们展示得不尽兴,老师点评的时间也很仓促,只能拣最重要的说,实在不尽兴。我想,要想尽兴,这门课得这么上:首先有足够的时间让我把内容讲完,其次一位同学保证有二三十分钟的展示时间,接着请剧本所在时段的专业老师进行评讲,把政治、社会、文化、服饰、饮食、语言等等方面的知识讲透,最后其他同学参与进来讨论。课堂上有学有问,有吃有喝,有说有笑,乘兴而来,尽兴而去。可是现在的大学课堂设置,都是条条框框,哪里容得下你这么撒欢儿?其实,历史学的一些课堂,可以让学生们撒个欢儿!

节选自胡若瞳同学的剧本《姜维之死》(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历史RUC”)

澎湃新闻:您对现在的历史剧如何评价?

姜萌:中国历史题材类的影视剧,数量很大,精品很少。就拿二战片来说,《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等美产片,收获的是口碑和票房,我们拍了那么多,收获却是嘲讽。这是我们的现状,不承认都不行。为什么这样?关键原因就是历史学科班出身的人搞不了影视剧,搞影视剧的不了解历史。只有尽量打通其中的障碍,培养复合型人才,真实性和艺术性皆佳的影视剧才可能多起来。这是要功夫的,要见识的。像《大秦帝国》这样的口碑不错的历史剧,那是真下过功夫。漏洞百出的历史剧,在中国很多,网上一般都有吐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