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超外援新政背后的高层决心:绝非拍脑门产物,或有配套政策

澎湃新闻记者 宋承良
2017-01-15 21:25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1月15日下午,经历了一系列的意见征询后,更严苛的中超新政就揭开了“面纱”:2017赛季,中超外援报名、注册依然是5人,不过每场比赛累计上场外援最多三人,且不区分亚洲外援;中超报名的18人名单中,必须有两名U23以下球员,其中必须有一人为首发。

如果不出意外,新的改革政策将在下周在武汉举行的第三次会员大会上正式审议通过。

事实上这一系列的重磅政策出台前已有迹可循,甚至不排除有后续配套政策的出台,而这一切也是通过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引导过热的足球市场回归理性。

2016年5月29日,重庆,2016年中超联赛第11轮,重庆力帆1-3河北华夏幸福。图为热尔维尼奥突破力帆防线。  东方IC 资料图

新政出台前,各方连续“吹风”

“从最近一系列的声音来看,有关方面对于中超联赛改革的决心是非常明确的。”15日下午,当中超改革方案见诸报端后,一位圈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不过动作如此之迅速,还是有点出乎意料。”

仔细梳理不难发现, 去年12月6日,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部门负责人就提到监管部门密切关注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的倾向,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海外收购俱乐部的风潮和高价购买外援,背后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从政策角度来解读,足协想到了调整外援注册规定,有理可依,也是见效最快的方法。

2017年1月5日,新华社也撰文指出,在足球不断升温、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包括大规模海外并购,俱乐部烧钱现象严重,外籍球员收入过高,不重视青训,只注重短期成绩忽视长远发展等。

对此,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接受采访时回应,体育总局对这些问题高度重视,将本着尊重足球运动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原则,综合施治;并建议中国足协采取相应措施。

有迹可循的是,当时发言人在回答提问时曾明确提到年轻球员使用:还可以利用政策杠杆,借鉴一些国家的成功做法,增加本土年轻球员上场机会,比如规定每场比赛必须有1-2名21(或22、23)岁以下球员进入名单或首发上场。

对于天价外援问题,发言人表示:调节、抑制高价引援,合理限制球员过高收入。要以打造百年俱乐部为目标,加强俱乐部规范运营建设。加强对俱乐部财务审查和监管。逐步将俱乐部对一线球员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财务状况良好。

事实上,《人民日报》也从去年12月开始,连续刊发了几篇针对中超的评论:继去年12月发文“拷问多少中超球员还有上进心”以及“‘泡沫’与‘虚火’成为‘金元时代’中超的雷区”后,《人民日报》1月9日再度发表评论《光靠“烧钱”搞不好足球》,称“‘烧钱’只是中国足球振兴道路上的匆匆过客”。

中国杯国足首战0比2输给冰岛后,《人民日报》再次刊文:中国队在“中国杯”的尴尬透射出中超外援问题。很显然,外援背后所衍生出的天价转会费、巨额年薪以及对于年轻球员机会的挤压,此前就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2016年10月26日,上海,2016中超联赛第29轮,上海申花VS北京国安。申花球员登巴巴现身虹口足球场为主队申花助威。  东方IC 资料图

最新的三外援政策合理吗?

相比这几年实行的“4+1”外援制度,“每场比赛累计上场外援最多三人”的方案,改变力度可谓非常巨大。

过去,一支中超球队可同时注册5位外援,在没有伤病的情况下,通常是三名非亚洲外援和一名亚洲外援首发,另外一名外援替补,每场比赛可有五名外援出场。

改革方案中,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外援中没有了亚洲外援与非亚外援的区别。每场比赛可以允许球队报名5名外援,但只有其中的三人可以出场。这样一来,对那些中小俱乐部来说,保留5名外援配置有些浪费,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伤病注册4名外援足矣。

三外援新政,是拍脑袋的产物还是有其合理性?

先从取消亚外来说,对于参加亚冠的四支球队来说,他们应该还会继续保留亚外。但对其余12支球队来说,亚洲外援已没有存在的意义,毕竟从水准上说,欧美外援的能力还是要强过亚洲外援。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韩国、澳大利亚和乌兹别克斯坦外援来到中超踢球。最明显的就是韩国外援,韩国国家队中后场主力绝大多数都是中超出品,这些外援很难在欧洲主流舞台立足,来到中超踢球后,不但增长了面对世界级前锋的经验,顺便还熟悉了中国国脚,这种“养狼”行为,多少有点得不偿失。

事实上,CBA联赛中也有亚外政策,但包括姚明在内的很多圈内人士,都呼吁取消亚外政策,以免为他人做嫁衣。中国篮球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给竞争对手培养几个球员的影响或许还不大。但中国足球,并没有这样的资本去“养狼”。

从人数上看,三名外援合理?

目前,中超球队5名外援普遍配置是双中卫,一名中场和两名前锋。这也难免导致中卫和中锋两个关键位置上,各级别国字号球队缺少选择球员的余地,这也是国足主帅里皮公开抱怨的一点。削减外援人数后,也给了本土球员更多出现在关键位置的机会。

当初中国足协限制外籍门将,很长一段时间里,门将是本土球员水平最高、可选择范围最大的位置,希望这样的效果,也可以逐渐显现在中卫和中锋上。

2016年8月23日,上海,2016年亚冠联赛1/4决赛首回合,上海上港0-0全北现代。图为金亨镒与武磊。  东方IC 资料图

违约金、国内球员身价……焦虑大可不必

如此大幅度的改革方案出炉,立即成为整个足球圈热议的焦点。

资深媒体人姬宇阳认为:外援这个政策对很多签满5个外援的俱乐部影响非常大。那些不会得到上场机会的外援,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白养着、转租出去,还是解约,俱乐部的损失都是以亿来计算。

德国转会市场中国区管理员朱艺表示:U23球员出场政策会导致内援价格进一步提升,不仅不能抑制市场泡沫,还会对中超发展产生毁灭性打击。

这样的担忧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站在有关方面的角度,中超改革其实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拿外援天价转会费和巨额年薪为例,这在社会上甚至都形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削减外援名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这种不合理支出。至于现在所要支出的违约金,这不过是一种长痛和短痛之间的抉择。

再者,中超并不存在一家从未解约外援浪费开支的俱乐部,现在的制度也没有要求俱乐部解约外援,俱乐部完全可以慢慢消化外援现有合同,来达到缩减外援人数的结果。

U23球员政策,短期内或许会出现比较奇怪的现象,对于某些缺少该年龄段球员的俱乐部来说,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做法:比方说派上一位U23球员,第一个死球就换人,等于说白白浪费了一个换人名额。但没有俱乐部会长期这样,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俱乐部在年轻球员的培养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国内球员身价进一步上涨如何应对?一个值1000万本土球员卖出了一亿元,增值部分不过是9000万,这还是国内俱乐部之间的内部流通。而一个值3000万欧元的外援最终5000万欧元来到中超,多花的冤枉钱是2000万欧元,还是给了国外俱乐部。退一步说,就算“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应该杜绝花在外援身上的冤枉钱。

按照之前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的讲话内容:要以打造百年俱乐部为目标,加强俱乐部规范运营建设。加强对俱乐部财务审查和监管。逐步将俱乐部对一线球员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财务状况良好。

统一俱乐部的财务账户,将俱乐部作为独立主体看待。对于严重资不抵债的俱乐部,坚决清除出职业联赛。设置俱乐部购买球员及球员工资资金支出上限,抑制非理性投入,研究制定对俱乐部超高引援投入实施按比例收取足球发展基金、用于青训等措施。

很显然,未来不排除继续出台俱乐部财务公开,投资帽等具体措施。届时,所谓的内援身价虚高的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