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家文物局回顾去年谈及“京师瓷”:不希望常年争执文物话题

澎湃新闻记者 吴玉蓉 高丹
2017-01-17 20:35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2017年1月17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媒体座谈会,会议回顾2016年诸多中国文物界的重大事件,其中“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和考古成果展,展示了国家文物局的“一流的考古、一流的保护、一流的展示”,但真伪饱受质疑“京师瓷”、“最美野长城”被抹平等事件也数次将国家文物局推到风口浪尖。        

对于2016年取得的成果和质疑,国家文物局在此次媒体座谈会上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今后几年所需关注的重点问题。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 新华社 图

不希望文物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2016年9月,被民间称为“最美野长城”的辽宁省绥中县小河口长城,在修缮后被“抹平”完全看不出长城的古貌,只看到一堵蜿蜒的“白灰墙”。此次媒体座谈会上,国家文物局重点回顾了长城保护中的困难以及2017年的长城保护工作重点:        

在对长城的保护中,地方政府责任落实不到位,如多数地方未将长城保护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对日常管理、长城保护员等工作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且长城保护维修理念尚不统一,如有些地方为了突出政绩、形象或急于搞旅游开发,不按照文物规律和要求,恢复所谓的长城“历史原貌”,甚至臆造、假造长城,导致长城的真实性受损。执法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多数散歩在郊野、农村地区的长城,城乡居民生活、生产行为破坏,以及盗砖、取土、挖掘破坏等行为仍构成较大威胁。        

针对以上诸多问题,2017年长城保护计划将结合长城保护维修项目工地检查对其他省份进行抽查;将推进长城信息化管理及检测试点工作,国家文物局将研发长城监测管理移动客户模块、开展卫星、航空及无人机遥感影像监测研究;加快推进国家级长城保护研究机构建设,编制完成长城修缮保护工程施工等规范性文件。

2016年9月21日,辽宁省绥中县,一位当地村民站在小河口长城被修葺段眺望远方。 东方IC 图

对于“京师瓷”等一系列文物热点话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谈到:“我们不希望文物(话题)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我们不希望文物(话题)常年处于争执和不稳定中,但是也没办法。”

他还说,“现在国家管理的文物数量大概是5000万件,民间收藏机构预估,民间收藏的文物是国家管理的文物数量的几倍到几十倍,至少有几亿件。 所以很多民间的收藏家希望国家可以出台政策保护他们的文物持有、流通,并希望他们收藏的文物能和国有文物享有同等待遇。”

福建籍商人邱季端(中)将收藏的6000件所谓古陶瓷捐给北师大,随后被质疑多为赝品,北师大至今尚未回应。

将推动扩大博物馆免费开放       

座谈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还从六个方面来阐释2017年国家文物局的工作重点:

第一是继续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推动文物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

第二是加强文物保护制度,实施一批文物保护维修重点项目:如实施长征——红色记忆工程,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开展“考古中国”工程,推动大遗址保护;全面启动长城保护行动;促进古建筑、传统村落等科学保护;启动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选;稳步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等。 

第三是加强博物馆建设、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如推动扩大博物馆免费开放;积极研究推进让文物活起来的路径方法和措施;做好藏品保护修复与文物资源登记管理利用等。        

第四是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如配合“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办好意大利、德国、希腊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览等。       

第五是严格执法监督,扩大文物宣传,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加强文物宣传工作等。第六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作风建设。

总之,2016年文物工作成效明显,态势良好。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当前,文物工作中依然面临不少问 题和困难。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文博人才总量不足、执法队伍参差不齐,文物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工作实践中,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落实还不到位,文物保护项目储备不足,部分文物保护项目推进缓慢,一些地方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消失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让文物活起来的办法还不够多,促进民间文物收藏的政策措施还不完备,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加以解决。

另悉,国家文物局也同意今年4月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秦汉文明”大型展览,届时将有160多件中国展品展出,包括书法、绘画、雕塑、陶器、金银器、玉器、纺织品和建筑石刻等,还有秦兵马俑和汉金缕玉衣。

延伸阅读——“京师瓷”事件:

2016年7月,邱季端向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捐赠了6000件古陶瓷,校方成立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不过,不少陶瓷专家指出这批古陶瓷大多是“一眼假”的赝品,一时关于“京师瓷”和“国宝帮”的话题成为文博界热议话题。

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许勇翔其后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独家专访时对于捐出的邱季端藏瓷器照片说:“我可以开门见山地说,这不是真的,我一般不说人家东西是真的假的,但是这个东西年份很浅。”并提出:“我的一个观点就是,高校办博物馆、接受人家捐赠文物,事先必须经过鉴定,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5级博士生刘昕鹏于2016年7月30日向学校方面递交了一封公开信,信中希望学校就7月13日邱季端捐赠中国古陶瓷藏品一事进行专项调查,以正视听。报道中提出的刘昕鹏的质疑理由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捐赠藏品数量之大(约6000件)、规格之高(有相关人士估值愈万亿元)乃国内甚至国际专业拍卖行、各大博物馆难以望其项背;捐赠者对藏品的收藏放置与业界保存收藏方式相差较远;部分藏品照片显示制作工艺与各大博物馆类似藏品差别较大;学校接受捐赠前未对藏品进行专业鉴定;出席捐赠仪式的个别专家曾因为仿伪品背书而在业界受到争议;学校是否有专业能力对新建博物馆和研究院进行良好管理等。

面对质疑,捐赠者邱季端称会进行鉴定,并将“先挑出60件”请质疑者许勇翔过目。但其后北京市文物局表示,目前既没有收到关于设立博物馆的申请,也没有收到瓷器认定的申请。许勇翔表示,他在此前报道中仅就关于博物馆藏品入藏规范进行探讨,不愿意也不会与相关某个人进行任何接触

而当事者之一的北京师范大学一直未对此事进行回应。

2017年1月7日上午,微信公号“邱季端博物院”推文称,邱季端与台湾东华大学、高雄师范大学、高雄第一科技大学、淡江大学(校友总会)四所高校代表及台湾史记文化公司代表签订了向上述单位捐赠其个人收藏的古董艺术品的意向协议,旨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台湾高等学校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

邱季端向台湾高校捐赠的藏品依然以瓷器为主,定名上从“汉代“以前的青瓷,一直到“清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各个朝代都有涉及。不过这些图片在《澎湃新闻》发给业内相关文博界专家后,一如既往地受到了专业质疑。此前,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许勇翔针对邱的“京师瓷“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对话时曾表示,”这些瓷器年份很浅,高校办博物馆、接受捐赠文物,事先必须经过鉴定,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2016年部分文博事件:

2016年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首博开展,2016年10月9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考古挖掘工作全部完成。

2016年9月11日,又一所高校自建的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开放。

2016年9月,被民间称为“最美野长城”的辽宁省绥中县小河口长城,在修缮后被“抹平”完全看不出长城的古貌,因而被诟病。

截至2017年初,西城区启动的对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会馆和名人故居进行腾退的工作,已启动15项工作,共计腾退居们838户、约2514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