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驻村书记卢东林:打造永不撤离的工作队

澎湃新闻记者 段彦超 实习生 汪代玲
2017-01-18 10:46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卢东林看望村里的贫困户。本文图片均来自 澎湃新闻记者 段彦超 图

2016年,卢东林驾车跑了29000公里。主要行程,是每周在河南郑州和洛阳栾川县协心村间往返——他是河南省政府研究室驻协心村第一书记。

位于伏牛山深处的协心村,青山绿水、负氧离子浓度超含量高,却是省级贫困村。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269人,占全村人口的六分之一。

作为“精准扶贫”实施以来首批驻村书记,卢东林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坦言,压力很大,但苦中有乐。

2015年8月驻村后,卢东林将乡村旅游确定为协心村主导产业,争取财政资金800万元: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环山自行车绿色漫道、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

卢东林认为,“精准扶贫”的第一要义是突出精准,第二是抓住难得的政策机遇,为贫困村、贫困村民打造一个长远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提升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受益度,“防止扶贫驻村帮扶这边结束了,群众过了一段又返贫了,我们要打造一支永不撤离村的工作队。”

村支书常三欣说,最关键的是,“卢书记驻村后,村民们的心活络了”。

确定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

栾川县地处豫西,俗称“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是个景点众多的旅游县城。仅国家5A级景区就有两个,国家A级景区4个。

卢东林推动农家宾馆项目。路边,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已完工,还有已经剪枝的桃园。

协心村距栾川县城21公里,平均海拔969米。全村428户1735人,人均不到四分地,而且耕地肥力弱,无法种植小麦,只能种些玉米、红薯,仅够食用。

2015年8月,河南省政府研究室选派社会事业和服务业发展研究处处长卢东林任协心村第一书记。驻村后,为使扶贫“精确滴灌”,经过两次“回头看”,协心村最终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269人。卢东林坦言,随着各项扶贫任务下来,压力很大。

“对每一个贫困户进行帮扶,确保如期脱贫,这是第一要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卢东林说。

卢东林协调河南省政府研究室、栾川县信访局党员干部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制作工作台账动态管理,“家家户户有策略”。

卢东林认为,仅仅盯着贫困户不行,必须着眼全村经济整体发展、长远发展,建立长期发展打造符合村情实际、具备竞争优势和市场前景的特色主导产业。

协心村平均海拔969米,森林覆盖率9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平均达到每立方厘米2300个,具备搞生态休闲,乡村旅游的基础。2013年开始营业的私人投资的栾川大峡谷漂流的下码头,就在协心村(南沟)。每年5月到9月,是漂流旺季,大峡谷漂流接待数万游客。不过,漂流都在下午进行,游客漂完就走了。

多地考察后,结合村情,卢东林将乡村旅游确定为协心村主导产业。为避免“瞎干”,他还请河南省旅游局免费编制了协心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卢东林思考得最多的,是怎样丰富旅游产品、留住游客、延伸产业链,使更多村民、贫困户参与进去,能够受益,“将来村民都有工作和收入”。

除发展农家宾馆、桃园观光采摘外,澎湃新闻看到,协心村投资100万元的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已经完工;投资150万元的环山自行车绿色漫道接近完工;投资140万元的自驾车营地集体经济项目正准备施工……

卢东林说,投资160万元的9公里长的登山健身步道项目,按国家级标准设计,马上要招投标,“已经通过体育部门协调了省体育局,将来放一个赛事过来”。

贫困户办农家宾馆,生活看到希望

2016年初,卢东林提出发展农家宾馆——选择20户村民,对原有房屋及设施进行改造,进行扶持和财政补贴:每户3万元贴息贷款,贫困户免息;标间每张床位补贴400元,大床房每张500元;外墙粉刷、房顶“平改坡”对半补贴。

许多村民担心“瞎了(赔钱)”,卢东林就带他们到周边的乡村旅游景点重渡沟、寨沟参观培训。他还故意放风,5月就是漂流旺季,3月30日后报名的,不再享受补贴。见动了真格,村民们纷纷报名,最终报名23户。

漂流旺季到来前,多数农家宾馆完成改造开业,最多的一家,营业额达4万多元。8家贫困户报名晚,开业时漂流旺季就要结束,多的也收入万把元。

47岁的贫困户杨海良,如今是颐和缘农家宾馆老板。

贫困户杨海良说,虽然开农家宾馆自己欠了外债,但使之前没有希望的生活,有了曙光。

“以前家里的情况,穷得没法说。”杨海良说。

年轻时,杨海良出了车祸,左腿留下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无法干重活。前几年,他父亲患癌,治疗两三年,钱花光了人也没治好。

家里的两三亩地流转给村里种了桃树,每亩每年700—1000元。老母亲有病,老伴偶尔在县城饭馆刷碗每月1200元。全家主要靠他在选矿厂做维修工。然而,两个孩子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小学,家里入不敷出。

杨海良高中毕业,他想做事,但没钱。

“最开始很犹豫。卢书记没事就往我家跑,我才下了决心。”除贷款外,杨海良借款六七万元,一鼓作气完成改造,但因为报名晚,直到2016年7月9日农家宾馆才开业,一个多月营业额1万多元。“主要接待旅行团和自驾游客。确实是不瞎(赔钱),天天都有游客,有两个星期都爆满。”

杨海良说,虽然背着外债,但因为农家宾馆,以前没有希望的生活,有了曙光,2017年他要“好好干”。

今年漂流旺季到来前,环山自行车漫道、登山步道等项目都会投入使用,势必能留下更多游客,吃农家菜住农家宾馆购土特产。卢东林很有信心,他畅想,以后到协心村,春天,可以赏300亩桃花;夏天满山绿装,可以河里漂流,山脚骑自行车,路边摘桃;秋天,可以登山健身看红叶。

“现在的关键是思想问题,只要给村民思路打开,问题就好办了。”卢东林说。

已经完工的自行车环山漫道。

“村民们的心活了,敢想敢干了”

1月11日,澎湃新闻记者看到,前些天下的大雪还没有完全消融,南沟路边一溜是已经修剪过的桃树。投资400余万元的池水沟道路改造正在进行,本村外出“能人”返乡创业社会投资数百万元的豫西连片民宿项目也已建好。

围绕乡村旅游产业,卢东林还打起了组合拳——贫困户发展百合、天麻、黑药等中药材种植户30家;与中钛集团合作,建设包装袋来料加工厂,吸纳就近就业40人;与栾川大峡谷漂流项目协调,解决全村30余人的就业岗位,其中贫困户13人;为群众申请扶贫到户增收财政补贴项目53户次共计21万元。

今年50岁的魏俊锋,老父亲卧病在床10多年,“一天三顿饭六顿药”,因为要照顾父亲不能出远门,他只能在县城拉三轮干点杂活;儿子读大学、女儿读职中,每年开销要两万多元;每到过年,家里都要借钱。

2016年,魏俊锋在村里参加了卢东林协调组织的林下经济发展培训班,开始种植黑药、天麻,享受到户增收补贴4000元,“两三年后收个一两万元没问题”。

卢东林还申请了一个项目,将科技扶贫资金拢堆使用,资金使用者带动贫困户参与养鸡,每年给村民分成。“去年听了几次课,分了2000多元。”魏俊锋说。

去年发展农家宾馆时,围绕房屋怎么改造,村民们意见不一,有钱的说想改造高端一些,没钱的说能不能简单些。卢东林由此决定,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把涉及村民都拉进来、拢起来,规范发展的同时,避免单打独斗、恶意竞争,探索提升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的新路子。

协心村外出“能人”返乡创业社会投资数百万元的豫西连片民宿项目也已建好。

今年初,卢东林办好相关手续——这是洛阳市首家农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比如,你养的土鸡,加工的豆腐,种的天麻(可做凉菜)、桃等,专供附近的农家宾馆。旅游产业发展起来后,产业链越长,参与受益的村民越多”。

为发展乡村旅游,卢东林为协心村争取各类财政资金800万元。此外,他还在保障民生方面发力,为病残群众协调助听器、轮椅、拐杖等;协调企业为村民捐赠常用药品30万元;协调企业和教育部门为新入学大学生捐款8000元……

据初步估算,协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4000元提高到了2016年的6000元左右,有47户200名贫困户率先实现脱贫,超额完成2016年度目标任务。

“卢书记驻村后,村里变化很大。他为老百姓办实事,教我们致富、挣钱。”村支书常三欣说,最关键的是,“村民们的心活了,敢想敢干了。”

在村里,卢东林自己做饭吃。他说,压力虽大,但看到问题解决了,群众脸上笑了,腰包鼓了,生活好了,也是苦中有乐。在他的办公室门口,放着两小袋土鸡蛋,这些,都是不留名的村民偷偷放在门口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