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澎湃面面观|社会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医养结合路在何方?

澎湃上海两会报道组
2017-01-19 05:5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在2017年上海上,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澎湃新闻讲述了他们对养老问题的看法。视频编辑 陆林汉(02:35)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如何养老成为热议话题,随之带来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比如养老床位缺乏、护工缺口大。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表示,养老产业的发展,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医养结合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要因地制宜。

提高护工待遇和地位

对于如何推动医养结合,上海市政协委员景莹表示,要分层次来考虑,首先要从医疗的角度考虑怎么关心老年人,其次从护理的角度谋划怎么帮助到每个家庭。

景莹说,她觉得最核心的是老年护理院,虽然老年护理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都设有床位,但是这满足不了社会巨大的需求。因此,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可以根据每个社区的人口,强制建设300-500个床位的老年护理院,使重病老人能够得到照顾。

上海市政协常委骆新提出,目前养老机构大部分归民政部门管,医疗归卫计部门管,部门之间有分割,医养结合推进缓慢,所以最迫切的问题是这两部门要打通。比如,可以通过上海市人大乃至全国人大立一个法规,可以把三家(民政、医疗、社保)担心的顾虑打消,便于融合。

骆新补充道,相关的社会机构可以开发居家养护和照料服务,譬如某些餐厅去承包周边一些60岁以上老人的餐饮,为他们每天准备午饭和晚饭,开发的关键是每天有人轮流去看看他们有没有问题发生。这个机制成本被分摊到不同的餐馆,既是公益性活动,又没有增加政府的更多投入。

关于护工缺口问题,上海市政协委员沈钦华建议,可以通过护士学校开一些培训方面专业的班,使护工们接触到比较正规的养老护理培训,并且走上岗位后发证。

上海市人大代表张雅玉表示,如果提高这一群体的地位、待遇,可能会缓解护理人员缺口难题。上海市人大代表、黄浦区老龄事业发展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敏建议,在薪酬体系方面,可以让护理人员纳入职业薪酬体系。

整合闲置厂房开养老院

据李敏介绍,按照上海“十三五”的养老规划,需要20万张养老床位,“十二五”期间只有12.6万张,缺口主要在医疗型和护理型的床位。

上海市政协委员沈钦华表示,政府可以动员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比如可以引导房地产方面的资源,推动养老康复产业和养老地产。张雅玉则建议,政府要挖掘资源,出台一些扶持的政策,吸引社会上的企业家、热心人士,利用每个街道或每个区域的闲置厂房,开设养老院。

关于居家养老,张雅玉表示,居家养老有一个缺口是“人户分离”现象,上海市出台的政策,是按照户籍来算的,以户籍地为主,不是居住地,那么有的群体就享受不到。因为每个区的经济发展不一样,有的区有,有的区没有。李敏则提出,如今有很多纯老家庭,六七十岁要照顾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其实他们本身也是需要照顾的,同时从市场承受来说,一般一个家庭至少需要五六千块/人。

上海市人大代表施志琴表示,护理院腾出来的床位优先考虑在评估系统等候的老人,对护理院在院的老人,也会评估适不适合出院,然后,盘出的床位给通过评估的老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