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校“智库热”的坏处

唐世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
2017-01-23 18:1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从2013起,高校社会科学领域掀起了“智库热”。仿佛整个高校的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都是变成智库,或者至少“编成”智库。

毫无疑问,面对一个复杂且变化急剧的世界,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需要智库。因此,智库存在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把建设智库作为高校社会科学的一个主要职责是否恰当,当下的做法是否妥当。

首先,我们许多的社会科学家都没有受过良好的社会科学分析方法训练,主要靠看看报纸、大参考、弄点真假不分的情报,然后归纳、类比、拍拍脑袋就开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如此产生出来的东西,质量实在是不能让人放心。很多时候,政策咨询建议报告不过是被逼无奈、凑出来的东西,甚至是一堆“假装是知识”的垃圾。

其次,在如今的“智库热”中,大家只讲是否获得了批示和批示的数量,而不讲政策建议正确与否。可是,错误的政策建议如果得到批示,岂不是比没有获得批示更加误国误民?到目前为止,大家好像都假装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

再者,智库的工作基本不需要公开发表,主要是内部报告或者讨论。如此,一个人可以没有太多依据,只要笔杆子和嘴皮子厉害,脑子活络点,就可以混智库的江湖。“智库热”因此给了许多不想做扎实研究,只想弄个领导批示然后就能够平步青云的人士提供了很大的机会。如果搞定一个批示就可以升官发财,那谁还会去做扎实的研究?

这些因素叠加后的结果就是:高校的社会科学不仅不会因为“智库热”而提升,反而会下降。等到“智库热”过后,留下的就只是一地鸡毛。一方面,老师不仅没有精力静下心来跟踪学科前沿并做好的研究,甚至连仔细坐下来想想研究问题的时间都没有。另一方面,学生也是悲催的。他们不仅要经常被老师抓差去整理一些所谓的信息和资料,还要被抓差做各种各样的会务、会议记录和整理。真正读书、学习方法和重要文献以及思考的时间则被大大压缩。

说到底,“智库热”还是折腾中国的高校,特别是高校的社会科学。中国高校的社会科学本来就是相对落后的。几年“智库热”之后,绝大部分高校的社会科学大致又回到读历史和经典的老套路上。本来可以进行相应的学理训练(研究问题,文献、方法)的时间,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

绝大部分政策报告和情况汇报根本不会进入领导层的视野。而对绝大部分问题,各级政府需要的也只是几份真正有水平和见地的报告或者建议,而不是一堆水平不够、内容大致重复但却包装精美的垃圾。

我们的政府要有自信。政府应该相信,每一个中国学者其实都是想关怀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只要政府给与它们基本的渠道和环境。没有“智库热”,有好的想法或情况汇报,学者们自己照样也会交给政府作参考。而因为学者并没有指望从中得到太多的鉴赏,这样完全自愿的报告应该质量更加可靠一些吧。

(本文略有删改。原标题:小心高校“智库热”后的一地鸡毛。)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