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评定贫困生也不该吊打自尊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2017-01-23 22:13
舆论场 >
字号

1月22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保护受助学生尊严”。相关通知指出,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依据其家庭经济状况,不能加入其他非经济因素,坚决杜绝将“助学金”变成“奖学金”或用“助学金”代替“奖学金”的行为。

助学金发放的公平性一直是大学校园里热议的话题。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现在国家助学体系每年投入资金超过1500亿元,受助学生8000多万人次。如何将这些资金及时准确资助到那些确实困难的学生,对高校来说,既不容易又非常重要。

不容易是因为获助学金者名额有限;其次是评定难度大,对评定流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有较高要求,若不能妥善处理,容易产生“猫儿腻”。更重要的是,在以往的评定流程里,申请助学金者的公开自我陈述是关键环节,有的同学碍于面子,宁可委屈自己也不想公开贫困身份。而公开陈述个人情况的同学,把一些痛苦、不幸的隐私暴露,无异于“二次伤害”。

因此,在维护评定公正和透明的同时,高校还要保护贫困生的个人隐私和尊严。可从最近一系列事件看,高校做好扶贫工作依然存在提升空间。有学生因为省吃俭用买了一双打折的耐克鞋而被取消助学金,因为学校认为“贫困生要有贫困生的样子”;云南多所高校则让贫困生登台演讲“比穷”,争得助学金。

央视评论

关怀贫困生 除了公平还要“得体”

关于贫困生的评定,“公平起见”是好的,但方法缺失的同时,爱心也在不经意间流失了。其实,大学关怀贫困生与全社会脱贫攻坚的工作方法并无二致,就是既要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也要保证真扶贫、扶真贫。

助学金资助给最有需要的人,体现的是一种分配正义,也因为公平而实现了资金效率。但有时候,只牢记了“公平”而忘记“方法”也不行。比如,演讲“比穷”的方式,越穷的学生越内向、自卑、敏感,能否筛得出真穷要打个问号。即使筛选出了真贫,过程也是遍体鳞伤的,这不是社会愿意看到的。

人们如此密切关注大学“扶贫”的得体与否,因为大学本该是充满人文精神的地方,人们理所当然会用高标准要求高校,也会期待高校的扶贫能给社会形成示范。理想的资助工作既要避免资助虚荣心,又避免损伤自信心;既要避免分配不均引发人心起伏,也要避免困难者遭受贫困二次伤害,这就一定要求工作细致,且富有同情心。说到底,资助贫困生的初衷不就是为了让教育更加均等化,改变“贫困生看起来像贫困生”的尴尬吗?

“得体”扶贫 应是“随风潜入夜”式的帮助

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好的资助也应该秉承其精神。“随风潜入夜”式地了解学生经济状况,把工作做在前头,比起众声喧哗里的评比演讲,能更好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之根。正因此,这次教育部明确表示,“公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情况的内容,不能涉及学生个人及家庭的隐私;评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甚至很细致地提出,要避免大张旗鼓的发放款式相同、规格统一的资助物品,把困难学生与非困难学生割裂区分开。

得体的资助何尝不是一次“爱的教育”的好机会?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资助,并将温暖的逻辑继续传递,有助于引导被资助者建立感恩之心。让被资助者以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的方式,将国家、社会、校园对他们的关爱反射到周围,正是“爱的教育”的题中之义。

新闻多看点

俞敏洪:自卑背后 我仍相信自己

从班里少有的农村学生,成长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坦言,进入北京大学后的8年自卑经历,对自己帮助很大。“因为经历了自卑,我最后回到了自信状态。如果回不到自信状态,这辈子我就是一个窝囊废。”

入学时,俞敏洪有浓重的南方口音,说话有一半同学都听不懂;英语口语很差,从入学时的A班掉到最差的C班;更不会像电影里那样,追上了全校最漂亮的女生,而是从来都没有勇气追过女生。

“尽管我在北京大学的时候比较自卑,但是在这个自卑的背后,我还是相信,既然自己能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奋斗成北大的学生,我就能够从北大奋斗到更高的一个台阶。我从心底里相信自己能做到,所以我就做到了。当然,这个相信不是盲目的自信,不是狂妄,不是说别人都觉得你不是人,你自己还觉得自己挺是人的那种样子,而是一种理性的自信,在自信背后是持续不断的努力。”

刘强东:身在农村 拼搏源于自卑

在参加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刘强东讲述了他的故事。刘强东生长在江苏宿迁的一个农村,村里非常穷,用他自己的话说:“穷的没法描述。”而一次外出经历,让刘强东产生了自卑感。

“我记得很清楚,从连云港开到南京的一列火车,一个跟我年龄一看就跟我一样大的小女孩,是连云港市的人,她的爷爷奶奶,还有她爸她妈,他们坐在座位上,在吃着蛋糕啊说着话。我第一次发现我跟同龄的人有很大差距,在穿着和气质上。那时候的农村,我们就穿着大裤衩和汗衫,因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在农村夏天都是这么穿的,平时都是光着脚的,穿双拖鞋都算文明的了,我觉得出去还是要文明一点,就穿了一双拖鞋。然而自己还是觉得一下子跟别人不一样,那一刻真心感受到一种自卑,头一直低着到了南京。在没有离开农村之前,你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到了外面世界上,才发现差距太大了,不是差一点点,所以那时候,我就发誓:我一定要去中国最大的城市去上学,北京上海。所以后来就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然后开始创业。" 

(原题为《评定贫困生 不该吊打自尊》)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