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观展| 在“冻到骨子”的冬夜,汤焐子对上海人的意义是什么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2017-02-05 12:07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上海徐汇艺术馆展览现场

对于享受集中供暖的北方人而言,大抵无法理解“汤焐子”对于上海人的意义,在“冻到骨子”的上海冬夜,当你冷嗦嗦地钻近被窝,如果此刻被子中没有塞一个“汤焐子”,也许这一夜都将是无尽的“湿冷”。也许没有经历过江南湿冷、不了解吴地方言的人,并不知道“汤焐子”为何物?

上海人称“汤婆子”叫“汤焐子”,是一种装热水的取暖用具。这“焐”与温度有关,且上海话说起来比较顺,更因为她是放在被窝里取暖的“良品”。

在上海最寒冷的时节里,一个名为“汤焐子”的展览在徐汇艺术馆举行。此次展览中上海文化创意工作者马德岗通过上百个不同样式、不同时期的“汤焐子”收藏,诉说江南棉花毯之中,浓得化不开的“汤焐子”情结。

徐汇艺术馆展览现场,马德岗正最后调整展览“汤焐子”的摆放

“汤焐子”的历史

作为焐冬的老物件,“汤焐子”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也许是它放在被窝里的缘故,古代文人就戏谑地称它为“婆子”(也被称为“锡夫人”“汤媪”“脚婆”等),宋代黄庭坚有“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的诗句;明代沈周的好友吴宽在游戏之作《汤媪传》中赞美其“独喜孤寒士,有召即往,藜床纸帐,相与抵足寝,和气蔼然可掬。”;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记载了清代富贵人家,亦用“汤焐子”暖脚暖心,只是宝玉并不喜此物。

锡制/约1900年/直径20cm

在徐汇艺术馆展出的马德岗收藏中,年代最久远的是清末(约1900年)一个锡制“汤焐子”。据马德岗介绍,因为金属密度的原因,它比较轻也易于制作和打理,如今看来它相对粗糙,手工感比较强。但因为锡本身的硬度不够,渐渐地铜代替了锡成为了制作“汤焐子”的主要材质。到了民国时期,品牌的观念越来越远被重视,“老字号”的“汤焐子”店工艺讲究、工匠精神在这个时期尤其凸显。但在“文革”年代,物质紧缺,制作“汤焐子”的材质变为胶木、陶瓷的。

铜制/约1920年/直径21cm

瓷器/约1920年/高22cm

瓷器/约1950年/长28cm

胶木/约1950年/直径21cm

铜制/约1955年/直径23cm

陶瓷“汤焐子”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于“沈陶57厂”白色椭圆形样式,“沈陶”顾名思义,来自东北沈阳。徐汇艺术馆二楼空间里,一个西洋式样的木床上摆放着来自于东北的白色陶瓷“汤焐子”,颜色和形制看似重复的组合,让这看起来像是一件当代艺术作品。

瓷器/约1975年/高29cm

徐汇艺术馆二楼展览现场

而相比南方“南瓜形”居多的样式,北方椭圆形的形制多是受到了日本殖民文化的影响。这一观点在展览现场一只2016年马德岗在日本东京购得的工业感十足的铁质“汤焐子”中找到了文化关联。

铜制/约1955年/日本/长轴29cm

铁制/约2016年/日本/长轴29cm

从事文创工作的马德岗也告诉记者,自己在生活中喜欢淘旧,在淘旧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汤焐子”,逐渐收集了很多,慢慢就有了这个展览。

流逝的匠人精神

此次展览中,除了用两张铺满棉花的大床展示“汤焐子”的实物外,这些“汤焐子”如今的样子也被相机沉静记录、定格、放大,悬挂在徐汇艺术馆的四壁。观看这些照片,除了整体上的美感外,一些细节更值得细细品味。

橡胶/约1940年/高36cm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汤焐子”不复往日光辉,橡胶热水袋作为床上的取暖工具,悄无声息地进入百姓家庭。尽管近年来“怀旧风”兴起,市面上又可以寻到“汤焐子”的踪迹,但工艺却极具下滑,特别的显示技巧的“把手”、注水口以及盖子部分基本是“随便做”的状态,对比出自过去“老字号”的“汤焐子”,一些彰显做工和审美的细节几乎完全丧失,球形的身体甚至保留着机器制作的痕迹。

铜制/约1990年/直径19cm

而在旧时家庭中,“汤焐子”也会用几十年、甚至传几代人,在一些过去的“汤焐子”上会出现“包浆”和修补留下的岁月痕迹,这些痕迹像是一种记忆,诉说着旧日时光里缓慢的美好和由此带来的感动,还有“惜物”的时代里人对生活朴素却精致的要求。

白铜制/约1930年/直径23cm(旧上海老字号 乐源昌铜锡五金店生产

在物质富裕的年代,我们习惯了“用坏就丢”的生活方式,这使得一些原本在街边从事老行当的手艺人渐渐消失,一些过去习以为常的手艺(如锔碗、金缮),成了博物馆中修复文物的技艺,或是商家以“匠人精神”包装出的一种秀。

其实,细细想来,所谓“用坏就丢”并不彰显所谓的生活品质,却显示了生活的粗糙。

试想一下,“用了就丢”的是一次性用品,“用坏就丢”的多为批量生产所得,而那些经过手艺人从一坨泥巴开始揉捏、一块金属开始敲打,融合其手工痕迹和制作智慧,每件均有所不同的器物,哪舍得“用坏就丢”,她们成为了日常生活的点缀,件件值得珍重。

这些手作的器物和“汤焐子”一样,也许本身是一个家常物件,却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以及人们在物品上寄托的情感,也由此折射出生活、历史和文化的变迁。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