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行开展2455亿元MLF操作,利率全线提高10个基点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2017-01-24 16:32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1月24日扰乱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元凶”找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上调了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的中标利率10个基点。这是央行历史上首次上调MLF的利率,也是2014年以来央行首次上调某一利率水平。

1月24日,央行在其官方微博“央行微播”发布消息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结合近期MLF到期情况,人民银行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455亿元,其中6个月1385亿元、1年期107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95%、3.1%,较上期上升10BP。 ​​​​

“此次利率上调为MLF操作历史上首次。”中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则指出。从MLF操作利率的历史调整情况来看,2016年1月19日,央行将3个月和1年期利率下调至2.75%、3.25%,1月21日将6个月期下调至3%,2月19日再次将6个月和1年期分别下调至2.85%、3%。此后,利率保持不变。此次上调是MLF操作历史上的首次上调利率。

不仅如此,这也是2014年以来央行首次上调某一利率水平。

“这表明央行的货币政策从宽松周期到收紧周期从隐性逐渐走向显性。央行货币政策变化始于2016年8月末,央行开始提高货币市场的利率中枢和波动性,但是央行没有明确提高任何一个政策利率(包括存贷款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利率、SLF利率等),体现为在货币市场隐性加息。”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则指出,这是一次迟来的货币市场加息。

所谓MLF,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采取质押方式发放,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从期限上看,一般在6个月到1年。

央行上一次进行MLF操作是在1月13日。当时央行对21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3055亿元,其中6个月1230亿元、1年期1825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85%、3.0%。 ​​​​

同时,1月20日,为保障春节前现金投放的集中性需求,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人民银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在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操作期限28天,资金成本与同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致相同。这一操作可通过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实现流动性的传导。 ​​​​

对于央行此举,中金公司认为,MLF利率上调意在调控信贷增速和金融杠杆。

中金公司指出,在美联储2017年尚未启动新的加息,而近期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也相应走稳的情况下,认为这次MLF利率的提升并不是针对美国加息和人民币汇率,而可能与PPI上涨引发货币当局对通胀压力的担心以及年底年初信贷投放过快,货币当局希望释放一些收紧信号,来对信贷增速和金融杠杆进行调控有关。

中信证券则将MLF操作利率上调归结为四个原因:即经济复苏迎暖春,为政策利率上调提供条件;短期利率保持高位,政策利率顺势上升;去杠杆和控制地产泡沫有必要引导利率适当上行;美联储鹰派依旧,中美利差面临挑战。

民生证券则认为,在央行1月20日实施“临时流动性便利”后市场存在货币宽松预期,盈利压力下银行表外和金融市场业务仍维持高增长,信用派生增速恐已在央行忍受范围之外。

展望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走向,中信证券指出,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周小川的2017年新年致辞中都明确提及“要调节好货币闸门”,而把控好流动性闸门意味着供给到市场的流动性不能过多,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短期操作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邓海清则认为,央行未来大概率会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即逐渐从隐性收紧到显性收紧。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