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乘风破浪》:再见青春后如何融入一个无奈但更有坚持的未来

唐棣
2017-01-26 09:09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这是一部关于未来的电影,电影里人物的未来就是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当下这个时代在《乘风破浪》里貌似不是一个好事物。所以,导演才用一种过去式电影手法,把我们请回了三个青年加青春荷尔蒙,组成的一个有底线的江湖之上。抛弃微博、朋友圈、微信的围困之后的青年一下子就拥有了青春,小镇青春故事注定引来集体回忆。当然,父子和解、爱人相守,兄弟风雨与共,感情牌一个都不能少。正如我们自己,大部分人青年回忆里更共鸣的是忧伤的部分。

每个人的笑点不同,喜剧的部分不谈。我想说的是电影中隐含着一种对现代的认知。在某个阶段,人们因为对未来的惶然而迷失方向,就像我看完这部电影,第一个感觉是相对大部分这个档期的贺岁片,导演的确很努力地想拍一部好电影。

关于好电影,本片的制片人这么形容:“好的电影就是杂乱无序人生的一个整理和归纳,给看起来没有章法的时光赋予独特的意义。”这概括了这部电影的核心:时光。至于表现形式“杂乱无序,没有章法”,我觉得他说的不对,这部电影掐头去尾,纯线性叙事,导演的整理和归纳很完整。

《乘风破浪》的作者态度是好的。如果说,取悦谁的话,我觉得至少在创作过程中更多的还是导演自己,奥逊·威尔斯说过:“我相信只要一部作品能表达创造出它的那个人,它就是好的。”我觉得在感情有限的前提下,导演拍出了自己感兴趣的生活,善用了自己感受(赛车、兄弟、小镇、打架,女人),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很多人看电影是看明星,看他们演一个事,但李安说过一句话,其实他们是来看自己的。可能是个人生活环境的关系,我看这部电影时不断被自己脑补出的年轻岁月感动。

我对这个片子的好感来自它印证了我的曾经,有我当年兄弟的影子,他们看似很傻很热血,但彼时彼刻,这群人的存在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现实世界里的父子两代人的观念冲突,只是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责任被限定在尴尬的境地。儿子向父亲证明自己的选择。父亲无言面对儿子的责问。父子同行,车祸将这个故事引入正题。我觉得,这个进入方式可以找到很多参考片,人物前史交代完毕之后,我们走入“普天之下,再无新事”的窘境。伟大的电影都是陈词滥调。我们谈论故事时在谈论的肯定不是故事本身。“陈词滥调”不是坏话,电影到如今,其实关键在于如何讲述一个谁都知道的故事了。

个人觉得,观众认识那个时代的任务全被消极的主人公限制了。主人公阿浪回到当年小镇时的心理变化是我最想看到的,他的参与感就是插科打诨,没有一个可以被合理解释的动机。生活里的偶然性?那代人的随波逐流?小家庭映射大社会?对于一个剧本来说,这个问题不是“元素”问题。如果把它理解成个人情怀,电影风格都没问题。但对于好电影的讲述方式来说,他打乱了标准。这就像之前韩寒对诗人的看法,我相信他会承认每个领域都有一个隐藏标准。

片名成语的意思是指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对于一部“倒退”的电影来说,它的意义不仅是吉祥话,给大家看看“青春又见青春”而已。我相信,再见青春才是态度鲜明的,决绝的。如何融入一个有无奈更有坚持的未来,是我在《乘风破浪》里希望看到的。

我们以为我们理解小镇,理解父辈,理解了那个时代。

一个现代人逐渐适应昔日时代的过程,也是告诉观众那个时代什么样子的过程。片子里不少对白一带而过。谁能弄懂这个世界呢?现实恰恰是导演提出疑问的所在,过去种种才是对现代社会点滴遗憾的弥合。

现实里主人公阿浪充满着对父亲的敌视,在过去场景中,父亲不是他想的那样没有责任感且无能,他关心着兄弟的未来,儿子的未来,妻子的未来,却不知未来在哪里。其中有一句对白是“世界到底会不会变?”这不仅代表导演,更是现代社会的集体焦虑。

而电影的主人公代表未来,未来就在他们兄弟之间。来自未来的人的回答是“会变的”。变了是不是好?我在电影里看到的所有人事都是善良的。你看,片子里的小混混都是可爱的,笨拙的,他们的底线衬托着这个年头的底线。导演足够洞察人心,返回美好时刻是唯一方案,管他是逃避,还是别的。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