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书评︱沈卫荣:送别冯其庸先生

沈卫荣
2017-01-27 10:06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书评 >
字号

上周五我刚从北京回到无锡不久,就收到一位朋友发给我的一条微信,说:“冯先生身体不好了。”我一边回信说:“老先生挨过这个年估计没问题吧?”一边想着,过完年回到北京马上就去探望先生。不曾想到,两天以后的周日下午,我就收到了冯先生女儿幽若发来的微信,说先生已于“今天中午12:18在潞河医院平静安详仙逝”。此时我正走在无锡甘露乡野的田埂上,一下被这不幸的消息怔住,呆立在江南冬日阴湿的寒风之中,难抑的悲伤和不舍涌上心头。

一阵恍惚,我仿佛看到冯先生就站在我的面前,像平常一样带着慈祥的微笑看着我。一激灵,我惊讶冯先生怎么那么快就进入中阴境界了呢?难道他想在西行之前,以意识身,再一次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遨游世界?近两年中,我不止一次地听他念叨着要重回故乡,惜终未成行,这是先生的心头遗憾。现在,先生终于摆脱了多年腿脚不便之累,可以随心所欲地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了。而他想去的第一个地方一定就是故乡无锡,可是,先生的家乡前洲离着甘露还有三四十里地呢。甘露是师母夏老师的故乡,莫非先生西行前,也想顺路到岳母家看看?冯先生,前洲人为有您这样一位好儿子而自豪,甘露人为有您这样一位好女婿而骄傲,凡无锡人都以您为荣,您老人家走好!

当我写下以上这段文字时,我想冯先生此时又一定已经离开他深爱的故乡,开始独自前往他梦牵魂系的西域遨游。一位不世出的江南才子,却如此钟情于西域的山水文化,这早已成为中国学术界、文化界的传奇。冯先生曾十下西域,最后一次出行时虽已年逾八旬,却依然像年轻人一样风餐露宿于罗布泊中。他一生留下了大量有关西域的诗文、摄影、绘画和学术作品,还领天下风气之先,倡导大国学理念,将西域研究纳入国学范畴,推动了中国西域历史语言研究的发展和进步。除了故乡,冯先生最想去的一定就是广袤和壮美的西域,他大概还想再一次踏着玄奘大师的足迹,走一遍连接东西文明的丝绸之路。冯先生,像您这样的上根利器,本可超越中阴,直接成就的,在您回到故乡、走过西域之后,现在可以放心地一直往西走了,那条路直达阿弥陀佛的净土——西天极乐世界!

2007年沈卫荣前去瓜饭楼拜访冯先生,摄于楼下客厅

余生也晚,有幸得识冯先生则更晚,至今也不过十一二年的事。然而,冯先生却是我一生的贵人!要不是冯先生于2005年底招我回国,给我创造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学术平台,真不敢想象今天的我又会在世界哪个角落漂泊?海归十余年间,如果说我在学术上、教学上略有所成的话,全赖先生对我不遗余力地提携和关心。昨晚从一位无锡朋友的微信上看到,仅在十几天前她去探望冯先生时,先生还对她提起了我,说“他是个了不得的人,学问很好,当年特意邀请他回来担任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培养了很多人才”。我知道,这样的话,先生对很多人都说过,每次听到朋友们向我转述先生这样的话时,我都忍不住会脸上一阵阵发红,惭愧不已。每次我都把先生这些诚挚的话当作对我的勉励和期待,让我在治学、处世时都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和懈怠,总想着要努力把先生嘱咐的每一件事情做好,绝不能辜负了先生对我的一片殷切期待。

这十余年间,我已记不清到底有多少次曾前往位于京郊通州芳草园的瓜饭楼中去拜访冯先生了。每当我有新的学术成果问世,我都会想在第一时间去向先生汇报,每当有了新的学术想法和计划,我也都会想在第一时间听到先生的指示和支持,而每次与先生见面都如沐春风,每每得我所愿,尽兴而归。很多年间,不管我们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或者汉藏佛学研究中心有什么重要的学术活动,先生都会不辞辛劳地从通州赶进城内参与,并即兴发表讲话。他那一口标志性的无锡普通话听起来总是那么的自然、亲切,那么的条理清晰,给了我们很多的愉悦、鼓舞和启发。

实际上,我初识冯先生时,他就已年逾八旬,但此后近十年间,时间对先生好像是静止的,除了腿脚越来越不灵便以外,他的思想一如既往的清晰、活跃,容颜和神情也都没有很大的变化,我一直相信冯先生会比季先生更加长寿的。直到2015年秋,当我结束在德国一年的学术访问回国后去瓜饭楼探望先生时,才发现先生真的是老了,不但已经不良于行,而且还近乎失聪。以前先生习惯于在楼下坐着和我们说话,不温不火、娓娓道来,此时却只能在楼上躺着见我们了,说话时又生怕我们听不见而大声喊叫着,让我们每次都不忍待太久,生怕连累他太疲倦了,而先生却总是觉得言犹未尽,每次都恋恋不舍。

2015年秋沈卫荣从德国回京,前去瓜饭楼拜访,此时冯先生已只能在楼上躺着和他对话了

而在2015年之前的这十年间,先生完全不像是一位年已耆耄的老人,他一直孜孜不倦地在忙着撰写学术论文、创作诗文和书画作品,并整理、出版自己的学术著作,他的学术热情和工作效率之高,都是我辈年轻人所望尘莫及的。2012年,当三十四卷之巨的先生文集《瓜饭楼丛稿》由青岛出版社出版以后,我们都以为他从此要放慢脚步、颐养天年了。没想到随后的几年内,九十高龄的先生还是一本接一本地整理、出版各种类别的著作,所以我每次去见他都满载而归,至少会得到他刚刚问世的一种新著。

由冯先生创办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以来十余年间,经历了不少风雨,但先生始终是国学院的一面旗帜,甚至可以说是中流砥柱。他为国学院的成长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一个人就撑起了国学院的半边天。若没有他的大国学理念和作为学术、文化大家的表率作用,若没有他的人格魅力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很难想象国学院能够得到社会如此之高的认同,以至发展壮大到今天这样的一个规模。冯先生倡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术理念,始终是国学院师生秉持的办学方针。如果我们今天要来回顾国学院这前十年的历史,那么冯先生绝对是这段历史上最大的一个亮点。

虽然,先生的外表就像是一位慈爱的邻家老爷爷,可他的道德文章却赋予了他掩饰不住的风采和魅力,见者无不如春风扑面。国学院所有的老师,不分专业,都敬仰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院长,所有的学生,不分男女,都热爱这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不久前,我在微信上看到网友张贴的一副李鸿章题写的对联,叫做“道德光华温润玉,文章和气吉祥花”,非常喜欢,愿引为人生追求的最理想境界。今天,我想,若用这副对联来形容冯先生一生的道德文章,该是多么的贴切啊!他可真的是道德如玉,文章似花啊!只可惜如今我再不能让冯先生亲自来题写这副对联,给我留下一个可以天天直面观修的千古念想了。

《冯其庸文集》书影

与先生交往的这十余年间,我们每次见面谈的似乎都是学问上的事情,可事实上我对先生学问惟有高山仰止的崇拜感,感受更多的是那份浓厚的乡土和乡亲之情。蒙先生厚爱,我曾敬陪《冯其庸文集》编委之末席,翻阅过先生一生精彩作品中的很大一部分,先生学问之博大精深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而先生作品中凸显出的那股诗酒豪气和那份诗情画意,更是我望尘莫及的。冯先生六艺皆精,而我却一门不通,故绝不敢说我与先生在学问上有师生之谊,我与先生在学术上的差距也绝不是可以用隔行如隔山这句话来搪塞的,其中透出的更是一种学术传统的断裂。冯先生传承的是以无锡国专为标志的产自江南的优秀文化和学术传统,他在红学研究上的学术成就和他在诗词、书画等方面的杰出才艺使他成为名闻天下的一代文化艺术大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家乡文化传统自小对他的熏陶。作为先生的一位后辈小老乡,我由崇拜冯先生的学术和才艺,进而也对养育了我们的江南故土有了前所未有的亲切感和敬重感,更为今天的江南已经丢失了这种优秀的人文传统而难过。

从2005年秋第一次踏进瓜饭楼开始,我就是先生的铁杆粉丝。虽然我对书画艺术没有专业品鉴能力,但人若问我当今天下书法谁是第一人,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冯先生,因为先生的书法作品中散发出了浓郁的江南文人气息,圆融了温婉、灵动、俊美和洒脱等多种江南才人独有的气质。人若问我当今天下画家又是谁堪称天下第一,我一定也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冯先生,因为冯先生画中凝结的西域山水的磅礴和壮美之气,是我在别人的画作中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先生笔下的一串葡萄、一束山花都透出别样的西域风情,看着让人生起无尽的欢喜。曾经在先生出版的一本书画集中见到过他题写的“长江有天堑,江南出才子”一联,字迹异常遒劲有力,让我眼睛一亮,并深为之感动。这大概是向来十分朴素、低调的冯先生难得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显露出江南才子的那份自信和豪迈之情,而他的这份情怀也令我神清气爽,感觉与有荣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记得有一年春天,我回无锡参观了阳山桃园,看到满山遍野盛开着的桃花,美得让人心醉。回北京后我向先生提起,先生说他早就有这个心愿,想画一幅阳山的桃花回馈无锡的乡亲。从此,我就一直憧憬着冯先生笔下的阳山桃花,这将是一幅多么绚丽多姿的江南美景啊!只可惜,冯先生的这个愿望终究也未能实现,这幅绝妙的江南胜景图也只会永存于我无尽的憧憬之中了!

冯其庸所绘墨葡萄

我有缘与冯先生交往的这十余年是先生的晚年,虽然就在这些年中先生经历了佛家所说人生四苦中的三苦,但我觉得先生的晚年是幸福、圆满的,甚至可以说是辉煌的。先生倡导的大国学理念和创建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及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是他晚年对中国学术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先生晚年亲自编定、出版的各种学术文集和艺术作品集,完整地呈现了他一生的学术和艺术成就,以言以德均足以垂范后世、光耀千秋。先生一生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故门下弟子众多,且都是当今学界、艺术界的俊秀之士,他们常常随侍先生左右,既问道问学,也嘘寒问暖。待先生垂垂老去之时,师母夏老师和二位孝顺的女儿又时刻陪伴着他、呵护着他,不舍昼夜,让先生始终难舍这人间的至爱亲情。或云人生不过如此,可像冯先生这样在人间世潇洒地走上一回,那真是天大的福报!

冯其庸学术馆外景

去年8月下旬,在无锡市惠山区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在无锡前洲“冯其庸学术馆”组织召开了一场规模盛大的“国学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开幕前,我礼请季羡林先生的学术传人、北京大学教授段晴老师到前排就坐,可当时怎么找也找不到她,好不容易在会场最后一排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她,却见她泪流满面。我忙问:“段老师,你怎么啦?”段老师哽咽着说:“你们无锡人真好!为冯先生建了那么好的一个学术馆!你看看我们季先生,啥也没有!”

段老师说的不错,无锡人好,冯先生是我们无锡人的骄傲,无锡人敬爱冯先生。但我想说“冯其庸学术馆”的建立更是因为冯先生好,是因为冯先生的无私。冯先生一生勤奋,创造了难以计数的学术和艺术作品,他收藏的图书和各类文化艺术品、古代文物藏品也异常丰富,可以说冯先生自己和他的瓜饭楼连在一起就是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而冯先生又是一个那么无私的人,他从来不把他积毕生之力创作和收藏的这些文化宝藏视作一己之私产,而是慷慨地把它们奉献给社会。早在他于2008年退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之时,他就已经把他的全部藏书无偿地捐赠给了国学院的图书馆。随后,冯先生又把自己创作和收藏的大量摄影、书画等艺术品和文物藏品,无偿捐献给了他的家乡无锡市前洲镇。家乡人民为了珍藏好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永久地展示冯先生的学术和艺术成就,发扬光大冯先生传承的学术传统,专门在前洲古镇上建造了一座“冯其庸学术馆”,于2012年冬正式开馆。这大概是继香港的饶宗颐学术馆之后,国内绝无仅有的一座为健在的著名学者建造的学术馆。目前,冯其庸学术馆不但已经成为前洲古镇最醒目的文化景点,而且也是整个无锡最有高度的文化坐标。

冯先生今日乘愿西行了,可冯先生的精神常在,风范永驻。愿先生的道德文章垂之久远、光照后人!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