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春节回家不是为了辩论结不结婚,围炉夜话才是团圆应有的样子

吴太白
2017-01-29 13:39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又是一年春节时,网络上又一次流传起五花八门的自救攻略。当我同样被布置写这个题目时,内心其实是唏嘘和为难的。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春节的首要命题不再是团圆,而变成了自救?婚姻、个人价值、人生选择,这些题目大家已经写了一百遍,为什么还需要反复重申和辩解?直到前两日爆发华盛顿女性大游行,我才突然意识到,有些我们自以为是常识的东西,其实远远没有达成共识。事实上,再正确的常识,如果不在公共话语空间内勇敢而认真地表达,那就会被弱化甚至被驱逐。再天然的权利,如果不去积极争取和捍卫,那就会被挤压甚至被剥夺。因此,值此新春佳节,我愿意第一百零一遍写下我对个体、女性、和婚姻的看法,并不介意持续写下去。

爸妈为什么要逼婚

父母亲戚是在一线冲锋陷阵的催婚斗士,每每让你哑口无言铩羽而归。但是什么原因在驱使他们日复一日地催婚呢?

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甚至我们,都对这三十年发生的社会变迁丧失了完整的把握。现在催婚的父母们大多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并在八十年代结婚生子。他们自己的父母,心中装着红太阳,口号是为集体奉献终身。妇女的光荣是为国生子,越多越好。于是他们自己有好几个兄弟姐妹,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转眼到了七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工作由国家分配。他们开始陆续步入婚姻,妈妈们平均结婚的年龄是23.9岁,爸爸们则是25.5岁 。他们就业多半是在集体单位,工作相对规律而轻松,中午可以回家午睡,下午早早买菜做饭。在压力较小的状态下,他们开始生育儿女,反正那时养育小孩还不需要特别精致,补习班也还不太流行。

明明只是两代人,我们的人生经历却恍若隔世。从高考刚恢复,连本科生都很少,到教育被严格制度化,平均受教育年限大大增长;从工作包分配,没有就业压力,到一切市场化,就业和职场竞争成为最大的挑战;从兄弟姐妹互相照顾,野蛮生长,到全家围着一人转,尿片奶粉全球代购。不同的年代背景,带来了不同的代际行为。对于上一代人来说,25岁前结婚生子再自然不过;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25岁,不少人还是学生,很多人刚找到第一份工作,大部分人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而结婚和生育的成本大为提高,几乎没有人在25岁前可以靠自己买房生子。结婚年龄的推迟,更是再自然不过。

爸妈也许沉湎在黄金年代的回忆里,抱怨说“大家都结婚了”。但我研究人口学的好友钱岳刚发表了论文,她用201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说明,拥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人在25岁之前几乎100%未婚;而25岁至29岁拥有本科学历的人里,有接近60%的男性和超出40%的女性仍然未婚;如果拥有研究生学历,那30岁之前,接近75%的男性和超出60%的女性都尚未结婚。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发展,婚育年龄还会继续推迟。

年代变了,我们的人生经历也变了。年龄只是一个单纯的刻度,几十年前很多女性十五六岁就会嫁人生子呢,现在这样干是犯法。所以,如果非要套用父辈的经验,无异于刻舟求剑。两代人成长背景不同,需要更多的彼此谅解。

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婚育年龄的推迟,只是这场浩大的社会变迁里一个微小的侧面。更深层的,则是人们对于婚姻和女性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简要言之,婚姻的本质(曾经)是分工交换。过去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很难进入劳动力市场,离开男性的荫蔽就难以立足。因此婚姻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劳动力短缺,女性也进入市场创造财富,但这却无意中动摇了现代婚姻的基石:当女性赚钱养家的能力逐渐与男性对等时(有时甚至超过),她们进入婚姻的动力和对不完美婚姻的容忍度便随之降低。婚姻逐渐成为基于个体效用的选择。

换句话说,婚姻从雪中送炭变成了锦上添花。既然是添花,那人们自然会提高要求。如果一个人可以生活得很好,那为什么要委曲求全,忍受一个三观不合,降低生活品质,增加生活重担的另一半? 这个问题在女性中尤为突出。在一个女性价值得到认可的年代,女性已经在分担赚钱责任了,男性的角色却停留在上个世纪,不愿意分担家务和子女的义务。直到今天,我们还看到大量的找妈式求偶,丧偶式婚姻和单亲式育儿。男性,作为丈夫,作为父亲,很多时候却是嗷嗷待哺的巨婴。对于独生子女的一代来说,这种情况是难以忍受的:谁还不是个宝宝了?为什么需要我委曲求全来照顾对方?

更糟糕的是,面对迟迟不能转型的性别观念,又出现了向女性施压的“剩女”污名,希望女性“降低要求”。然而,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25-29岁的未婚男女比例为166:100, 而30-39岁的未婚男女比例为279:100 。“剩男”比剩女多了将近两倍!可是,有人在批判剩男吗?有人在呼吁男性对家庭更多付出吗? 面对光棍带来的社会隐患,只见对女性恐吓、施压,而不见鼓励男性提升素质和竞争力。在女性奋斗多年终于不必依赖男人生活时,社会却呼吁女性降低要求,甚至有极端论调希望打压女性的受教育权利,而不是呼吁男性转变观念,在家庭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难过的是,爸爸妈妈们在社会舆论的造势下,也开始心乱如麻,真以为自己的女儿被剩下了。且不论孩子是不是被剩下,爸妈扪心自问,逼子女结婚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自己的颜面,还是为了子女的幸福?如果是为了子女的幸福,又怎么会唆使子女降低要求,随便找个人凑合?自己捧在手心上的宝贝,一路走来,从食物到玩具到学校都为他们精挑细选,为什么会在如此重大的人生事件上,让孩子勉强凑合?

何况就算凑合也没用啊。2010年人口普查,这一代人的初婚持续期平均已降至3.8年。匆匆忙忙迫于压力结婚,再匆匆忙忙一拍两散,这真的是爸妈希望的吗?从父辈的经历中,难道我们还不能明白婚姻和幸福完全无关吗?一拍两散其实已经是最好的结局,最糟则是那些耸动的悲剧:不幸的婚姻中充满了抑郁、暴力、出轨、乃至闹出人命。为了可笑的“别人的眼光”而结婚,但所有的后果只能由自己承担,还能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么?

套用茨威格的名言,一切人生的选择,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如果迫于压力做出盲目的选择,也将付出与之相应的代价。

我们回家不是为了辩论,而是为了团圆

今天谈论逼婚的背景是春节团圆,团圆的目的不是为了争吵。如果上述讨论在父母面前不奏效,甚至让家人更生气,那我们不妨打住。父母和子女相别一年,除了婚不婚生不生之外,真的没有别的可聊了吗?我们总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但是,我们是不是用一句“他们懂什么”就剥夺了父母了解自己的机会?换个角度看,我们了解父母么?会不会因为实在找不到共同话题,爸妈才不得不在结婚生子这个话题上越陷越深?

说到要找话题聊,也许有朋友会不愿意听那些家长里短或坚信难以和父母沟通。但请牢记,聊天只是亲情沟通的方式,不是真的要辩论什么观点,或者解决什么问题。如果不愿意爸妈霸占逼婚逼生的讨论,我们完全可以抢占话题。爸爸退休之后可培养了什么新爱好?妈妈的广场舞老姐们儿相处融不融洽?如果爸妈还关心更广泛的议题,那他们如何预测未来经济,家庭怎样做投资?美国大选闹得沸沸扬扬,他们有没有什么看法?如果爸妈是知识分子,有自己热爱的专业领域,那这些领域有没有什么新发展?最近在看哪些有趣的书?最后,即便有人会觉得“人生和理想”这种命题又酸又矫情,但这种正式而有深度的交流事实上是最有效,也最治愈的亲情互动。我们可以围炉夜话,温着酒谈谈自己过去一年的成长和感悟。去年一年有哪些遗憾?未来一年有哪些心愿?有没有什么难过的挫折?有没有什么想分享的收获?

一家子相伴畅谈,这是我心目中,温情脉脉的春节团圆,应该有的样子。

事实上,也许本文的读者大多是被逼婚的孩子,而不是逼婚的爸爸妈妈;也许本文说的一切都没有什么用,不能帮你解决被逼婚的难题;但是,万一连转换话题都不奏效,我们也还可以做最后一件事:因为很快,你们,我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很快也会为人父母。再过一些年,你们的孩子或许会带来更多你难以接受的“叛逆”和“冲击”。等到某一天,你的孩子回家过年(如果那时候我们还遵循春节团圆的传统),你准备了一箩筐的唠叨,但你的人生经验已经无法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那我希望你能回想起此时此刻,2017年的春节,你带着一年的疲惫,风尘仆仆回到家中,却面对父母亲戚轮番的问话和埋怨;你知道他们很爱你,你同样很爱他们,但难免还是会一心酸涩,满腹委屈。我希望你还能真切地记得此时此刻的心情:亲情、爱、别扭、尴尬、委屈。记住那些美好的,等未来面对子女时,尽量放大它。记住那些不愉快的,等几十年后自己主导时,尽量消除它。

假若父辈已经无法改变,我们这一代更需要自我警醒。让我们永远对自己的人生经验加以时间限制,永远遏止自己过分干涉成年子女的冲动,永远珍惜每一次团圆。毕竟,这难得的,一年一次的团聚,是为了重温亲情并令人治愈;而人类一代又一代延续,并不是为了复制父辈的人生,而是为了更多的爱和尊严。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