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西游伏妖篇》:迈了半步,但还不够胆大

孔鲤
2017-01-31 17:30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周星驰成功了。他又破记录了。

去年春节的《美人鱼》以2.8亿的成绩登顶国产片首日票房榜,随之而来的就是长达一年的市场萎靡。直到周星驰今年再度出马,他带来了徐克,带来了《西游记》,带来了吴亦凡,带来了林更新,于是给市场带来了首日票房3.5亿,打破了《速度与激情7》维持多年的记录,带来了新的成绩。

随着成绩而来的,是一部叫做《西游伏妖篇》的电影。这部电影带来的,是毁誉参半的两极评价。

从名字上看,这部电影和《西游降魔篇》一脉相承;从导演来看,它身上的徐克印记好像要深一点。那么在讨论这部电影究竟如何之前,有必要先知道影片中,究竟谁的印记更深一点?

一、周星驰乎?徐克乎?

不像春节档的其他电影组织了提前观看,片方在上映前参加过多次访谈,但始终没人得见《西游伏妖篇》的真容。直到春节零点才正式上映。有趣的是,该片自零点开始就在豆瓣上拥有5.7的基础评分,而后双方展开了火热的拉锯战,时而升高时而降低,造成了极高的话题度。

而在之前的多次访谈中,周星驰说,那年他拍《美人鱼》时,同时又写了一个《西游降魔篇》第二部的剧本。但正如几年前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他觉得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了,没时间好几年才出一部电影,所以要快点拍、把自己想拍的都拍出来。于是思前想后,控制欲极强的周星驰决定,将这部电影交到他人手中来拍摄。

《西游降魔篇》剧照

交给谁呢?《西游记》本就是一个极难拍摄的题材,世界观宏大、解读性极强,多少人都试图给出个完整叙事最终却铩羽而归。可以说,迄今为止没有一部完全展现这部巨著的优秀影视作品,而当年另辟蹊径的《大话西游》则反而杀出了一条路。也因此,太多的人望而却步,越是名导,越不敢轻易操刀。

而有一个人二十年前就说过自己要拍,却迟迟没有动手。他就是徐克。在《狄仁杰》系列、《龙门飞甲》和《智取威虎山》后,他已经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特效团队。虽然说“王不见王”,但周星驰最后决定,请徐克出山来拍这部电影。

徐克说,他拿到剧本时,注意到其中的大反派叫做“九宫真人”,而这正是他过去电影里屡次出现的反派名字。同时该片最后的那场大打斗,也是《倩女幽魂Ⅱ》的翻版。

可以说周星驰是故意揶揄了他一把。但剧本已成,徐克就索性凭着自己的经验负责起了画面。

当然,如何将文字变成画面也很重要。徐克透露,在片场当他和演员讨论好如何呈现某一段时,周星驰会突然来个电话:“哎,我觉得这一段可以这么拍,你看呢?”

于是,当非常有控制欲的徐克遇到非常有控制欲的周星驰时,就会产生非常非常多的素材。因此,尽管我们并不能知晓这部电影最后呈现出的是周星驰的想法还是徐克的想法,但却能知道,它的剧本是由周星驰创作的。

让我们回溯一下徐克过去的作品。我们发现,无论是早期的《蜀山》、《倩女幽魂》,还是中期的《青蛇》、《梁祝》,抑或是近几年的那几部,整体风格都偏现实,纵然是魔幻故事、武侠故事,但更具现实色彩。

而周星驰则不然。从他出道开始参演电影到后来自编自导,他所有电影都带有超现实色彩,人物是夸张的,故事是离奇的,充满着“搞怪”的童趣色彩。从这一点上看,李安评价他的作品是“小孩子的故事”非常精准。

所以当我们观看《西游伏妖篇》时,能够感受到非常强烈的“周星驰式”印记。故事取材于《西游记》,却又完全不同于原著,而是吸取了其中的某一个小点,将它进行放大、夸张化。在这个过程中,笑点是周星驰的,想法也是周星驰的。

那么,周星驰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呢?

《西游伏妖篇》剧照

二、这才是周星驰

有人说,周星驰是“喜剧之王”,他的电影里充满着各种各样搞笑的段落,这种笑点经久不衰,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风靡了近三十年。

还有人说,周星驰的“喜剧”其实是“悲剧”,在他的电影里,虽然充斥着无厘头的情节,却最终让人感受到悲哀:描述“宿命感”的《大话西游》如此,讲述“死跑龙套”的《喜剧之王》也是如此,《食神》给人以“老去的王者”气质,《少林足球》让人感受到“梦想的可贵”,就连《唐伯虎点秋香》也被人解读出无奈的生活感受。

其实,当人们读过一本书、看过一场电影后,也许书中的情节、电影里的段落不能完整,但是在感知过程中的情绪会被记忆下来。所以真正流传下来的大众电影,都是会打动人的。周星驰最好的几部电影也不外乎如此。

所以,周星驰电影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对小人物的塑造。通过以一群主流话语权里的“loser”为主要人物,试图去探究他们的内心想法。尽管故事是离奇的、人物是夸张的,但情绪却是真实的,因此屡屡打动观众。

《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面对宿命,只能放下心中挚爱,在卢冠廷《一生所爱》中走在大漠中,走向迎取真经的大道。观众们记得的,也是至尊宝和紫霞的遗憾。

《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仿佛就是周星驰自己的写照。他梦想做一个演员,每天都会对着大海大喊“努力”和“奋斗”,却始终难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观众记得的,也是尹天仇面对梦想的失意。

《少林足球》里有一群失去梦想的人,他们浑浑噩噩地在社会上沉浮,没有人相信他们是少林功夫的传人。最终在面对四眼仔让他们把内裤套到头上的羞辱时,才“回来了”。

还有《食神》,最后史蒂芬周洗尽铅华、白发苍苍、满眼沧桑回到比赛场地时,注定了周星驰的老去。

此外,《武状元苏乞儿》、《九品芝麻官》等电影里无不如此。而集周星驰电影之大成的《功夫》更是如此。不禁要问,为何《功夫》是集大成之作?因为周星驰自从自己当了导演后,总有一个尴尬的问题——

后劲不足。

其实看《喜剧之王》就能发觉这一点。这部电影的前四分之三足够令人动容,小人物的无奈、失意和颓唐以及坚持刻画得非常到位,可是最后突然插进一出以假乱真的反转,硬生生将本片的基调给破坏掉了,使得艺术性打了一些折扣。

而在周星驰导演的电影里,这样的情况出现过多次。《美人鱼》虽然是一贯的周星驰风格可是最后的高潮非常突兀意外;《西游降魔篇》虽然颇有深度,同时也兼具大幅度的创新和突破,但最后如来神掌降服孙悟空的片段,明显违背了故事主题一直强调的“感化”二字。

也正因如此,周星驰能够凭借《少林足球》和《功夫》拿下金像奖,不见得是主流对周星驰喜剧的偏见,只是这两部电影确实无论是从本身的小细节还是作品的完整度来看,都达到了一个高度。

所以,周星驰带来了徐克,带来了《西游记》,带来了吴亦凡,带来了林更新,带来了《西游伏妖篇》,也带来了自己惯有的毛病。

三、如此可惜的孙悟空

《西游伏妖篇》是《西游降魔篇》的第二部。

第一部电影说的是驱魔人玄奘用爱感化妖魔,一路收服了鱼怪和猪妖,同时认识了同为驱魔人的段小姐,而在遇到绝世大妖精孙悟空时,却不可避免地眼睁睁看到孙悟空杀死了段小姐。此时,玄奘终于承认自己爱上了她,同时领悟了“世间大爱小爱都是爱”的道理。 然后上路。

第一部虽然依旧解构,但却很贴合原著精神。原著不像86版《西游记》表现的那样,原著里的世界是一个非常黑暗的世界,猪妖和鱼怪都异常恐怖,孙悟空更是一个恶魔。原著对孙悟空的称呼是“心猿”,全书除了降妖除魔,还有师徒四人在一路上祛除自己心魔的故事。《西游降魔篇》虽然情节异于原著,但无论造型还是精神,都真正地从原著出发,可以说具有一定深度。

但就像上文所说的,这样的深度在最后高潮时让位给了如来神掌,以至于《西游降魔篇》头重脚轻,如鲠在喉。同时,该片又是首次不再以小人物为主角,难以让观众产生共情心理。

《西游伏妖篇》剧照

《西游伏妖篇》紧紧承接第一部的剧情。相比第一部,它抛开了对佛理的探讨,抛开了对原著精神的塑造,而是彻底变成了一部商业片——师徒四人在互不信任的情况下上路,一路磕磕绊绊,最后齐心协力打败了终极反派。

可以看到,这样一部电影抛开了对小人物的塑造,抛开了对原著的挖掘,变得不那么像过去的“周星驰”了,这也是它被很多人诟病的原因。

没有了共情的基础,也失去了深度的体验,周星驰的毛病就会显得异常明显。

虽然如此,依然要说这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片。

首先,特效可以说是国内顶级的水平。虽然还比不上国际水平,但它的故事场景大都发生在光线较暗的夜间暗处,除了故意显示CG感的红孩儿造型外,这部电影的特效是很多其他“大片”无法望其项背的,无论是烂得一塌糊涂的《封神传奇》,还是耗时许久的《长城》。

第二,它的造型可以说是极为大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奇异”造型我们在《西游降魔篇》里已经见识过,本片中出现了更多的妖怪。王丽坤扮演的蜘蛛精变化时很是吓到了一批观众,包贝尔变化成的红孩儿更是结合了星爷和老爷的奇思妙想。如此奇妙的人物造型确实是一部罕见的《西游记》。

《西游伏妖篇》剧照,王丽坤扮演蜘蛛精。

第三,它的剧本结构是合格的。就像饱受诟病的《长城》看得让人昏昏欲睡一样,很多商业大片有着太多拧巴的剧情。冗杂无用。《西游伏妖篇》在大的结构上没有犯这个错误,师徒矛盾——师徒反目——师徒和好——师徒共御外敌,这样一条简单的逻辑线非常清晰,没有太多的枝枝蔓蔓。

可是,这只是合格。

因为这部电影在最后又犯了那个毛病,后劲无力。

从细节看,这部电影创造了“西游”题材里的好几个首次。

首次展现出玄奘的戾气。玄奘因为段小姐的事情,一直对孙悟空生有怨气,于是他时常拿着鞭子抽打孙悟空,称呼他为“臭猴子”,这在过去的影视作品里是绝无仅有的。过去的影视作品中,唐僧身上展现出的,大多是坚韧不拔。

首次将目光转移到玄奘和孙悟空之间的关系上。在过去的影视作品里,《西游记》有几种解读,一是实打实的遇到妖怪打妖怪,一是师徒四人在这个过程中化解自己和妖怪的心魔,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师徒四人彼此之间也是有心魔的,尤其是玄奘和孙悟空。本片在开头就表现出他们之间的矛盾,一路升级,直到最后和解。可以说是一条崭新的道路。

《西游伏妖篇》剧照,林允饰演小善。

当师徒二人和解之后,唐玄奘遇到了模仿段小姐跳舞的姑娘小善,并因此被勾起了对段小姐的怀念,从而转接到小善身上,最后开口请求国王将小善送给他。孙悟空则一口咬定这是妖怪,而此时玄奘已爱上了小善,为此,他不得不说出自己跟孙悟空和解只是缓兵之计,是为了不让孙悟空动不动就想杀自己。勃然大怒的孙悟空最终和唐玄奘反目成仇,屠了小善全家,还吃了玄奘。这时,国王的国师九宫真人(大反派)过来了,庆幸自己离间计成功,引得孙悟空吃掉了玄奘。

这本是故事最大的矛盾点。到此为止,剧本都是很正常的。但就像周星驰四分之三规律那样,下一秒立刻就塌了。

下一秒,孙悟空突然放出了玄奘,并说自己早跟玄奘看破了国师的奸计,只是将计就计,引国师出来。最后孙悟空和玄奘合力与九宫真人大战一场。故事结束。

这个结尾有着非常大的逻辑问题。

首先,当时从国王处离开时是国师千方百计送他们走的,而这时玄奘都还没有遇到小善(遇到小善是第二次),故事到这里,国师一点想要害师徒四人的动机都没有,只有一心想帮助玄奘逃离国王的酷刑的行为。而后突然转变,就好像是写剧本写着写着觉得可以让这个人物当大反派,于是“妙笔一勾”,反派就来了。

第二点,也是本片最大的问题。对孙悟空的塑造。

迈了半步,不够胆大。本片最大的亮点本该是孙悟空的暗黑形象。

从《西游降魔篇》继承而来的孙悟空,造型非常不同于以往的“卡通”形象,而是黑暗之魂熊熊燃烧的绝世大妖魔。一张丑脸上戾气满面,眉眼间布满血丝,举手投足间恶气全在,无论是林更新人脸模样的眼神,还是变成猴脸后的凶狠,都足以让人感受到孙悟空的暴戾。

这样的暴戾还展现在行为上。虽然原著里有孙悟空想打死唐玄奘的情节,但很多读者和观众都忽略过去了,本片抓住了这一点,集中展现了孙悟空忍无可忍想打死玄奘的情节。而后,当玄奘表示出和孙悟空划分界限时,怒不可遏的他竟然屠了一个村庄——而不像原著里孙悟空能识别哪是妖怪,电影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看不出妖怪——也就是说,孙悟空真正地杀人了。

可是这样的暗黑却止步于剧本的反转,突然,孙悟空的行为就变成了和唐玄奘商量好的伪装,而被屠杀的也真正变成了妖怪,将花费大半部电影时间塑造的暗黑暴戾形象全部扫空。

被扫空的还有孙悟空对如来的感受。故事开始,孙悟空就表现出对如来神掌的恐惧,甚至这一点可以追溯到第一部里。可是在本片结尾处,孙悟空在面对三尊如来时,居然无动于衷,依旧勇猛地艰苦战斗着,丝毫看不出他的恐惧心理,这一点对于孙悟空这个人物的塑造有着非常大的损害,甚至可以说他突然就变成了道具,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就是因为这个,这部电影前后割裂,加上难以让观众共情,抱着极大期望的观众会因此带着失望离开。

至于演技,鉴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不谈演技。

结语 而今迈步从头越

1月18日,周星驰亮相《西游伏妖篇》上海路演现场。

周星驰成功了。他又破记录了。

那么这部质量不是特别好的《西游伏妖篇》预示着他失败了吗?我看倒不见得。不像很多人说的,他已江郎才尽,说他欠观众一张电影票,我认为周星驰正在努力摆脱自己的过去。

小人物不见了,情绪不见了。周星驰每一步都在改变自己。有的让观众惊喜,有的让观众失望。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周星驰赚了个盆满钵满时,就有大量观众骂他的电影不好,而他那时依然是一步步往前走着,努力改变着“固有看法”。

虽然《西游伏妖篇》有那么多致命伤,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他的努力。那么,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依然会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尤其是当我看到最后的彩蛋时,我决定原谅一切的不美好。

【作者孔鲤,微信公众号“书林斋”(微信号:Kongli1996),微博@孔鲤】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