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暖闻|癌症患者一家小年夜跨省送医生锦旗:这是五年前许的愿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2017-02-01 15:02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刘祥侠和儿子、女儿来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丁伟送上锦旗。

大年二十九,天寒地冻。

凌晨五点钟,安徽宿州市民刘祥侠就起来了,她要出一趟远门,儿子、女儿随行。

前一天深夜,这一家人才聚齐——女儿从辽宁大连,儿子从安徽芜湖,专程赶回家来。

这天凌晨,又要出发。

一家人要在上午八点之前赶到江苏徐州一家医院,去感谢一位医生。八点是医生们的上班时间。

“这是我五年前许的愿,一定得还。” 刘祥侠说。

癌症

2011年6月,因被查出乳腺癌中晚期,刘祥侠来到徐州二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丁伟医生是她的主治医师。

确诊的消息令刘祥侠悲观:因为在她的记忆里,癌症几乎等同于死亡。“花了钱也不一定能留住人。”

她想放弃治疗。

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家在农村,经济条件不好,而且,女儿刚大学毕业,儿子还在读高中,那年正好要高考,“看不起病了”。

但儿子坚持,宁愿不高考、不上大学,也要给母亲治病。

丁伟清楚地记得刘祥侠刚来就诊时的忐忑,“她的诊断结果是T3N2M0,每一个字母后面的数字越大,代表病情越严重。T3意味着乳腺癌中晚期,N2代表癌细胞已转移扩散。”

丁伟说,“她主要是对这个病比较怕,精神上有压力。另外,她的两个孩子还很年轻;第三,家里经济上不太到位。面临这些困境,当时我就跟她聊,让她心理压力减轻一些,能关照尽量关照,给她一个信念——坚持治疗,一定会有希望。”

刘祥侠家里当时实在困难。在徐州二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刘祥侠一次化疗时,钱没凑够。丁伟掏出钱包里的几百元钱,递了过去。

“那是他钱包里所有的钱。”刘祥侠的儿子说。

丁伟表示,“他们就是来看病,身上临时钱不够。作为医生,我能帮上一点是一点。但事实上,很多患者随后都还了钱。”

承诺

在丁伟的印象里,刘祥侠性格坚强。

2011年6月,刘祥侠顺利地做了手术,后来的放疗、化疗也都很顺利。

也许是久病成良医,在无数次与丁伟等医生的沟通后,刘祥侠也知道,对于肿瘤治疗,五年算是临床治愈。她慢慢有了信心。“五年后”成了刘祥侠最期待的时间点。

“她说,‘五年后,无论我儿子、女儿在哪儿,春节一定来看你(感谢你)’。”丁伟爽快地答应了。

五年之约,刘祥侠说,这是自己许的愿。刘祥侠的儿子说,这是母亲的一个承诺。

丁伟说,“这是她(刘祥侠)的一个盼头。有了这份信念,她能走过自己的‘长征’。”

2012年底,刘祥侠化疗结束,她身体越来越好,“已经恢复到我患病前的状态了”。刘祥侠说。

现在刘祥侠做家政服务,帮人带小孩。她的儿子也已经大学毕业,一表人才,现在在芜湖工作,女儿在大连工作,刚刚结婚。

“要去看看丁医生。”刘祥侠念念不忘。

2017年1月26日,大年二十九,凌晨五点,他们一家人出发,花半小时到长途汽车站,乘车一小时左右到达江苏徐州,又花半个小时到达徐州二院。

刘祥侠说,一定要在早上八点前赶到医院,否则就晚了。因为早上八点钟,丁医生要去查病房,随后开始接门诊,就越来越忙了。

刘祥侠说,自己并没有提前告知丁伟,“没打电话,但我在医院看病时就知道,一年365天,大部分时间,尤其是星期四,丁医生坐诊,肯定能找到他。”

2017年1月26号是星期四。早上7点多,丁伟刚到医院,就接到同事的电话:有位患者送来了锦旗。

“锦旗是前几天做的,从家里带过来。”除了锦旗,刘祥侠没有准备其他的礼品。她说,“丁主任不会收的,我看病时就知道,他一直没收过。”

丁伟没猜到是谁。

当他见到刘祥侠时,他很惊讶,“这么快就到五年了,您恢复得真好!”

丁伟的同事们拍下了刘祥侠一家人与丁伟见面时的情景。

感动

刘祥侠存有丁伟的手机号码。

丁伟说,在医患沟通方面,他们医院主治医生的手机号码都留给了患者。医生会定期打给患者,进行随访跟进治疗情况,一般随访率都在90%以上,甚至高达到了200%、300%。因为有的患者,要反复沟通很多次。

丁伟接诊的一位甲状腺疾病患者,前段时间情绪抑郁,“想不开,可能自杀”。一个周日,这位患者突然来电话,寻求帮助,丁伟花了一个上午疏导这位患者的情绪。“前几天见他,已经好多了,见面时,他还有些不好意思。”

丁伟表示,每一个人表达感激的方式都不同,有的患者是在门诊间歇,见面说几句感谢的话。

对于大清早从安徽宿州赶来的刘祥侠一家,丁伟很感动。“感谢刘阿姨给我们医护人员们带来的正能量,同事们都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她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感动。这是我们收获的最好的春节礼物!非常感谢她对我们无声的支持。”

丁伟坦言,以前也遇到过爆粗口或闹事的患者,也遇到过在手术室里崩溃大骂,第二天又跟医生道歉的患者,但他都不愿回忆。

他说,“不开心的事,就忘了吧。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人们的素质越来越高,医患关系也会越来越好。病人和医生的目标是一致的。大部分医生都在无声无息地做着帮助患者的事情。希望我们,也祝愿我们正面的事情越来越多,负面的(事情)越来越少,大家开心过每一天!”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