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年味︱豫西特色:蒸“灯馍”,既能当灯盏还能偷来吃

张生丽
2017-02-02 09:42
全球智库 >
字号

腊月里的年味儿叫“忙断腿”

故乡的年味儿,最初是来自于哪里呢?我想是那一碗热腾腾、软糯滋养的腊八粥吧。“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吃了腊八饭”,乡亲们就要着手准备年货了。

紧接着,便是“二十三,过小年”。

祭灶用的麦芽糖,酥脆筋道;发面炕制的“火烧”,焦香烫手。把这些好吃的供奉给灶王爷、灶王奶奶,祈求他们“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吃了麦芽糖和火烧,想必到了玉皇大帝那里,嘴巴也甜蜜蜜。

过了小年,村里有磨豆腐的、有杀猪、杀鸡的,年味儿里夹杂着豆子的清香、肥猪们声嘶力竭的嚎叫声和鸡血飞溅的腥热,越发的足。

等待过年,尘烟四起。女孩子们忙着从大公鸡的身上,拔下芦花羽毛,做成毽子;男孩子们有的推着铜箍到处跑,有的拿着弹弓,瞄准着光秃秃的树枝上饥饿的小鸟。

人和万物,都在忙碌中期待着那些滋养自己的美食和美满。就连清理鸡窝、掏猪圈收拾起的农家肥,也要趁年前挑到麦田里,围在麦苗根处,给土壤施肥。

当然,总有些人赶不上置办年货的“趟儿”,那就只好在年前的最后一个“懒汉集市”,一股脑儿地把年货置办齐全。

不过,一般去赶“懒汉集”的人家,都不是勤劳富裕的小康之家,往往是生活过不到人前、好逸恶劳的庄户人。所以,赶“懒汉集”的人,都是低着头偷偷地去、躲着人快快地回。

文青父亲勾勒全村人的年

年味儿越来越近,在外地工作的父亲也回来了。

每次回来,父亲从不空手。有分发给孩子的糖果,有孝敬爷奶的烟酒,还有一卷旧报纸卷着的几枝腊梅,插在屋里的汝瓷花瓶中,馨香淡雅地点缀土坯屋里的新年。

父亲小时候读过两年私塾,骨子里传承了旧时文人的风雅。喜诗词、善书法的父亲回来后,就开始忙着写对联了。趁阳光明媚时,将吃饭用的小方桌搬到院子里,砚墨、裁纸。我拉着对联的一头,父亲提笔书写。

父亲书写的春联,周全细致,门前屋后,总有适合贴的吉庆话儿。门后“谨慎门户”;卧室“小心灯火”;米缸上“五谷丰登”;猪圈“六畜兴旺”;就连鸡窝也有“雄鸡一唱天下白”。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父亲在堂屋贴的“芝兰之室”四个字,梅花的幽香在房间弥漫,团圆的幸福充溢在心间。

父亲写得高兴了,还会亮出绝招:裁几张正方形的对联纸,菱形摆放,然后毛笔沾满浓墨,一笔而就,一个拄着拐杖、高额长髯寿星图似的“福”字便跃然纸上。

父亲的文采和书法,让幼小的我崇拜得不得了。看着父亲的作品走进乡邻们的家变作神圣的祝福,那种自豪和喜悦,让年幼的我难以言表。

可惜,我没有学会。

小孩子的年味儿在于“红包”

年味儿,就这样被红彤彤、热闹闹地贴在千家万户的门楣上,整个村庄焕然一新。

贴好对联,能干的主妇们将一锅锅热气腾腾的馒头、枣花馍端出厨房,整齐的码放在堂屋的簸箩里。油炸的丸子、酥肉、豆腐、扣碗等美食,飘散着诱人的香气,这些都是要吃到出正月的。讲究的人家,还要备齐多少条“腿”,鸡鸭鱼、猪牛羊,样样不能少。

除夕这天,还要抽空到山坡上,采摘一些新鲜的柏树枝叶,夜晚在院子里点燃,用火光和松香,祛除晦气,迎来好运。放过鞭炮、吃过饺子,就要熬夜守岁。那时候,还没有电视,一家人围坐在火炉前,吃着花生零食,听着收音机,聊一年的收成。

重视教育的父亲,会要我们兄妹挨个讲一讲自己的学习成绩,做个小小的总结和来年规划。我们争先恐后地向父亲汇报,并期待熟睡后,父亲悄悄塞在我们枕头下面的“压岁钱”。

夜深了,不时有几声响亮的鞭炮声炸开冬夜的黑暗,吹响迎春的号角。在这安宁温暖的期盼中,年味儿深深地沉浸到我的梦中。

大年初一早上,村庄是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醒来的。

翻出枕头下面的“红包”,穿上妈妈放在床头的新衣服,啊!又长大一岁。

我们麻利地从床上起来,顾不上细品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或是饭香,争先恐后地跑到院子里那棵大椿树的身边,抱着粗壮的树干,口中念念有词地说着祈求长高的童谣:

椿树椿树你为王,

你长粗来我长长。

你长粗了做挂梁,

我长大了穿衣裳。

大年初一有很多禁忌,比如早上不能睡懒觉。大人说,只有勤快的孩子,才能受到上天的眷顾,交到来年的好运。也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动剪刀针线……如此,年味儿里也有了些小小的拘束和不自由呢。

抱过椿树,许下愿望,早起的孩子们,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成群结队地满村飞跑捡拾尚未炸开的鞭炮。

香点燃炮竹,炸开小小的惊喜和欢乐;或者剥开炮仗里的火药,积攒聚拢成一小堆,变做一个个小小的烟花,那份开心和喜悦,简直比神舟飞船升空还美妙。年味儿在这鞭炮燃放后的烟雾缭绕中,呛鼻冲人、红火喧闹。

豫西特有的年味儿时光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匆匆。一眨眼就到了大年初五,“破五”也是个重要的日子。黎明早起,放鞭炮、迎财神、“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辟邪除灾、迎祥纳福。

一年365,难得农闲的乡民,还是要让浓浓的年味儿弥漫到正月十五、十六。

在豫西农村,流传着正月十三迎接“香娘娘”的风俗。据说迎了“香娘娘”,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家家户户将小米浸泡后捞出,晾晒碾磨做成米粉,再用细箩过滤,在里面搅拌进白芝麻、黑芝麻和切成碎粒儿的油炸豆干,放在铁锅中炒成茶面。炒好的茶面,可以加水做成茶面糊糊。于是,家家户户又飘出了喷香的年味儿。

“正月十三粉茶面,正月十四蒸馍馍。”年前蒸的馒头,到这时候,吃的差不多了,所以这时得再蒸锅馍馍。这时蒸馍馍的花样儿也比年前多。

第一锅蒸豆包馍,第二锅蒸麦谷堆。

麦谷堆就是在蒸好的豆包上加一个麦堆形状的面团,把豆馍包起来再上笼蒸熟,然后出笼再依次包第二遍、第三遍,最后将麦谷堆的最顶端,用两条面辫子交叉结成十字形状,用刀划出一道图案,安上红枣,面辫子下端用剪子绞成麦穗形状,再放锅里蒸熟。

这样蒸出来的大馍,足足有一口大锅的直径,然后按照这样的做法,再蒸一个麦庄子。麦谷堆和麦庄子,又大又壮观,供起在堂屋,全家慢慢分享着吃。

蒸完大馍,还要给孩子们蒸小兔子馍、小老鼠馍、小刺猬馍。

巧手的妈妈,将面团捏成各种小动物的造型。用红胭脂及各种谷物做成小动物们的眼睛嘴巴,拿小剪刀剪出小动物的耳朵和身上的刺儿,栩栩如生,孩子们都争抢着吃。

接下来就该用玉米面蒸灯盏了。

这灯盏做得比馒头略小,形状各异,有十二生肖灯,也有十二月花灯。每盏灯上面,都要捏出来个一寸深浅的凹陷,蒸好晾凉后,注上香油,再泡进去一根麦秸秆裹着棉线的灯芯。

灯盏要在正月十四晚上点两天,放置在厨房灶王爷牌位前、堂屋条案上和大门两边的石墩上。到了正月十六,可以撤下吃掉。

按照民俗,这灯盏是可以偷的,偷到的灯盏要赶紧咬一口,开春身强体健、不害瘟疫。所以,小孩子们满村跑着,看谁家的灯盏做得最漂亮,就偷来咬一口,放在自家门口。怕自家灯盏被偷走的孩子,就会蹲守在家门口看护灯盏。

那时候的农村,没有电灯,在黑夜里,家家户户门口,闪烁着灯盏的火光,摇曳着一路昏黄的温暖。直到现在,那灯盏的火苗,还闪烁在我心间。

到了正月十五,年味儿到了最后喧嚣的时刻,荡秋千、放社火、打铁花、舞龙舞狮、旱船高跷,令人目不暇接。

接下来“游十六”,大姑娘小媳妇打扮得花枝招展,串门走亲,谓之“游春”。

游了春,这年味儿就渐渐淡去了,很快便是“九九艳阳天”。民谚说: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农闲过完,年味儿也该收起来,准备春耕大忙。

故乡的年味儿,就是这样一年年地刻进记忆,滋养了我们。长大后,无论走多远,故乡,永远是我最初美好记忆形成的地方。

生活在远离故乡的都市多年,相比从前,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果说现在过年,缺少了从前的味道和乐趣,那改变和消减的,一定不仅仅是“年味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豫记”(yjhltxdjm),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