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二线城市|机动化的胜利

周江评/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和设计副教授
2017-02-21 14:58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又是一年辞旧迎新时,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小赵、小钱、Michael孙、Lisa李们纷纷从外地的机关大院、办公塔楼等处放下手中的活,返回自己在国内二、三、四线……城市的家乡,陪家乡的亲人们欢度春节。笔者漂泊海外十余年,今年头一次有机会回到家乡NN--一座三线或者是四线城市,陪亲人们过年。几天下来,收获的兴奋激动、幸福欢乐、亲情温暖自不待言,足够自己回味、回忆很久。但陪着亲人们在城里城外四处走动的时候,也深感原本亲切熟悉的家乡面貌已经沧海桑田,自己变成了一个对家乡(尤其家乡新区)处处感觉新奇、陌生和不解的“异乡人”,好不滑稽。

这些,本也不该意外。毕竟,中国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发展奇迹。但,作为一个普通行人在家乡新区走动的时候,我感觉到这本应该代表着超越、宜人、便利的地方,却和自己居住了13年的美国一样,是机动化的胜利,是资本(市场)的胜利。在家乡新区里,实际上,都是开车的人才会感到安全、舒服和便利。为何会如此?笔者觉得有以下原因。

连接孤岛小区的危险道路

城市新区是一个个高密度、孤岛式、封闭式和小汽车友好型的住宅大院或者机关大院的无序组合,大家都重内部空间而轻外部空间。

每个小区内部,都比以前的绿化更好,公共面积更宽大,人车分流更注重,住宅品质更高,保安防卫更好。换言之,在全新拔地而起的小区里,主要是由小区居民集体支付的“俱乐部式”的不对外的公共产品。但小区外的人行道、过街设施等由公共财政支持的普惠性公共产品,特别是主干道之外的地方,就常常不那么尽如人意了。

其一,不同小区之间、小区和其它地方之间,缺乏人行道。即使有人行道,也经常施工质量不佳,地砖缺失、松动、路面凹凸乃是常态。甚者,电线杆霸道地放在了人行道中间,盲人道中间还有个消防栓。

其二,到处是工地,由于部分工地扬尘和建材运输管理质量欠佳,只要一有车辆往来,经常是汽车尾气伴着灰尘扑面而来,让行人无处可逃。

其三,也是最令居民感到无奈的是,如果小区楼下的底商买不到东西,需要走到远处的综合商场,开车也就几分钟,但对于行人来说,那可是场真正的考验,必须时刻保持注意力才能平安无事。人们要横穿几条车水马龙的宽马路,上面只有斑马线没有信号灯,要小心翼翼地和机动车“共享”几十乃至数百米不等的“一块板”路面,还需要当心不时出现的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

我陪着父母行走时,每当看他们横穿宽马路、路过危险的停车场出入口时,总会恨不得马上变出一辆车子来载他们。同时,也想起朱自清先生《背影》里看着父亲过铁路买橘子的那种心酸感、内疚感。但,又有多少像自己这样在异地工作的小孩,能时刻开车载着家乡的父母呢?于是,也不免希望我们的城市,尤其是毫无历史包袱、投入巨大的新区能建设得更好一些,让无法开车却日益老去的父母们出行时不那么让人提心吊胆。

割裂的新城旧城

新城总体上看似乎和旧城没啥联系。荷兰城市开发里推崇和实践的ABC原则(或美国的“精明增长”原则),在这里并没有充分体现。所谓ABC原则,就是城市进行新建设时首先遵循A原则,即首选旧城里能够和需要改建改造的地方,保证最充分地利用旧城现有的各种基础设施,减少对生地的占用;如果A原则行不通,则遵循B原则,即新建设需要紧挨着旧城,保证所需的新基础设施尽可能的便捷、便宜地对接和延伸已有基础设施;如果A、B原则都无法执行,则采取C原则,即保证新城连通和延伸已有的公共交通服务、步行和自行车系统,并最大可能地利用已有基础设施,同时尽可能复制或提升旧城的建设经验、密度、建筑形态、居民公共服务、开放空间等等。

但我在家乡看到的新城、旧城,完全无法对应ABC原则。可以说,新城的一栋栋建筑确实体现出不少现代感,但它们似乎在唱独奏曲,没有和旧城合奏出一首和谐共生的协奏曲。于是,每次行走在新城时,除了感觉作为行人的不便,也感觉到那种新、旧(城)历史的割裂感。

这种割裂感再加上一个个孤岛式的保安严密的封闭小区、大院,更让人感到新城对于行人的冰冷。而新城里并不少见的栅栏围起来的空地乃至烂尾楼,则给人一种不知新城何时建完的无力感。偶尔,那些削平整个山坡的工地,裸露着各种泥土色,还有些许残留的树木花草,则让行人感到大地母亲无声地哭泣。

市场“助力”机动化

以上描述的新区建设特点,一方面带来了行人的不便,另一方面也在间接鼓励人们开车出行。同时,对于市场最敏感的商家也竞相变着花样来“助力”机动化,即迎合人们开车或者搭车的购物行为。例如,在我新家附近约1公里的地方,是当地最大的一个沃尔玛商场。凡是到该商城购物满一定数额的顾客,就可以凭小票免费停车若干小时。同时,为了最大程度吸引顾客,该商城还自营了几路小巴,免费接送顾客。以上的顾客免费停车、小巴,运行正常,一切看起来都合情合理,甚者让人感觉跑步进入了西方的机动化时代。但这些都是有代价的。

新区的空间景象

从小的方面讲,商场最终还是会把相关成本算入其销售的商品当中。而步行来购物的人,帮着开车来购物的人,支付了一部分的所谓“免费”停车费。从大的方面讲,开车前往商场购物的人,增加了已经人车密集的商业区的交通量,带来额外的汽车尾气、交通混乱、拥挤,对于公众,这些都是代价。无论他们愿不愿意,都被迫和开车人一起买了单。

从更大的方面讲,人们开始习惯于日常购物都开车、购物常常有“免费”停车的时候,他们会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于是,在城市中,人们会认为要有利于开车、停车才是正常的;否则,人们会在各种场合抱怨连连。但纵览全球,凡是有利于开车、停车的城市,或者说对开车人友好的城市,又有几个呢?同时,这些少数的对开车人友好的城市,又有几个最终成为宜居、生态、有竞争力的城市呢?

洛杉矶可能是对开车人最友好的城市之一了。笔者曾经在洛杉矶居住6年。但该市的人均收入自2000年以来,如果考虑进通货膨胀的因素,其实是在下降的。同时,美国本土搬入洛杉矶的人,远比从洛杉矶搬到其它地方的人少。如果不是源源不断地外国新移民(含非法移民),至少是从人均收入和人口吸引两个方面,洛杉矶可能已经和底特律一样衰败下去了。

再看看美国的另一个公交、自行车和行人友好的城市波特兰。在洛杉矶年人均收入、吸引本土居民走下坡路的时候,它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和大学毕业生,连年排位美国最受企事业和民众欢迎的绿色城市之一。在《城市的胜利》当中,作者葛莱泽也谈到了,全球化背景之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胜出的城市,无一不因为有着合适的建筑密度,同时城市紧凑发展,从而方便人们邂逅、交流。

忽略交通规则

多数人们的心中,交通标志信号规则,似乎让位于习惯:自我便利排第一,礼让他人是迫不得已,人车争道,谁勇谁优先。但开车的人,至少还有车厢包裹着。在新区或旧城改造过的地方,无论是车均、还是人均道路面积和相关的交通管理设施,均吸取了历史经验和先进理念,比旧城好了不少。但是,道路、设施的多寡、新旧,并没有让人们改变心态、习惯和行为。

右转车辆在路口和行人绿灯亮起时,人车争道的景象仍然此起彼伏。行人忽略交通规则横穿马路也不少见。就连我妈妈,也都是觉得自己怎么方便,怎么过马路。好几次,我和妈妈一起出去,她或者独自在划有双实线的、车水马龙的四车道马路上横穿,或者和其他人一起在红灯时,和来往车辆抢道。

我是在大学里教交通课程的,每次都忍不住委婉劝说,每次她都口头答应。但过不了几天,她过马路时还是我行我素。我也在想,连我都无法说服自己的妈妈遵守交通规则,其他人不是专门搞交通的,教育好自己和身边人,岂不是更加困难?我想起了去日本交流时,他们交通规则从娃娃教起的做法。

或者,我们的城市在大力投入硬件建设时,也需要类似的从娃娃教起的“软件”建设,更加需要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就像我妈妈,在如何横穿马路的问题上,她也许不听我的。但如果每天都和她一起跳广场舞,一起说学逗唱的阿姨们都开始注意交通规则时,或许她就不会恣意横穿马路了。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