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过两年“认真地挤压水分”,辽宁去年财政收入首现正增长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韩声江
2017-02-07 17:08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2月6日,辽宁省政府网站公开了《关于辽宁省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报告》),2016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9.3亿元,同比增长3.4%。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查阅发现,这是经过两年“挤水分”后,辽宁省财政收入首现正增长。

1月17日,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对外确认,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陈求发表示,“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2015年夯实了财政收据,2016年以来努力夯实其他经济数据。”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查阅辽宁省近十年财政数据,2014年前财政收入增幅一直为正,2014年起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2015年更是同比下降近三成,这验证了陈求发省长所说的“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了两年水分。

澎湃新闻 制图

《人民日报》1月17日刊文称,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累计虚增财政收入约占同期财政收入的近20%,虚增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虚增比例高达23%。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先后回应辽宁省财政数据造假问题。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所反映的一些数据可能主要是财政收入的数据不实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辽宁省委省政府很重视,国家也很重视。对于数据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一贯明确,要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全面、及时,这是统计工作者和政府工作者的天职。我们是这么做的,应该说全国的统计数据是真实可靠的。个别地方、个别数据存在的造假问题,只要一经发现,就会坚决制止,还因为我们有统计法、有统计法的实施条例,要根据法律法规加以处理,毫不手软。

财政部网站发布《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辽宁省财政数据造假问题答记者问》,其中提到,辽宁省此前搞假数字、带水分的财政收入,严重违反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以及预算法的规定,影响了中央对辽宁省经济形势的判断,误导了中央决策,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同时也影响到中央对辽宁省的转移支付规模,降低了市县政府可用财力和民生保障能力。

《报告》还提及,2016年辽宁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全年累计减免税费851.7亿元。争取中央财政补助2214.7亿元,同比增加256.9亿元。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收回资金使用率达97.8%。支持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和房地产去库存。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109.3亿元,有力支持了稳增长、调结构;发行置换债券2707.8亿元,每年减少利息支出140亿元以上。

辽宁省2016年财政收入增幅虽已转正,但据财政部1月23日公布数据显示,该增幅仍低于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增幅的4.2%。

《报告》还介绍了辽宁省2017年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其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309.3亿元,增长5%。

《报告》强调,2017年要切实做好2017年预算执行和财政改革工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建立财政监察专员制度。健全财政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财政内部控制体系。落实好审计检查、人大审查、绩效评价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