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浙江金华请留学生到山村过年:透过他们才知我们拥有的多珍贵

澎湃新闻记者 何利权 韩晓彤
2017-02-08 17:55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华侨大学留学生新年晚宴。华侨大学供图

距离丁酉鸡年元宵节还有三天,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门籍留学生沙卫诗的概念里,这个春节应该算是结束了。

“这是我第四次在中国过春节。” 沙卫诗的中文说得“顺溜”, 2月7日,他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春节前后他前往云南旅行,见识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又回学校参加迎新晚会,“过得很充实”。

从腊月二十七至正月初二,清华大学俄罗斯籍留学生古丽娜、来自秘鲁的留学生陈鲁君(中文名)等一帮留学生不满足在大都市过春节,去中国浙江的乡村寻找年味,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大年初三,古丽娜又启程回国。“我没打算回国的,但因为这段经历,对‘团圆’有了深刻的认识,春节前也有很多同学在谈论‘回家乡和家人过年’,我也决定回国了,去见我的爸爸妈妈。”

浙江省金华市外侨办友协办负责人徐淑芳告诉澎湃新闻,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中国春节感兴趣,他们前往中国乡村体验传统习俗,这个过程“是相互影响的”,透过他们的眼睛,再来看我们的传统习俗和建筑,“真是珍宝”,带来的是文化上的再思考。

“又热闹又好吃”的高校年夜饭

沙卫诗初次接触春节是在上海,那时刚来中国上学,和老乡一起逛街,晚上看看烟花,觉得气氛很愉快。接下来的每一次春节,都让他“越来越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次春节,他留守学校,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晚会,大伙儿一起吃了年夜饭。网上至今能找出他们那时表演节目的视频:土库曼斯坦的热舞、欧式古典舞、留学生表演的中国舞龙……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俗在舞台得到展示。

今年的新年晚会对沙卫诗来说有点不同,因为他由参与者成了“举办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留学生学写福字。刘积舜 图

“我们的协会是留学生自管协会,举办过很多活动项目。” 沙卫诗说,来自俄罗斯、荷兰、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13个国家的50多名外国留学生参加了1月25日的新年晚会。

“在当地民俗专家的帮助下,我们欣赏了中国年画,一起剪纸、写春联、写‘福’和‘鸡’。” 沙卫诗自认为“活动效果还不错”,留学生很喜欢,毕竟有好多免费的吃的和喝的,还可以学到新的东西,收到春节礼包。“(礼包里)有瓜子啦,饼干啦,巧克力啦,果冻啦等等。”

这些留学生也准备了鲜花和年货,去当地敬老院给老人们拜年。

“我再次见到了那位98岁的爷爷,感觉他一年比一年好。老人们肯定很感动啊……这让自己时不时地会想家,父母希望我过得很顺利、很健康、很安全。” 沙卫诗说。

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这样,为寒假没回国的留学生举办新年晚会和年夜饭,已经成了不少高校的“保留项目”。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留学生辅导员王芙坤向澎湃新闻介绍,2016农历年二十八的时候,学校组织了留校过年的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一起吃饭,并且发放压岁钱,提供了3张价值分别为15元的学校食堂的代金券。“每人还有一个超大的礼包,反正我提着沉甸甸的,里面都是一大堆吃的”。

在新春团圆宴上,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包饺子,王芙坤说,留学生对包饺子普遍感觉比较新鲜,一拥而上,“尽管包得不好,但兴致很高”。

2月6日,华侨大学外国留学生管理科科长蔡立强告诉澎湃新闻,该校已连续30多年举办中外师生迎新年晚宴。“今年泉州校区和厦门校区共有留校学生552人,其中,境外学生就有384人。”

有留学生在朋友圈记录了当晚的“年饭”:“欢聚一堂”的卤水拼,“团团圆圆”的捞水饺、“红红火火”的封蹄膀……“今年是特地留校,想体验中国传统的春节氛围。”缅甸学生周家敏称,学校举办的年夜饭给自己更多的惊喜,真是“又热闹又好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留学生展示自己写的福字。刘积舜 图

走出学校,认识一个真正的中国

沙卫诗对春节的认识最早来自他的父亲:上世纪70年代,沙卫诗的父亲夏维希来到上海同济大学求学,对中国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2010年,他的父亲再次来到同济大学读完博士。“每年春节,爸爸都会依照中国习俗在也门的家中挂起中国的红灯笼。”沙卫诗说,他和他的哥哥姐姐受此影响,也来中国留学。

今年春节前夕,从1月9日至15日,沙卫诗“走遍了云南”。他被拉市海和丽江古城“惊呆了”,又专程去看了虎跳峡和玉龙雪山,洱海边坐了回地地道道的马车,还驾着租来的车在阳光下跑了100多公里,在朋友圈里感慨“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开车”。

最让他惊奇的是旅途中各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在西双版纳和基诺族人一起演奏乐器,次日又领略了傣族人的习俗习惯。“我发现两个少数民族各有各的特点,真有意思。”沙卫诗将这次云南之行作为全面认识中国的契机。

“我会留在中国,我喜欢青岛(中国石油大学所在地),这里很适合我。”沙卫诗说,他很喜欢春节里学写的“福”字,于是给自己起了一个外号——沙福。“沙卫诗幸福的意思。”

和沙卫诗一样,清华大学俄罗斯籍留学生古丽娜对中国春节也很“迷恋”,尽管这是她第二次在中国过春节。

“第一次过春节是2016年,失败了,可以说是在北京机场度过的(大年三十),我和朋友去中国的南方旅游,本来想回北京好好过(春节)的,但航班延误到很晚,我们去外面吃了饺子,看了烟花,就没了。”2月7日,古丽娜告诉澎湃新闻,这几年来她一直有个梦想,跟中国人一起过一个传统的春节,为此,她选择去中国的乡村。

今年,古丽娜参加了浙江省金华市外侨办举办的“金华七天行 感受中国年”活动。从腊月二十七到正月初二,在当地政府安排下,她和其他二十余名留学生在金华琐园村呆了7天。

“我从来没去过中国农村,只是去过很大的城市。农村的文化和普通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完全不同,所以这次我去锁园,看一些传统的习俗,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我来说都是很陌生,之前都不知道。”古丽娜称,她学习中文有5年多了,看过很多关于中国的书籍,去过很多地方旅游,这次锁园之行,让她认识到了真正的中国。“有些知识你永远不会在课本里就能学好,只要亲身体验,就知道它。”

古丽娜闲时和同去的留学生在村子里逛逛,看村民们围在池塘边洗衣服、洗菜,在厨房边杀鸡,“乡村不缺新鲜空气和满天繁星”,这种平凡的生活好像跟她的国家不同。古丽娜说,村民们看到一群外国学生在村里闲逛,会热情地打招呼、聊天,“但不会拿着手机拍,我在北京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年味儿浓了,“鞭炮声开始响起来”。古丽娜和其他留学生开始帮着村民贴春联和福字,在道路两边的房檐上挂上灯笼。“我住在严叔叔家。叔叔和阿姨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但是他们好像住在金华。叔叔和阿姨特别好,对我们很热情。阿姨一直忙着给我们做饭,很辛苦。”古丽娜说,大年三十他们和叔叔阿姨一起做年夜饭,学了几道中国菜,还有包饺子——“首先没怎么学会,包得难看,第二次、第三次就有点会了。”

他们还和中国家庭一起看春晚。古丽娜说,可能因为文化差异,有些节目她感觉“不是特别好看”。

来自秘鲁的25岁留学生陈鲁君(中文名)和古丽娜一样在村里呆了7天,这是他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我在中国家庭里包饺子过春节,收到了红包,这段经历一辈子也忘不了。”陈鲁君2月8日告诉澎湃新闻,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细节是,初一早上,村里人大都去公墓祭拜祖先,“歌曲、鞭炮和准备的祭品”。

“那是最让我吃惊的传统习俗,让人特别感动,感觉中国人特别尊重先人。”古丽娜告诉澎湃新闻。

古丽娜和其他留学生在村民家中吃年夜饭。古丽娜 图

“透过他们,才知道我们拥有的多珍贵”

对许多高校和一些地方政府来说,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向外国学生传扬中国文化的“最佳机会”。

据华侨大学外国留学生管理科科长蔡立强介绍,该校2017年“中国文化之旅”境外生冬令营组织了70多位境外留学生,分为“中原文化”、“东北文化”、“烟雨江南”三支考察队伍,在春节期间体验了一把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

蔡立强认为,该校有很多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华裔留学生,“他们也会过春节,透过他们,也会发现我们的习俗变迁。”

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叶怡贺告诉澎湃新闻,马来西亚华裔的春节有独特的传统,比如正月初九需要拜天公,“比大年三十还要热闹,但这在福建等地没有以前那么受重视了。当然马来西亚很多春节传统也在消失,年轻人不太关注。”

“金华有195个传统古村落,许多村子缺钱、缺人,一些建筑濒临倒塌边缘,我们从2014年开始,每年邀请一些外国友人来这些村落体验生活,通过他们向全世界宣传这里的文化。”金华市外侨办友协办负责人徐淑芳2月7日告诉澎湃新闻,如此大规模地组织国内的境外留学生前往村落过春节,这是第一次。

徐淑芳称,这一项目原计划招徕国内各大高校二三十名留学生,但没想到留学生的热情很高,最后符合条件的报名者有120多人,实际报到90余人,被分配到了4个村子。“因为春运车票没抢着,有一些留学生最终没有成行。”

徐淑芳认为,留学生们走进中国传统村落,不仅仅是单向地感受中国文化,也给村里的老百姓带来了积极影响。

“村里的老人家接触外国友人后,明显更加自信了,每天西装革履,精神层面更加国际化,这是用钱买不到的。”徐淑芳说,这次活动最大的意义是,透过那些留学生的眼睛,再来看我们的传统习俗和建筑,“真是珍宝”,带来的是文化上的再思考。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